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经济与规模经济的交互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港口论文,规模经济论文,关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港口型经济是指与港口直接或间接相关联的各产业经济结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跨地区的复合型经济,它是紧紧围绕和依托港口形成的经济活动形式。它是以外向型为主,具有涉外性、辐射性、综合性、牵动性互相交叉融合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并具有外向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等特点。当前世界经济走势可概括为全球看亚洲,亚洲看中国。中国看好长江流域。随着国家“长江战略”的全面实施,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已日益成为国际国内资本流入和投资开发的热点与重点地区,由此带来的能源、原材料及产品的大进大出,使港口的作用越显重要。现在从沿海到沿江,有港口的城市都在充分依靠港口加速发展,没有港口的城市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建设港口来发展自己。
从目前经济发展趋势看,港口型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互为依靠,互为促进,尤其是在现代工业突飞猛进的今天,港口型经济必须有工业规模经济为其依托。世界最大港口鹿特丹港就具有典型的港口型经济特色。二次大战后恢复初期,该港管理当局就提出,要把港口建设与工业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使鹿特丹成为港工贸一体化的综合性港口。这是他们接受历史经验,意识到贸易和航运优势必须具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为后盾,商业资本必须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中才有实力地位。所以他们在建设新港区的同时,规划建设与之相联系的港口工业区及沿海工业带,并有一套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办厂,使国际中转港变为工业基地,从而更加突出了航运和贸易的作用;而工业、贸易和航运的大发展,又促进了金融、保险、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形成了鹿特丹港工贸一体的港口型经济结构。我国许多港口城市和工业规模经济也发生直接关系,有些大企业甚至自己直接建造专用码头,如上海的宝山钢铁公司、金山石化总厂,南京的扬子石化公司、仪征化纤厂等,都拥有大吨位专用码头。所以当一个港口处于一个工业规模经济中心,港口的功能与效益必然会大大提高。
从世界经济高度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如英国1830-1840年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水运网和主要铁路干线,1850年铁路密度为4.11公里/平方公里,而其工业高涨时期则到1850年—1870年间才来临,即基础设施比经济发展超前20-30年。而美国注重交通基础结构与工业平行发展的同步协调。1850年,美国的铁路密度为0.41公里/平方公里,只为英国同期水平的十分之一,而此时正是美国工业迅猛发展的前夕,到19世纪后30年,美国经济水平已超过英国的时候,美国交通基础结构的总体和技术完善程度也大大超过了英国。这说明交通基础结构超前型虽能促进经济发展,但部门近期效益低、投资效果差、综合效益只能一般化。而交通基础结构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其资金利用率高,部门经济效益好,既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协调发展,又保证了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城市不加速发展,强身固本,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港口规模的发展。另一方面,港口虽然发展很快,但因城市经济力量和技术水平的低下,港口潜在的优势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受到制约。可见,港口型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港口型经济在规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规模经济的发展对港口型经济的推动作用是相辅相成不可估量的。若要港口型经济与规模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应从高层次上发展规模经济,使其迎头赶上港区的发展,以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抓住港口布局与工业布局的同步规划,特别是要考虑腹地工业发展规模和货物吞吐量的发展潜力,形成“同步效应”。对建设与大港口相适应、相配套的港口工业经济要有得力措施。变潜在的港口优势为显性的经济优势。事实证明,港口型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已成为促进城市规模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同时,与港口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模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港口型经济的发展。
发展规模经济重点放在培育具有港口型经济特征的支柱产业上。港口型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具有支柱产业与其同步发展,使之形成规模化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应坚持以“调大、调高、调外、调优”为方向,在新的起点上大力推进支柱产业规模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使区域经济实现质的升华,增强经济竞争能力和发展实力。
发展规模经济支撑点放在扶植具有港口型经济特点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上。企业规模经济要符合现代化港口规模化、集装箱处理、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就必须通过壮大发展现有企业规模和组建企业集团。抓骨干规模,形成以集约化生产、集团经济为“舰队”的优势。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规模经济、规模产品、规模效益,而不是行政凑合的规模招牌。要以存量重组为主,辅之以适当投入,使规模企业的资产迅速扩张。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现代企业管理,重点通过股份制改造、外资嫁接、企业兼并等途径,激活一批“昏睡”资产,带动规模经济的发展。
发展规模经济落脚点放在提高具有港口经济特性的产品规模效益上。规模经济可以产生规模效益,但并不是所有规模经济都必然产生规模效益。就产品而言,不同行业的产品,其规模经济性不同,规模效益与规模程度存在效益递增、效益恒定和效益递减三种关系,因而必须根据产品的性质来确定合理规模程度,才能使规模效益达到最佳状态,符合港口型经济特点。像汽车、水泥、造纸及重化工等产品,因其规模性程度高,则应在扩大产品规模上做文章。
发展规模经济着眼点放在具有港口型经济特色的扩大对外开放上。现代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要适应港口型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要求。扩大对外开放是发展规模经济的一条重要战略举措。突出利用外资这个重点紧紧围绕壮大支柱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对出口创汇多、还贷能力强的项目,要积极争取利用外国政府的贷款、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和商业信贷、国际证券投资等国外资金。要重视利用外资项目的规模和水平,项目起点要高,引进技术和产品要新,产品生产的规模要大,并尽可能地提高外资的投资比例。特别要舍得推出一批好企业、大企业与外商合资搞嫁接改造,通过借名牌、借资金、借技术、借机制,来解决我们企业内存在的技改资金严重不足、生产水平低、产品知名度不高、管理机制不活等问题,把规模经济的发展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