论托马斯183;蒙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_美学论文

论托马斯183;蒙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_美学论文

评托马斯#183;门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托马斯论文,方法论论文,门罗论文,美学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的高度,对托马斯·门罗以艺术批评为基础并吸收现代心理学方法多元综合而成的美学科学方法论,做了系统的梳理、审辨和评价。

方法是美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始终是美学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代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thomas munro,1897—1974)十分重视美学方法的研究,本文将就他提出的美学科学方法论做一个考察与审辨,并结合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现状,对其正面和负面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

1.门罗把美学研究的对象理解并规定为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和经验,即审美经验。按照自然主义观点,门罗认为艺术和审美经验是一种自然的和经验的现象,不能做超自然和超经验的解释,必须采取科学实证的方法加以理解和评价。根据对研究对象的这一认定,门罗以艺术批评为基础,吸收现代心理学方法,扩展延伸,多元综合,构成美学科学方法论。

这种美学科学方法论,首先强调观察。门罗认为,艺术和审美作为自然的和经验的现象,并不神秘,是可以进行观察的。美学的观察,不是传统的哲学思辨,也不是通过控制的“实验美学”,而是一种对直接体验到的具体事实所进行的崭新的和深入的观察。这种观察既要排除固定的思维习惯的影响,又要根据观察所得的新经验对过去理论假设加以验证和修正,从而逐步提高它的可靠性。观察,“永远是尝试性的和不带成见的方法”,即“实验的”方法。(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6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这种美学科学方法论,还强调记录,而最接近这种记录的就是艺术批评。门罗认为美学感兴趣的是艺术作品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方式,艺术批评就是“对艺术作品和起反应的意识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进行记录的一种最为方便的方法”。艺术批评记录着对艺术作品直接感知的经验,复杂的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当这种艺术批评转向一般的客观活动时,就成为一种美学的科学方法了。门罗指出,艺术批评具有向科学发展的动向,“当代的艺术批评存在两种在思想方面更加具有客观性的动向。一种是朝着心理学方面发展的动向。另一种是朝着形式分析方面发展的动向。”(第13页)这两种动向都可以从艺术批评的语言记录中发展起来。门罗认为目前这两种动向远没有上升到科学水平,却已脱离了朴素的神秘的阶段,“走向从客体和观赏者的个性相互作用中寻找原因的阶段”,从而使批评变得更加科学。(第14—17页)

这种美学的科学方法论,应理解为一种广义的“实验美学”,即美学研究的实验态度。“从广义上理解,美学研究中的实验态度,应该是那种尽量利用从各种可能的研究途径和方式中所得到的有关审美经验的本质的全部线索的态度”(第18页),美学的这种实验态度强调多元方法的综合,其内容有“观察,收集有用的和可靠的资料;记录,尽量用具体和容易理解的词语,描述和评价各种类型的审美经验;验证,以亲自获得的审美经验对过去理论假设做验证。

总之,美学科学方法是以艺术批评为基本形式,对艺术作品及审美经验进行观察、记录、验证的实验态度。

2. 艺术批评转向作品形式的描述,而成为审美形态学研究。作为审美形态学的艺术批评,不是主观的随意欣赏和草率批评,也不是严格的客观描述,而是介于二者中间的一种态度,即把观察到的艺术作品特征与个人情感反应和联想联系起来的一种事实描述。

描述性的艺术批评,在于通过观察把握作品的有机整体。最初应从知觉开始,对作品的细节进行有选择的“审视与组合”,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把模糊感觉到的形式“分解成一个一个的部分”,再把这些部分“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27页)门罗认为这是一个过程。首先要运用一种不加选择的不带任何目的的自然方式,对艺术作品整体进行观察,把握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主题和特殊性质构成的整体。然后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如组成旋律的乐句,构成戏剧角色的复杂动机,组成绘画人物的肖像的服饰等等。最后进行综合的观察,取得一种有机整体的知觉,以取代最初的模糊的感觉印象。

描述性的艺术批评,还在于用词语记录情感体验。门罗认为形成作品形式有机整体的知觉总伴以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体验,如果能在情感体验发生之后立刻使用能清楚准确传达情感体验的词语进行一种自然“谈论和描述”,那么就会成为大体符合作品有机结构的客观描述。通过对审美经验的词语记录,“更加具体地识别和描述这种情感及引起这种情感的形式中的因素”(第39页),从而使艺术批评逐渐转变为一种对作品形式具有“独特见解”的描述。选择作品形式媒介加以比较,描述作品之间相似或相异之处,是形式描述的有用方法。这种比较性的描述,可以积累丰富的审美判断资料,有助于发现媒介的适用有效性,挖掘媒介的潜力,解释媒介的表达功能,以及找到和使用恰当的语言。

描述性的艺术批评,包括艺术类型和风格的描述研究。作品形式、情感体验以及词语描述的差异,显示艺术具有不同类型和风格。门罗认为,美学的艺术批评应该采取一种比较、归纳和实验方法来确定艺术的类型和风格。艺术批评经常用来描述作品特征的任何一个词语,都应被视为“一种美的类型和组织审美资料的范畴”(第46页)。门罗主张借助艺术史来研究艺术的类型和风格,“美学的目的在于弄清原理,而艺术史则研究发生的和年代的顺序。但是,假如美学要进行归纳,就必须从艺术史中获取所需的大部分资料”,所以作为描述性的艺术批评,需要一种“对可以观察到的发生顺序进行耐心的描述”的艺术史,可以“对照艺术作品,或者尽可能密切地联想与艺术作品直接有关的经验”的艺术史。(第56页)

描述性的艺术批评,还包括对不同个人的艺术经验以及对其不同批评的比较研究。门罗认为,过去的艺术批评以及其他许多艺术作品,都是载入史册的艺术经验的宝库,需要整理,以弄清其确切含义。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些名作,以及对它所做的重要评论资料,搜集起来加以比较。现时的研究可以用过去的评论作为参照,与自己的观察、评论加以比较,从而补充或修正自己的评论。通过这种“观察、假设、比较、再观察、再修改,就成为一种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的合作活动”;美学的艺术批评所指望的,就是这种活动对艺术的自然进化过程起一点促进作用。(第70—71页)

描述性的艺术批评,可以利用问题调查表这一非常有用的工具。门罗指出,调查表提出的问题主要应涉及艺术作品可能有的特殊性质和组织形式,提问方式应利于任何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所提的问题最好充分利用以往的经验,去识别一件艺术作品中公认的主要成分和要素,并按照不同艺术作品分列出有关这些成分和要素的“标题”,还可以在每一个“标题”下列出不同条件下的直接感性效果、细微部分的关系、再现或表现的意义,以及相应的问题答案(批评性词语)。使用问题调查表的方法,是把自己所要描述的一般类型的艺术作品逐一地和问题调查表上的项目相对照,把那些与眼前客体有关的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如果觉得答案不够全面,可以附加一些评论。(第60—63页)

3. 艺术批评转向心理经验的描述而成为审美心理学研究。作为审美心理学的描述性的艺术批评,是“把艺术作品放在更广阔的人类行为范围内进行研究”,去探索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创造与欣赏活动及其与人类经验的关系,并从与作品形式有关的经验中去“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和类型,以及相似的心理反应。

审美心理学研究,必然借助现代心理学。门罗认为,现代心理学给予美学间接和一般的贡献,加强了自然主义世界观,使人们相信艺术和审美经验不过是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秩序的一个更高级阶段,因而不需要做“超自然的和超经验的解释”;还给美学提供了某些特殊心理机制的新概念,如“移情作用”等;从实践上看,心理学近期内所取得的一切进展,都对美学具有“潜在的影响”。(第73页)

实验心理学可以对色彩、线条、乐曲的心理反应进行实验和测量,却难以对审美经验做出精确的测量。因为,在实验室条件下,不利于情感经验的自由和充分发挥,不利于语言对客体或经验做出准确的客观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人类行为的整体统一性,运用“结构”和“重新组合”这类概念,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由完整的形式引起的复杂审美反应的种种明显性质”,是美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第76页)遗传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把人类意识放在进化总过程中去探讨,证实艺术起源于原始的机体功能并随同人类行为一起延续下来的假说,加强了审美价值论中相对主义倾向。教育心理学对个性差异的试验和测量,无疑启发审美心理学对审美个性差异测量的重视。精神分析心理学对艺术的解释,有些还似是而非,牵强附会。但是它所研究的现象与审美现象是密切相关的,对这类现象的观察、描述和解释,是比较合理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把研究建立在观察机体外部行为所得到的资料基础之上,不重视对象的自我表述,推及美学,如考察一个人的“趣味”,不必相信他的讲述,而主要观察他的行为,阅读什么书籍、观看什么戏剧,这才能如实地反应出他的真正趣味。

门罗对现代心理学原则、观点和方法从美学科学方法论角度做了比较系统的总结,详论得失。比较重视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但是从总本上说,现代心理学发展水平还不能为美学提供准确解答,还不能直接应用于美学。因此,门罗认为描述性的艺术批评走向审美心理学研究,必须注重和加强艺术创造、欣赏、批评中的心理因素的分析研究。

描述性批评作为艺术生产和创造的心理学研究,重点在艺术家个性心理方面。门罗指出,这种研究必须把艺术家的个性心理与他所创造的作品形式结合起来,“完整统一的作品往往出自那些内心冲突极其激烈的艺术家之手,而伟大的作品又往往是那些小事就可以使其发怒的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第89页),所以对艺术家个性心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整理艺术家的传记和自传,以及艺术家的回忆录,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比较,以便如实地把握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为此,审美心理学可以利用艺术教育在培养和训练创造力方面提供的资料,总结艺术创造力包括的各种心理因素,持久的和变化的因素;还必须比较艺术创造力与非艺术才能,弄清哪些能力适用于艺术,哪些能力适用于其他领域;还要把握不同活动领域中能力的共同性和变化性特征。

描述性批评作为艺术欣赏的心理学研究,重在作品形式引起的心理反应方面。门罗认为,观照、欣赏、鉴赏是审美经验的变种,一种称呼,往往含糊不清,必须对它们采取一种实验态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重新加以界定,使它们成为区分那些人们亲身感觉到而又互相区别的实际经验的工具。他提出可以利用问题调查表,以指导观赏者注意自己经验中的各个特殊阶段,帮助观赏者与其他人的经验资料进行比较。问题调查表所提的问题,应该涉及特定的艺术作品引起的心理反应,并应清楚显示心理学感兴趣的问题,如观念联想,理性评价,被动的观照或“梦幻”,反应的愿望和倾向,各种情感反应效果,移情作用,身体律动或激动,色情的诱惑力,宗教的或理性的秩序的吸引力,固定的或变换的注意力和兴趣,等等,“总之,凡是未包括在对形式的描述中的那些美学感兴趣的反应,都应该清楚地显示出来”(第96页)。

描述性批评作为艺术批评的心理学研究,重在批评的心理方面。门罗指出,“每种批评性词语都是对事物的某种‘第三性质’进行命名和描述的尝试,都是对可以投射到客体之上并且被感觉为客体一部分的感情、意念或评价的反应。”(第97页)语言是心理构成的材料,审美心理学就要深入艺术批评词语背后去研究其心理机制和过程,了解选择这些词语的心理依据。他指出,为了使艺术批评语言的心理推断可靠,需要以大量实例及其每一细节为基础。研究的内容包括批评家对艺术作品的判断,以及他的年龄、教育、艺术训练、感官状况,习惯和兴趣,特别是趣味水平。通过调查,对批评家的这些事实材料,运用统计方法给予审慎的处理,归纳出一般的意见。门罗认为,对批评家所用词语的心理学研究,可以解决一些传统问题,即评价过程与创作过程的吻合程度以及评价和创作的区别问题;还可以解决审美经验与非审美经验之间相通与相异的问题,从而收到互相参证、互相补充的效果。

4.艺术批评趋向艺术经验的评价而成为审美价值学研究。按照自然主义观点,价值是一种奇怪的和神秘的事实,很难予以观察和描述,但是对有关审美价值的现象却又完全可以用带有描述性的方法进行研究。

门罗认为,鉴赏艺术产生某些经验,并不感觉到任何困难,也不觉得有必要进行评价或推论;就是欣赏复杂的作品而感到困难时,或者产生情绪反应冲突时,产生直接经验与记忆或想象经验冲突时,也不涉及理性评价。一旦用一种经常浮现于脑际的特定意象与审美经验客体进行比较,欣赏才转为评价活动,“这种意象有时就被称为理想或价值标准”(第105页)。

评价性的艺术批评,或称为审美评价,在于把握由作品形式与自我心理结合而成的一种审美状态。只有把作品形式因素和主体心理因素分析清楚,才能使审美评价成为“完全客观的评价”。门罗指出,从实际效果看,通过形式分析和自我分析相结合,可以达到对作品直接评价的目的。形式分析把握作品的整体,可以使评价更可靠;自我分析把握主体性格中基本的和永久的成分,可以使评价更准确。通过自己的判断和其他人的判断的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判断与社会的共同意见的符合程度,就会减少评价的盲目性而成为一种自觉的经过验证的判断。(第110—111页)

评价性的艺术批评也是对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预测。审美价值的预测可以根据以往某种类似的艺术作品引起的审美经验(效果倾向)所做的概括来进行,还应参考其他人包括批评家的经验,否则就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抱着一种实验态度,在取得细节证实之后,随时修正自己的价值标准。审美价值的预测主要是预见艺术作品未来造成的审美状态如何,与目前造成的审美状态相似程度如何;预见某一艺术作品是否具有“永恒的魅力”,经反复观赏后,魅力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大量研究各种艺术作品形式并注意对其形式的反应,那么就会逐渐提高预测自己未来反应的能力,从而很快地识别新接触到的作品的类型。回忆起过去对某种类型作品的反应,就会对眼前作品的反应相应做出预测。

评价性的艺术批评还应注意审美与非审美的价值界限,以便进行真正的美学批评。门罗指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往往产生非审美的价值效果,如政治、宗教、道德、哲学、历史、医疗、教育的价值效果等等,“都不是以通过对艺术形式的体验所产生的直接审美魅力作为评价的依据的”(第115页)。大体说来,审美评价注意对形式类型的直接知觉和情感反应,非审美评价则较多注意形式感知和情感反应以外的各种效果,所以必须提出一套有关形式类型的清楚概念。如果缺少这种美学概念,往往就会以非审美评价取代审美评价。门罗举例说,比如从道德方面提出所谓“下流”艺术问题,就往往把希腊雕刻、莎士比亚的著作牵涉到这里来,不能公正区分出哪些是理想方式表现的裸体,哪些是原始的坦率,哪些是深奥微妙的堕落,哪些是左拉式的自然主义,哪些是带有色情的伤感情调,哪些是赤裸裸的色情,它们都模糊地组合在一起。这是不利于真正的美学批评的。

评价性的艺术批评涉及社会共同审美标准问题。门罗主张放弃价值观中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而遵循自然主义,采取纯描述性的态度,去寻求一种审美价值标准。其涉骤是:(1)美学应认识到人类的本质和条件因时因人而异,必须根据特定因素探求人类本质之间的差异程度;(2 )对相同的作品形式类型引起的人们反应加以比较,预测在每种情况下这种反应的“一致性和多样性”;(3)联系社会条件和主体因素(年龄、环境、教育、职业、艺术)解释反应多样性的原因,并加以记录;(4)通过长期观察,记录艺术作品类型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即时的、长期的、累积的;(5)从而归纳得出一个“描述性判断”,即“某种形式倾向于在某种情况下对某种类型的人产生某种效果”(第120页)。这种“描述性判断”是一种估计、预测,一种尝试性的价值标准,而不是绝对的判断。门罗推崇艺术批评归纳得出的审美价值的论断,却不排除美学理论中有关审美价值的论断,认为二者可以结合,在艺术实践中加以观察和验证。可以把通过演绎法得出的判断和程序同通过归纳法得出的判断和程序加以比较,以发现美学理论中的论断的可靠性程度。比如“形式的美寓于多样性的统一之中”作为一个普遍标准,就很抽象、模糊。但在艺术家头脑中“多样性的统一”就变得准确具体了。美学的任务就在于注意、比较、总结每个使用这类标准的人如何不同地运用每个标准,从而使其成为有效的价值标准。

门罗提出的审美价值标准,自称是描述性的和尝试性的,只是一种假设,还有待美学的清楚说明和分析论证。同时强调,论证必须突破一元论的答案,其所得结果不再是“美”这样一个单独的定义或审美价值标准,而是“找出形式因素与心理因素之间的比较确切的关系”(第125页)。他说,“在一个越来越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和相对性的世界上,美学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抛弃这种热衷于一元论答案的做法。”(第125页)又说,“在现代美学中,取代这样一些广泛的表达法、所有的绝对的标准和终极的目的的东西,将是一些更加清晰的假设——有关直接欣赏某种类型的形式会造成什么样的效果的假设,以及关于那些被发现是值得继续探索的边远领域的某些形式种类的效果的假设。”(第126 页)价值标准作为假设,可以指导人们对某种形式类型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作出预测。它不会成为一种道德义务,不会对人们有什么约束力,只是激励人们进行开拓。美学所做的一切,只要是实验性的,就会有助于进行独特的批评。

5.门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是以艺术批评为基础,融合现代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方法,延伸、扩展为审美形态学、审美心理学、审美价值学,最后多元综合而成。审美形态学和审美心理学解决理解艺术的问题,重在描述;审美价值学解决评价艺术的问题,重在评价。审美形态学研究作品形式类型和风格,审美心理学研究创造和欣赏的情感反应及其心理因素,而审美价值学则以前两种研究为基础,探求作品形式与主体心理相切合的审美状态,即审美价值效果。总体看,门罗提倡或主张一种广泛的实验态度,重在观察、实证、描述、归纳,追求一种经验可以证实、描述的价值判断,而这价值判断也只是一种尝试,一种假设,并不是终极价值和目标。

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高度来审视门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可以发现它既非完美,却又包含可取之处,正面和负面价值均有。就其正面价值看,可以弥补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方法的某些不足或缺失。

有助于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选择。门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描述性和评价性的艺术批评,涉及审美心理、审美形态、审美价值研究,其实质在于多元化方法的选择、利用与综合,在于尝试、实验。这本身就是对美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单一方法的怀疑与否定。这种多元化方法的综合,寻求的是作品形式与心理反应之间最切合的审美状态(价值效果),放弃或回避终极价值,承认审美状态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并强调以亲自经验的审美态度去验证美学理论假设。这种自然主义美学的实验态度和方法,颇有后现代主义味道,缺陷严重而启示明显。它启发和引导美学研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却是积极的合理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曾经有过局限于某种单一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过分强调某种方法的一贯性,走向惯常与极端,而不问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从而导致美学研究的刻板、封闭、僵化。门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强调实验、尝试、创新,提倡研究方法的多元选择与综合,确是拓展了美学研究途径和方法的视野,使美学研究富有生机与活力,从而避免美学研究的惯性与惰性。

有助于美学研究的科学取向。门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认为审美现象是自然的和经验的,可以用科学实证方法去研究,如观察和实验、描述和记录、比较与归纳、综合与概括,等等。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一直强调哲学方法,重理性思辨,逻辑推演,而观察和实验就相对薄弱。现实研究,科学实证已有所加强,然而利用已有经验材料和成果则多,真正通过自己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经验和成果却较少。原因很多,如传统方法的束缚,观察、实验条件的限制,习惯思维定势的影响,等等,但是不能自觉选择和利用观察和实验这种科学实证方法也确是一个重要原因。门罗主张观察和实验,是一种可行的自然观察和实验,人人可以付诸实行,对于当代中国美学来说,在研究方法上可以提供很多启示和帮助,至少可以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有助于美学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操作训练。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之所以缺乏一种广泛的自然观察和实验,与不大了解观察和实验的操作内容、方法和程序有极大的关系。我们的美学研究并不缺乏哲学智慧,也不缺乏科学能力,只是缺乏一种技术和方法具体操作的系统训练。搞理论美学的如此,就是搞应用美学的有的也是如此。门罗是艺术批评家,结合艺术实践进行美学研究是他的长处,经过长期的努力,他摸索和总结出一套进行艺术批评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并将其提升为美学科学方法论原则。其中包括如何对作品形式和心理反应进行观察和描述,如何寻求作品形式与心理时反应之间最切合的审美状态,如何对艺术创作、欣赏和批评做心理分析,如何区分审美与非审美的界限,如何确定研究程度,如何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如何制作和使用问题调查表,如何运用词语进行描述,如何运用测量统计,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美学研究这种必备的基本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一个方面。做一个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美学研究者,不掌握具体研究方法和相应的操作技术,是不利于取得重大成就的。

当然,门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远非完善,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并非完全适用,如果把门罗的美学科学方法作为唯一正确的原则和方法,生硬照搬,并取代一切,难免发生错位。所以必须看到它的负面影响。门罗把他的美学科学方法论理解为一种实验态度,主张一切研究只是一种尝试,不追求任何终极目标,实验、尝试就是一切,包括对一切理论的怀疑、否定,这种态度有其严重缺陷。美学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混杂无序,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描述上,总还要探求现象的有序、本质和规律,总还要追求一种确定性的理解。如果美学研究方法只是尝试,永远是尝试,无疑放弃了美学的重要目标,这是当代中国美学所不取的。门罗把他的美学科学方法论沦为一种艺术批评的原则和方法,仅限于艺术经验的描述与评价,是相当片面和偏狭的。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原则和方法,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原则和方法,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离开理性思考,离开社会、历史、文化,单纯做经验的描述和评价,是不足以使美学研究深化的,不足以使美学研究真正走向科学的。一切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美学大都抛开历史与社会,局限经验本身的观察、思考、描述,永远不可能达到发生学的解决。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提倡吸取一切有效的方法,却不能以某种科学方法取代一切。在方法论上应当是以哲学方法论为基础,把哲学与具体多样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

标签:;  ;  ;  ;  ;  ;  ;  ;  ;  ;  

论托马斯183;蒙罗的美学科学方法论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