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264100
一、挖掘课程,寻找德育渗透点
信息技术课本中,没有多少显性的德育内容,但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德育无处不在。作为教师应该结合时代与时俱进,钻研教材教法,寻找德育的切入点。《电子板报制作》一课,我从课题入手,选用国粹京剧和远离雾霾两个主题,借此培养学生关注传统,关注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另外,在认识板报作品评价标准环节,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范例,既有网上优秀的作品,也有往届学生的作品。尤其是往届学生的作品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愿意去接受和感知,吸收和借鉴其中的经验,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二、注重课程设计,渗透德育精神
课程的设计者——教师需提升课程观念和能力,整体把握教材,设计创新任务不仅能在技术方面实现,还要体现出课程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节课是一堂典型的作品制作课,通过作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创意、表达思想,展示在我,创作交流中提升自信心,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三、发力课堂评价,彰显德育价值
作品制作课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作品的制作上,而评价环节往往因为接近课程的尾声、时间不足难以深入展开,常常浮光掠影几句话带过。对制作中出现的问题、有特色的作品很少能做出积极、有价值的评价,更难以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我认为,这恰恰是彰显德育的契机,学生的作品体现着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师要从中发现其闪光点,深入挖掘其价值内涵,规范引领学生。同时评价中也能发现很多问题,有共性的盲点,课堂点评找出失误原因,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培养兴趣中渗透德育
作为信息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德育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就拿游戏来说,有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内容的。帮助学生认识游戏,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游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客观上说,现在有许多网络游戏是不健康的,或是丑化社会,或是宣扬暴力,或是鼓吹侵略,或是践踏道德。对于单纯的学生,这些游戏无疑是一颗颗毒果,食之将严重侵蚀他们的心灵。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辨别良莠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地远离不良游戏的诱惑。
论文作者:高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作品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