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2、建立管理体系的组织护士培训管理体系采取三级负责制,上下协调,统一管理。按《护理工作管理规范》规定,医院设置护理管理委员会,下设护士培训组。护士培训组是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护士培训工作的质量管理小组,并定期向护理管理委员会汇报。培训组由6名护士长组成,其中1名为护理部专门负责日常组织管理的护士长。培训组负责年度、月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定期广泛征求各层次护理人员对培训的需求;修订护士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考核、登记;根据各层次护理人员的水平及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置各层次护士业务学习课程;组织理论、操作考核,帮助指导各科室、病区培训负责人和导师开展工作等。各科室由科护士长负责本科室的护士培训,各病区设1名培训负责人协助护士长管理。3.3、定期组织评估我们在护士在职培训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护士培训组定期评估全院护理人员目前的学历水平、护理人员的学习需求、护理学科发展的需求、导师的带教水平和护士的学习满意度等,将其作为合理设置课程的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灵活多样的培训。3.4、全方位组织实施根据培训方案,要求各阶段护士在平时工作中完成一定数量的生活护理数,撰写读书心得、工作小结或专科护理体会,并加强临床专项技术培训。各科根据培训目标制定本科培训计划,护师以下的护士实行导师制,科室和病区护士长对导师和护士进行具体指导,并及时作培训小结或总结。导师每月检查各项指标的实施情况。每月由护理部组织各层次护士进行1次以上理论学习和操作示范,各科、病区组织专科理论与技能培训。为各层次护士设置培训计划单,每人1份,内容包括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内容、独立完成基础或专科护理操作、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学习、导师辅导下执行的操作项目、岗位职责等,使个人、病区、科室均熟知各项要求。理论学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包括集中授课、病例讨论、护理查房、小讲课等,对课程进行统筹策划。定期选拔授课老师和示范员,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总之,医院评审标准作为标志性文件,要求护士在职培训与考评结合临床需求,充分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特点,并有培训效果的追踪和评价机制。随着国内医院护理管理模式从“平台式”向“能级体系模式”的转换,护士的培训重点正转向以能力为基础的分层级培训。按照医院评审标准,加大护士在职培训力度,提高岗位培训效果,对于提高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刘天贶.在职护士中医护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2]沈辛酉,陈文婷,朱晓萍.护士在职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5,29(05):631-633.[3]程巧云,章湘兰,周艳华.护士个性化在职培训及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04):263-266.[4]杨桂华.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0,7(05):223-225.[5]黄天雯,张小燕,熊洁.我院在职护士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8(01):28-29.
论文作者:朱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护士论文; 医院论文; 护理部论文; 病区论文; 护士长论文; 需求论文; 老师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