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韩国文坛景观:面对商业化的双向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文坛论文,景观论文,双向选择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韩国的现代文学史中,1960年的“4.19(起义)”及1980年的“5.18光州民主化运动”具有着永恒的意义,它们时刻提醒着后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该追求和建构什么样的理想与信念。由此可知,韩国文学与社会政治史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韩国文学中的所谓“民族文学”、“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都程度不同地为变革现实而服务,当然也未忽略文学本身对人们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其中文学工作者始终未放慢关注自己现在的实践位置与走向未来理想的脚步。现代主义较之现实主义,在韩国文学上处于无立地之境,其实来源于两方面因素:其一是强有力的观念形态的影响;其二是第三世界新殖民地的特殊性。从韩国现代文学史的轨迹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它那刚强的一面:政治与其物力对文学艺术民主迫害愈是加深,它们对此的抵抗愈加顽强,这多少借助于人文知识分子与民众的结合。文学培养了人们对良心、正义、勇气的重视和赞赏,同时又培育了人们对社会的不公正、不义的不可容忍的心态。
90年代韩国社会文化的状况又有了新的变化。 一个明显现象就是X世代(主要指由20岁上下的青年构成的未知世代)文化消费群体的大幅度增大,生产与消费区别模糊,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都与独占资本的大量生产与消费体系息息相关。出版市场由于90年代以来在数量上的增加及其范围上的扩大而形成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势不两立的格局,这时期的韩国严肃文学逐渐被通俗文学、各种文化媒体推到文化边缘。另外,文学也在文化产业膨胀局面中自愿参加,企图获得一席之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知识分子迎合商业主义策略而主动抛弃自己的立场,这时期韩国文学除了关心分裂问题、阶级问题、信息化社会抬头带来各种问题、性问题、青年问题、帝国主义问题、世界资本主义等诸多问题以外,还深刻思索人的内省、死亡、生命、欲望等等的主题,但其成果及反响主要被发现于自我问题、个人的实存意义方面。申京淑(1963—)是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新世代作家之一,她在张扬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七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精神,曾在国内多次获奖。申京淑的短篇小说《曾放风琴的地方》中描绘的“怀念”,超越了通俗意义上的爱慕与背叛,而落实到一种道德范畴的觉醒;中篇小说《他何时到来》展现的是人的根源性的孤独,以及能克服它的爱与生命意识;长篇小说《单独间》,通过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韩国社会、政治背景的逼真刻画,以生的真实与个人梦想为基调,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从迷惘到觉醒的意识转变。
在90年代初跨度状态中成长起来的出版资本的商业主义化,迫使作家阵营与他们要求相应,写作迎合于庸俗大众的通俗作品,而一批作家断然拒绝,开始探索这个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冷笑主义时代里的自我主体及其生存状态,眼下作家层大约由中坚作家、年轻作家以及新世代作家组成。有趣的是,年轻作家对90年代的选择方式,就是说,对90年代以前的历史把握看法上,采取了相反的态度:有一拨人认同于其间的理念与追求而追问时下的文学边缘化、无力化现象;另一拨人把它看做为已彻底被崩溃的东西,他们注重描绘从中的空白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感受。新世代作家大都属于后者,他们的文学被认为是与资本秩序相应,主动招来和创造文学的死亡、与自己时代不和的文学。这些倾向易见于不少作家的意识形态与具体作品之中。
总之,90年代的韩国文学探索与创作倾向大致为:叙述技法上的大胆实验、刻苦地挖掘出未曾有的文学题材、审视自我对写作的意识、自传式的成长小说、文本中伦理道德意识的空无化、超越于文学体裁特性的混合性文体创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