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科 江苏 盐城 224001)
【摘要】目的:对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总结。结果:2015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出不合理医嘱共计438条,涉及药品65种。不合理类别为溶媒选择不合理(205例)、溶媒用量不适宜(123例)、配伍不适宜(77例)、给药剂量不合适(40例),累计不合理445例次。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审方可有效拦截不合理医嘱,从而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事件,但是不合理医嘱仍存在,药师需与临床多沟通配合,多环节改进,已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362-0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一种静脉输液的新型管理模式,医生开具的医嘱经过专职药师审核后,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药剂人员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静脉药物的集中配置[1]。2010年《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中提出,药师应当审核用药医嘱中静脉用药混合配伍的合理性、相容性和稳定性,对于用药错误或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医嘱,药师有权拒绝调配,并做记录[2]。本文对我院2015年PIVAS记录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PIVAS记录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3]、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对不合理医嘱分析,按涉及药品和不合理分类进行统计总结。
2.结果
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共配置静脉输液559797例,不合理医嘱438条,占0.078%;其中中药注射剂108份,占24.83%。不合理医嘱共涉及65种,其中不合理数量排名前十的药品见表1。
不合理医嘱类型中溶媒选择不适宜205例次,占比46.81%;溶媒用量不适宜123例次,占比28.08%;配伍禁忌77例次,占比17.58%;给药剂量不适宜40例次,占比9.13%。
3.不合理医嘱分析与讨论
3.1 溶媒选择不合理
大多数药品的说明书都在用法用量中对该药品的稀释溶媒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对选用溶媒的依据缺少阐述,因而存在凭经验选取溶媒的行为,造成不合理用药。本次调查对照药品说明书,发现溶媒选择不合理医嘱共205例,占不合理医嘱46.07%。0.9%氯化钠注射液PH为4.5~7.0接近中性;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偏酸性,作为药物溶剂或稀释剂时,应注意溶媒PH值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3.2 溶媒用量不适宜
本次调查发现溶媒用量不适应123例,占27.64%,涉及药品33种,其中有3种药品(奥美拉唑、去氨加压素、依达拉奉)为溶媒使用量偏大,其余药品均为溶媒使用量偏少,造成药物浓度过高。
3.2.1溶媒使用量偏大
pH值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溶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溶液pH值低于7.0时奥美拉唑极不稳定,会发生颜色变化,或有降解产物产生[4]。因此奥美拉唑在pH值较高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5%葡萄糖输液中更为稳定,而0.9%氯化钠输液体积以100ml为宜。醋酸去氨加压素主要用于治疗出血,应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中15~30分钟内滴完,从而快速进入体内发挥止血作用,若用250ml溶媒稀释,一方面不能在30分钟内滴完,另一方面由于药物浓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依达拉奉也要求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从而达到给药速率与消除速率的平衡,以维持稳定血药浓度和较高的脑脊液药物浓度;因此,依达拉奉溶媒用量以100ml为宜。
3.2.2溶媒使用量偏小
本次调查中溶媒使用量问题绝大多数为用量偏少,虽然溶媒量少可较少静脉滴注时间,但是会引起药物浓度过高,使得药物进入人体过快,导致血药浓度升高,造成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克林霉素和氯化钾,为避免在静滴时出现静脉炎,说明书要求克林霉素输注浓度应小于6mg/ml,氯化钾输注浓度应小于0.3%。
3.3 配伍禁忌
本次调查发现配伍禁忌共77例,占17.30%,涉及药品21种,其中中药注射剂12种。中药注射剂由于其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可发生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因此,一般中药注射剂说明书都明确规定不宜与其他药品同瓶输注。如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稳定性易受溶液PH值、光线、金属离子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两者说明书均规定应单独使用,不应在添加其他药物。
3.4 给药剂量不合理
本次调查的给药剂量不合理医嘱共40例,涉及药品16种,均为超说明书规定剂量使用。一般药品的用量在说明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应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盲目的加大剂量不仅不能保证疗效增加,而且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如注射用七叶皂苷,加大剂量使用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4.小结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规定静脉用药医嘱必须经专职药师审核后方可调配使用,药师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临床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因此药师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熟悉药品说明书,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纠正错误医嘱,避免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陈瑞芳,安如俊,易琦峰,等.国内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4):1027-10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4]支旭然,宋浩静,王觅,等.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34(12):1727-1730.
[5]杨燕妮.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7):262-264.
论文作者:徐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溶媒论文; 医嘱论文; 不合理论文; 静脉论文; 药物论文; 药品论文; 剂量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