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学萍 蒋丽
(重庆市沙坪西南医院外科楼三楼产科B区 400000)
【摘 要】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行传统助产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试验组产妇给予阴道助产技术,比较两组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剖宫产率(5.00%)低于对照组(19.00%),试验组的产妇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79.0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助产技术降低了剖宫产率,其临床效果好,产妇满意度高,可在产科工作中合理推广。
【关键词】阴道助产技术;剖宫产率;效果
据有关资料,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将剖宫产率控制为15%左右,但我国目前的剖宫产率远远高于15%,部分城市甚至超过50%。剖宫产的广泛应用严重影响了产妇产后恢复,增加产妇生产危险,并引发了一系列感染、死亡等产后风险,需临床多加注意。由于生产疼痛为增加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选取合理的阴道助产技术极为重要。本文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阴道助产技术在剖宫产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的200例分娩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年龄20岁~60岁,平均年龄(42.2±12.3)岁;孕周37个月~41个月,平均(38.6±1.6)个月。实验组年龄22岁~60岁,平均年龄(41.6±10.6)岁;孕周37个月~41个月,平均(38.5±1.5)个月。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临床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为我院分娩产妇。②排除严重的心、脑、肾等疾病的产妇。③产妇及家属知情后同意纳入研究,且上报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后获得批准。患者数量大、手术类型多、病情复杂,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如何提高普外科的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2 研究方法
2.1 对照组
对产妇行传统助产术。
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产妇给予阴道助产技术,比较两组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实验组的助产内容主要如下:①一对一人员负责制度:于产妇入院时,选取责任护理人员介绍产科的环境、人员安排等情况,掌握产妇心理状态,解除产妇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借助书籍、电视等媒介详细介绍产前训练、分娩流程和分娩疼痛,以确保产妇对生产流程的了解和熟练掌握。②生活指导:生活指导主要要求护理人员从饮食、起居等多方面入手提高产妇的生产舒适度,从而有效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1]。科学教育产妇如何维持平稳呼吸,减少过度换气、剧烈运动等以避免宫内缺氧;指导产妇于宫缩间歇摄取高热量、优质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协助产妇更换衣物、床褥、擦汗等,并确保有效排空膀胱。③疼痛护理:选择合适的体位和生产环境等手段降低宫缩时疼痛、减低产妇的疼痛敏感度,给予产妇积极的心理指导和鼓励以减缓紧张度,可播放适当的音乐转移产妇注意力,要求于生产全程密切检测产妇的生命体征。
2.3 临床效果评价指标
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剖宫产率和产妇满意度两个指标,满意度调查表要求产妇出院时以问卷形式调查,主要从医疗技术专业水平、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临床护理服务态度三方面综合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2]。
2.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
实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5.00%)低于对照组(1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 讨论
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比例逐年上升,产妇病死率也逐年增加。剖宫产是一种主要解决难产及产科母婴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适应证要求严格,缺点显著,且母婴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存在手术意外和麻醉风险,严重者易发生腹腔内脏器损伤、多系统衰竭、大出血等严重不良结局,且术后患者的子宫切口恢复不理想、预后不良,因此,需选取合理助产技术以降低剖宫产率。我院重点对阴道助产技术的措施和应用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的阴道助产内容主要为一对一人员负责制度、生活指导、疼痛护理三方面。首先,一对一人员负责制度通过完成临床的个体化护理,为阴道助产技术的整体性提供了保障。其次,生活指导为强化产妇的生活内容,调整产妇的合理生活以降低产妇的生产困难[3]。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一同被证实有助于减少产妇的负面情绪,满足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此外,经研究证实,完整、连续的生产过程可以减少产妇因恐惧导致的异常产情况和异常分娩,因此疼痛护理为阴道助产技术的重点内容。最佳助产时间的合理选择可以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一对一”助产方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应用助产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助产士给产妇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以确保阴道自然分娩的顺利性。(2)可保证完整、持续地监测产程变化,减少因产妇恐惧产程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而不愿继续阴道分娩的发生。(3)可有效避免一些助产士因错过最佳助产时间而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而转成剖宫产终止妊娠。本研究同时表明,“一对一”助产方式,可大幅提升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管理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产妇满意度更高,体现了阴道助产技术的临床优势。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本次研究只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今后有机会将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和内容,并进行前瞻性研究。综上所述,阴道助产技术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其临床效果好,产妇满意度高,值得在产科工作中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慧琳,王巧玲. 阴道产钳助产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分析[J]. 当代医学,2013,15:56-57.
[2]常晓铭. 阴道助产技术与剖宫产率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2:162+164.
[3]苗喜乐. 阴道助产技术与剖宫产率的关系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24:284-286.
论文作者:郝学萍, 蒋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产妇论文; 阴道论文; 技术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产科论文; 疼痛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