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下管线中的应用论文_齐涛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下管线中的应用论文_齐涛

山东省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地下管线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应用系统,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统一管理,便于管线的维护、更新,为了满足日常的管线管理工作,系统提供了方便的查询统计功能。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下管线;应用

引言

地下管线是指一定区域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区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管线的铺设及管理对于区域规划、建设、运行全流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城市不断加快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地下管线设施的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加,覆盖的面积也日益增大,形成目前错综复杂的管网局面。地下管线的管理及维护直接地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因此,加强地下管线建设及运行水平对保障区域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显得尤为关键。

1我国地下管线系统现状

地下管网GIS系统是以城市地形图为背景,覆盖城市管道网图,该系统可以从点(指定的设备或位置)、线(管道)、面辅助管理人员分配调度,对地下管线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地下管网信息管理业务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别,即管道地图信息管理与信息网络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管理业务,两个管理业务都有自己的系统,相互补充。对油气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天然气管道网络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地下用户服务。

2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2.1地下管数据库一体化技术

在地下管线信息普查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存工作,定期进行更新,使其达到整体化和实时信息监控化。在自我进行排查和建设中,减少施工的难度。这就需要一个安全科学的技术平台来进行分析和模拟,GIS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自身技术中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就是需要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来达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在运行时能够精确和全面地展现实体的情况。在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中运用统一的技术标准,一致的作业技术和数据输入平台,制定合理的作业规划,避免在信息输入时重复作业,利用GIS中的制图等相关技术对数据、图片等信息产生关联,实现数据库的一体化。

2.2地下管线数据动态和管理技术

地下管线每天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要做到地下管线的实时监控。运用GIS技术中的处理和分析功能,在现有的数据库中,针对每条管线进行输入时间、更新时间的标注和排序。在GIS技术中,输入数据库的时间一般是作为地下管线限时性说明,更新时间是为了更好的在系统中体现出数据的变化动态。还有就是对地下管线系统中的标记,针对特殊管线或者是交错管线进行特殊标注,这样在管理时能更清晰地展现出来。

2.3地下管线信息共享技术

共享的前提是保证信息采集时的统一性,这样在进行服务和管理时就会方便和快捷许多。采用统一的信息,不会因为内容的多样造成数据信息容量过大,另外,若是所有的权属单位都把具体数据进行共享,会涉及到安全保密以及行业机密等问题,所以在采集时尽量采集具有统一性的信息,这不仅在数据的运行效率上简单快捷,管理人员也不需要对各项管道进行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在数据信息共享的同时可以防止城市其它公众服务单位在进行建设时不明确管道信息而导致同一个路段反复施工现象。

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3.1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下管线数据编辑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以其采集的地下管线的阀室和阀轴以及管道等各种设备的检测数据为记录,利用系统的动态数据库以及图形等编辑软件来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数据的查询、统计以及分析功能,帮助用户准确了解地下管线的动态信息。(1)编辑基础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编辑功能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地下管线各项数据的输入或输出、管理文件信息、转换数据以及编辑图形等功能,为地下管线的管理提供便利。(2)浏览管线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通过分层显示的方式来展示特定地下管线的类型,并为用户提供多种视角的浏览功能,还可以对地下管网和其相关的地上结构物等情况进行三维展示,并对开挖管线等实施情况进行场景演示,使用户能够获得直观的浏览效果。(3)查询管线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按照用户的指定属性要求来对地下管线进行限制查询或者统计相关数据。比如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指定的区域范围对一定使用年限的管线设施进行查询并准确统计数量信息,从而为管线的维护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4)分析管线三维空间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为用户具体提供地下管线设施的走向、三维分布和彼此之间的三维关系等可视化信息,而且可以对地下管线设施进行三维空间分析,例如对管网设施的连通情况、流向、横纵断面以及是否存在爆管或碰撞风险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为地下管线的故障排除以及路径规划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下管线的抢险调度

管网动态过程管理分为中央控制和管理、两级管理、用户管理的三个层次。加油站、阀室处理是第二个层次,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各站进程、各种设备、信号、测量点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当系统自动或人工检测异常后报警,沿断裂点源方向的方式来查询下一个阀室,直接连接到阀门的异常点的管道,这时由道路系统进行预测,确定受影响的地区;当故障点在环网状态,根据不同的空气流动方向,自动系统进行识别,即时查询故障来源,划定出一个最小的封闭区域。如果阀门失效,则自动将检索路径提升到第一级阀门,使封闭区域自动向外延伸。

3.3应用管道风险评价

管道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价过程。风险识别是指燃气设施和设备的接受程度,以确认其风险程度,即评价主体。评价过程中的评价因素是主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被认为是外部风险源。评价方法的重点是分析主体的作用、权威和程度,以及确定影响因素后的内部关系,从而确定评价算法。目前,专家打分和权限确定的方法较多。由于油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大中城市油气管道的发展持续了很长时间,在管道风险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GIS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将更有利于指导油气企业维护管道,更好地避免油气安全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地下综合管线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并提高地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平台建设的不断成熟,对各类型地下管线的管理将更加精细化,系统将能够根据不同管线的属性特点以及运行规律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并为地下管线的设计规划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丽春,俞丽华,汪洪军,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地下管线管理模式探讨[J].工程建设,2017,49(1):84-86,102.

[2]郑国江,陶迎春,杨伯钢.三维GIS在地下管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测绘,2018(5):26-29.

[3]孙毓晗,魏东岚,王鸿燕.浅析GIS的地下管线查询与管理系统[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9):127-129.

论文作者:齐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下管线中的应用论文_齐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