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连接器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性_英语论文

浅谈英语课堂连接器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性_英语论文

试论小学英语课堂衔接语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有效性论文,小学论文,英语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时不时会错用、滥用或者干脆不用教学衔接语,他们常常会在学生兴味索然之中匆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老师过度使用“Yes”“OK”“Now”等,或者干脆借助多媒体课件,用一个“Next”就把上下两个环节生硬地串联起来。学生只能在简单的语言环境中发挥想象,揣摩着老师的意图,或者用不解和求助的眼神看着老师,这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提高英语课堂衔接语的有效性,真正发挥其在课堂中承上启下、创设情景的作用?这已经成为英语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典型案例

例1:《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3“Family members”

老师为了引出新课的课题“family member”,拿出一张全家福,说:This is Helen's family photo.(手指着Helen)This is Helen.How many family members are there in the photo?老师话音未止,只听到学生在下面不解地议论:“什么是family member?”显然,老师在这里的过渡语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

例2:《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Seasons”

老师引出春夏秋冬后,在四张PPT上依次设定了春夏秋冬四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练习对话:“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 like…best.I can…”老师指着第一张“春”的图片说:“Next,look at the picture!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别无选择只好回答“I like spring best”。于是老师根据他的预设,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结合句型进行了机械式的操练,并匆匆完成这个环节的教学。这个过程显然缺少了激发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过渡语。教师的课堂衔接语言太简单,课堂预设太死板,根本没有考虑到答案的多样性。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脱离四张图片,运用情感策略,用丰富生动的衔接语向学生描绘四个季节,进而激发学生参与有关“最喜欢的季节”的讨论。

二、衔接语的定义

课堂衔接语又称过渡语、转换语等,是指运用在教学各个环节或问题之间的过渡用语。巧妙的过渡语可以起到自然过渡、上下贯通、深化逻辑的作用。过渡语也是引路语,可以提示和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完成学习任务,过渡语也是粘连语,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成一个整体,给学生以层次感、系统感。

三、衔接语的作用

衔接语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能帮助学生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又能激起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强烈愿望。它既具有对已学过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的功效,又能对下文所要出现的内容进行启发,使学生在思维上平稳过渡,在浑然不觉中学习新的内容。

在第二届全国小学英语“新课程、新精彩、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的一堂课(《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沈老师通过PPT呈现了“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的句型,并进行了扎实的句型操练。当学生在操练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沈老师说道:Boys and girls,when we want to know what others plan to do,we can ask:“What is/are…going to do? Now please read the sentences and guess: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她呈现了五个情景。通过对五个句子五种情形的guessing,学生对“What is/are…going to do?”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她的第五个情景是:David is standing beside a telephone.学生们就此情形运用“He's going to…”进行了很多猜测。其中一位说:He's going to make a telephone call.此时,沈老师马上抓住契机说:Yes,he's going to make a telephone call,But who is he going to call? Listen!(学生听课文录音。)

从句型复习到课文学习的过渡中,沈老师避免了简单的教学语言的重复使用,在学生温习巩固“He's going to…”句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新课内容的学习。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会用一句简单的“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来代替沈老师对这个环节的处理。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语言恰当,guessing game很容易被赋予承上启下的“重任”。

又如,教师在教授小学英语有关fruit(peach,apple,orange,pear,banana,watermelon,pineapple,mango)的英语单词时,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水果(也可用图片代替)和一个袋子。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教师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教学。

T:What's in the bag?

S:I think it is…(教师可以把教过英语名称的水果和没有教过英语名称的水果有意识地分开放。学生会把已经学过的单词一一说出来,起到复习的作用。)

等到学生说完所学的单词后,教师就可以归纳:There is a peach,an apple,an orange,a pear in the bag.They are all fruit.What else is there in the bag?(教师可以让学生摸一下剩下的水果,由此导出另外四个新单词banana,watermelon,pineapple,mango的教学。)

教师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借助小游戏,用简洁、明了、易懂、有效的语言复现了学生已学的单词,并且自然地引出了新内容,起到了以旧带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不能正确使用衔接语的原因

1.教师口语表达的基本功不扎实,导致衔接语贫乏,在授课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图。现在,小学普遍开设英语学科,英语教师严重不足,欠发达地区问题更突出。许多学校不得不到处招聘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或对本地区非英语专业的师资进行转岗培训,以解决师资短缺的矛盾。从笔者参加过的一些本市小学教师培训情况看,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构成中,转岗和兼课教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虽然这些教师在学历上都达到或超过教育部门的要求,但是在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另外,由于他们平时对课堂用语不够重视,没有把课堂用语作为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导致了课堂衔接语的不规范。

2.教师误认为语音语调好就是口语能力强,平时疏于训练口语,上课不敢流畅地使用衔接语。由于学生词汇量有限,有些教师担心他们听不懂,所以经常采用一些Chinglish。许多人误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只要语音语调正确就可以了。事实上,拥有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小学英语教师最基础的要求,而小学英语教师的口语表达远不止于此。口语表达要求教师能尽量用流畅地道的英语进行教学,包括询问、交谈、表扬、鼓励、批评等。教师的口语表达应该做到速度适当、语言规范、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同时还应富有启发性、逻辑性和幽默感。由于小学英语教师师资紧张,大多数教师工作量饱和,课外除了批改作业外,其余时间大多用于辅导学生,可以用于提高自身口语表达能力的精力和时间已经非常有限。于是,就出现了错用、滥用或者干脆不用教学衔接语的现象。

3.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学内容预设过于死板,课堂上一旦出现“预设外”情况,就难以使用恰当的衔接语。有人误认为,只要教案设计环环相扣,具体详实,课堂教学效果一定很佳。其实,他们忽略了课堂教学瞬息万变的可能性。比如,有些教师心理素质差,上课容易紧张,可能遗忘教案内容;有些教师课前把教案和衔接语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当课堂上出现突发情况时,却乱了阵脚,出现了胡乱使用衔接语的现象。

五、提高课堂衔接语的对策

为了避免由于衔接语的缺失给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1.认真备课

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以及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师在教学环节的预设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让学生成为教学互动的主体,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避免课堂上的紧张(特别是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教师在写教案时要预设各环节活动的衔接语,做到具体、明确、适合。

2.教学机智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生成性的课。课堂教学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教师和学生真实情感、智慧交流的结果,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能给人以启发。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有些优秀教师的课之所以吸引人,除了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精妙的教学设计、独特的教学风格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及时关注“学情”,把握教学中生成的特点,掌握课堂中生成的规律,适时做出反应和调整,变“预设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中创造出不曾预约的精彩。

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外问题,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提高捕捉、激活和利用动态生成资源的能力,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应该具备驾驭衔接语的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较好的语言环境,使生成的教学部分和预设的部分浑然天成,让老师和学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讲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4“An Endish Friend”时,一位教师为了引出副词这一新内容,采用了下列教学步骤:

T:Who can touch the card?(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一张写有“Great”的卡片贴在教室前方黑板的较高处。)

S1:I can.Let me try!

T:Ok.Come to the blackboard and have a try!(学生走到黑板前试着去够卡片。)

Ss:Jump! Jump! Jump!

T:Try your best to jump high!

(S1个子不高,够不着卡片。)

S1:Sorry! I can't touch the card.

T:It doesn't matter.Niever mind.Who else wants to try?

S2:Let me try!(S2是一个较高的学生。)

Ss:Jump! Jump! Jump!(S2碰到了卡片。)

T:Oh,you jump high! Does he jump high?

Ss:Yes,He does.

T:(面向S2,手指向“Great”。)Please write“I am great!”on the blackboard.

教学进行到这里,一切都应该在教师的掌控之中。但是再进行下去,就有生成的内容了。

S2:(板书)I am Great(应该是great).

T:Thank you!(面向全体)Is he right? Does he write carefully?

Ss:Yes(some)./No(some).

T:No,he isn't right.He doesn't write the word carefully.(面向S2)Now come to the blackboard again,correct the word and read the sentence loudly,please!

S2改正“great”并大声朗读“I am great!”之后得到了教师的表扬。

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英语。他们不仅体验到了语言的运用价值,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作为课堂调控者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过程中根据学情作适当的弹性处理以实现课堂有效性。

3.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验证自己教学目标的可行性、教学理论的适用性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从而做出新的决策。就课堂衔接语而言,教师除了有意识地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外,还可以多听课,多学习,多积累,课后多反思教学环节的过渡,思考以怎样的方式过渡效果更好。例如,教师可以拿录音机把整堂课录下来,在课后好好研究授课过程中衔接语是否恰当有效。

一堂课的好坏,师生之间能否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激发起来,这和老师巧妙有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的语言素质比较过硬,但从实际课堂教学中来看,各环节如何准确有效进行衔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教师在使用衔接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语言的清晰性和准确性,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避免在衔接语中使用复杂的句子。老师要时刻注意:衔接语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如果教师在选择语言的时候忽略了学生的理解水平,那么衔接语不仅会失去本身的功效,还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六、结语

一堂好课离不开恰当的衔接语。衔接语是授课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使用衔接语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层次清楚、结构紧凑,给课堂增辉添彩。恰当的衔接语反映了教师良好的语言功底,体现了教师的课堂魅力。恰当的课堂衔接语更有助于教师驾驭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标签:;  ;  ;  

浅谈英语课堂连接器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性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