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摘要】 近年来,儿科医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促进紧缺专科医疗人才培养,我校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儿科医学教育模式,完善教学保障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并全面发展的儿科医学人才,以缓解专科医疗人才紧张的局面。
【关键词】 儿科医学;培养模式;特色;服务地方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6-0373-02
目前,我国儿科医师人才紧缺,据不完全统计,儿科医师缺口达20万名,鉴于儿科专科医疗人才的匮乏,2014年由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对医学专业设置和医疗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江汉大学适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2016年与武汉市儿童医院开始联合培养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学生。几年来,在儿科医学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落实国家政策,立足服务地方
1.1 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与分布不合理,儿科医生的缺乏已持续很长时间,目前武汉地区开设医学类专业的院校有近10所,但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药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在儿科方面,儿科学专业已停止本科招生近20年,据统计,我国现在有20万的儿科医师缺口,儿科医师为急需紧缺人才。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已有多家高校酝酿重新开设儿科专业。而目前湖北省尚无开设儿科专业的医学高校,依照目前国家对儿科医疗的重视程度及儿科医师短缺的情况,医学院校开设儿科专业将为必然趋势,江汉大学率先在省内医学高校中开设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专业,将逐步缓解紧缺人才的需求程度,同时也突出了学校办学特色。
1.2 全力服务地方,加强儿科紧缺人才培养
针对儿科医生的缺乏现状,国家继2014年6月30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后,于2017年又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要求“统筹卫生与健康事业各类医学人才需求,制定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规划,加强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病理、老年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助产、康复、心理健康等紧缺人才培养。”江汉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其社会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武汉,辐射区域,面向基层,服务大众。”面对区域内儿科医生缺乏现状,学校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顺应社会需求,不失时机地与武汉市儿童医院联合培养临床儿科方向学生,目前儿科医学已招收二届,学生80名。
儿科医学专业的开设,对坚持为地方医学服务的医学院来说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功能和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全力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打造所需人才[1]。
2.契合学校服务面向定位,完善儿科紧缺人才培养
2.1 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儿科专业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才培养实行“2.5+2.5”的医学教学模式,即前2.5年学生在本部完成通识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后2.5年进入临床教学医院完成临床课程学习和见习实习,实现早期接触临床,强化职业素养培养,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临床技能水平,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夯实基础。
儿科医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特别是具有扎实的儿科医学知识和儿科临床技能;具有与患儿、家长及同事合作的基本人际沟通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从事儿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方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将培养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中,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课外创新实践环节,体现儿科专业教育特色。
为创办好儿科医学教育,我校与市儿童医院达成了良好的互动合作,就培养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本科生达成协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听取包括市卫计委、市医学教育研究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儿童医院在内的利益攸关方意见,建立武汉市儿童医院(儿科临床学院)教学基地,为联合办学打下基础。
2.2 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儿科办学特色
儿科学范围涉及系统多、疾病广,专科特点明显,并非成人简单的缩影[2]。因此,必须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儿科办学特色。
在制定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建立以“岗位导向”的课程结构的课程体系,以行业岗位进行课程设计,儿科课程除设置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儿童保健等必修课程外,还开设儿少卫生学、小儿临床药理学、小儿影像学、儿童营养学等选修课程,实习50周,其中儿科实习占50%,突出儿科专业特色。
发挥儿童医院的优势,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社会实践,每年暑假,学院都在一年级学生中实施“预见习”制,即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儿童医院进行早期接触临床实践,目的是使学生早期进入临床一线,在带教医生的指导下,接触实际病例并参与一定的医疗保健宣传,提早感受医生职业的崇高性,体验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技术,了解医院的运作情况,接受良好医德医风的熏陶,加快医学生的角色转变[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经过二年半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后,开始进入儿科临床学院进行临床课程学习以及见习实习。儿科学生实习以儿童医院为主要实习基地,掌握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与成人疾病的差异等各方面实践知识,突出儿科特点,培养儿科临床思维能力。
2.3 打造实践基地,搭建儿科医学生培养平台
充分利用临床教学基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儿科临床实践基地。学校将儿科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纳入教育事业总体发展规划。儿科实践基地--武汉市儿童医院是湖北省唯一的儿科综合性专科医院,全国儿童专科医院排名第五,中部地区第一,湖北省儿科医疗联合体组建单位,专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儿科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并具有丰富的儿科教学经验。前期作为江汉大学教学医院,承担了五年制临床本科医学生儿科学教学工作以及儿科临床实践工作。2015年12月和2018年7月,武汉市儿童医院分别成为江汉大学儿科临床学院和附属武汉市儿童医院,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将会对双方综合实力的提升产生良好的效果。
3.多方齐抓共管,办出儿科教育特色
我校为提高儿科医学生的培养质量,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确保培养保障的实施。如儿科医学生享受优厚的学习条件,武汉市儿童医院对招收的学生实行部分学费减免,困难学生全免学费,进入儿科临床学院学习期间,儿童医院解决住宿,且餐费享受职工待遇。在招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儿科临床学院毕业生,同时考虑儿科学生今后的提高与发展,争取儿科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三级医院工作。
优质的教学资源,良好的教学条件,吸引了更多优秀生源,目前儿科医学报考第一志愿率逐年增高,学生专业转出率逐年下降,外专业转入率逐年上升,学生专业思想得到全面巩固。江汉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落实国家政策,在政府支持下,引进人才,扩大基地,创建平台,加之精兵强将的教学队伍和后期的优惠政策,多方齐抓共管,办出儿科特色,全力打造一流儿科学科,力争培养出一大批热爱儿科事业的医学人才,使之成为“下得去、留得往、干得好”的全科和儿科医疗战线的主力军之一。
【参考文献】
[1]孙莉.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94.
[2]赵婧,屈艺,母得志.浅谈儿科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9):77.
[3]肖纯凌.适应社会需求加快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41.
论文作者:付艾妮,龚业莉,邱文洪,舒细记(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儿科论文; 儿童医院论文; 医学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学生论文; 武汉市论文; 专业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