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关于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战略搭配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政策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竞争力论文,竞争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2)01-0022-04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现在已被人们广为熟悉,并日益成为一种无法阻挡的国际性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都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来,其经济行为也因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巨大的生产要素与资本流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与循环,这种链接关系直接加强了各国间的依存度,集中地体现在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和消费各环节的一体化趋势。现在无论地球哪一个角落经济上出现了一点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可以说,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任何国家都拒绝不了的,因为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拥有近十三亿人口的超级潜在大市场,只有积极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中,才能抓住实现经济强国梦想的一次良好机会,才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我们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面对这种经济全球化浪潮,我们正在积极地参与,其中典型地表现在加入WTO和参与APEC活动上。可以说,十五年的梦想一朝实现, 确实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尽管我们为此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付出代价的缘由仅仅在于我们自身竞争力不是很强,而是很弱。“落后就要挨打”在经济领域是同样适用的。反之,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紧跟时代潮流,加入WTO 机制可以使我们这个世界贸易总额第七位的经济大国获得平等的经济贸易待遇,从而在平等的国际舞台上与世界各国竞争;其次,我们国内推行市场经济建设,正处于过渡转轨时期,采用渐进式改革方式,这往往是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而加入WTO,参与国际化进程,就可以在WTO机制下,加速市场经济建设进程,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WTO时代的到来,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国内依靠自身力量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解决的症结。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离不开中国,中国也更需要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政策
对于竞争政策,也许我们并不陌生,但要是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来谈论竞争政策,却颇有些难度。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国家与区域间竞争政策的协调以及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已越来越成为WTO 和区域性组织的重要议题。离我们最近的APEC也将竞争政策作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重要领域之一,并且积极地协调各成员间的竞争政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制定和实施我国的竞争政策,并积极地参与WTO和APEC的竞争政策协调便很有意义了。因为经济全球化程度再高,也无法消除与磨灭一个国家作为整体的自身利益,一个国家的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符合与服从于国家利益,这也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显然,合理而有效的竞争政策,不仅在国内有利于建设完善的市场竞争体系,而且也有利于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间相互补充与交融。
(一)竞争政策的含义
顾名思义,竞争政策就是促进竞争而不是限制竞争的政策。之所以实施竞争政策,就是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及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作铺垫,其实施的结果是消除或减少企业的经济性垄断行为、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政府的行政性垄断行为。竞争政策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微观经济层面,到宏观经济层面;从企业个体,到政府机关;从一国国内经济活动,到国际经济组织活动,再到全球化经济活动,都是其作用范围。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选择自己的竞争政策时,就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二)竞争政策实施的必然性
在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下,无法离开竞争政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是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必然要推行竞争政策。因为,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好坏,在于有无独立的市场主体,合理的市场结构,有效的市场机制,以及完善的市场体系,而这几个方面都与竞争政策实施的有效与否直接关联。只要在全球内放眼望去,往往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竞争政策实施较好,市场竞争就往往处于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在我们国内发达地区的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国家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其开放性又更进一步要求有强有力的竞争政策。所以,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环境,我们都是需要竞争政策的。
(三)竞争政策的特点
1.阶段性。一个奉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各个时期,应该实行不同的竞争政策。比如,在经济欠发达的时候,往往是采取不很强烈的竞争政策,相反是用一些保护以及支持政策,来扶持一些弱小产业,鼓励企业兼并,以扩大企业规模,加速产业的集中。而在市场经济较发达的阶段,就往往是采取完全的竞争政策了。
2.层次性。一个国家内,在竞争相对激烈的行业里,政府所做的应该是弱化竞争政策并积极引导企业间正当而合理的竞争;相反,在缺乏竞争力的行业里,就要相应积极地推行竞争政策,当然前提是这个行业确实需要市场竞争。
3.针对性。不同的行业适用不同的竞争政策,比如在弱势产业中,竞争政策会趋向温和或者缓慢,而在强势产业中,则要求层次更高、规则更严的竞争政策,其激烈程度也往往很大。
4.服务性。作为一国的竞争政策,是服务于其国内产业政策等主导政策的。很明显,只要是国内的主导产业政策需要,其竞争政策就会很快地做出相应调整,以与产业政策等相关政策相协调。这也是竞争政策比较特殊的地方。
5.开放性。一个国家的竞争政策,往往不仅涉及其国内的经济活动,而且与其贸易国或者第三国及国际经济组织都是有联系的,需要同步协作,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保证各国都能在国际贸易中受益,实现“双赢”或者“多赢”。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政策
从根本上说,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拥有近十三亿人口的潜在大市场,其国内的产业政策与这种性质的经济全球化就显得息息相关了。我们站在国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来研究产业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产业政策的含义
产业政策,就是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宏观管理政策和措施。也可以说,是一国为扶植某一特定的产业或行业而实施的倾斜政策。在整个经济政策中,产业政策处于核心地位,对其他的经济政策具有导向意义,尤其是在某一特定时期更是如此。
(二)产业政策实施的必然性
首先,各行业部门及产业内部各企业间在自行发展中往往会失衡,其结果造成内部竞争过于激烈,产品价格较低,企业毫无利润可言,最终是“鱼死网破”的境地,难以实现整个国家的最优产业规模和结构。如果结合本国自身的经济特点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就可以寻求有效的经济增长途径。
其次,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机制中,如果只是按照市场自身来发展,就必然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要想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中,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要求,也需要国家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来解决和消除市场失灵的情况,这也是政府能够做到的。
还有,通过一定的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我们可以建立有效的经济管理体制。因为,不管是何种产业政策,都集中地体现了政府的某种政策意图和导向,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在完成政府的经济调控任务的同时,也自然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管理体制。
(三)产业政策的特点
1.稳定性。产业政策,往往是政府根据一国一定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来制定的,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因此,都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实施的。如果没有特殊事件的发生,就会一直地执行下去,直到另一种经济时期的到来。
2.干预性。由于产业政策一般是中央政府或者是行业的管理部门制定,又涉及到经济的各个层面、行业里的各个企业,所以,其政策的干预性很强,一经制定,所有相关部门与企业都必须执行。
3.宏观性。在众多的产业政策中,大多数都是针对产业之间的问题,因而偏向宏观性干预,由此,产业政策的影响面相当广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做到合理科学。
4.国别性。产业政策,毫无疑问是本国政府根据国内经济状况制定的,这也就决定了要从本国的经济利益出发,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发展要求,无疑产业政策充分地反映了本国经济在该阶段的特殊性,从而具有浓厚的本国色彩。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战略搭配
在我们分析了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关问题后,接着我们将进入本文的核心部分,就是研究两种政策的战略搭配问题。以下的分析,只是从各个角度来讨论两种政策的战略安排,在每种搭配之中,并非是说只要其中一种政策,而排除另一个,而只是各自的侧重程度不一样罢了。
(一)对内强调产业政策,对外强调竞争政策
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取决于其经济实力,而这个经济实力抽象概念的背后,在于该国具体的产业结构的水平。如何在短期内适应和在长期内主导地区和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就在于我们如何调整、升级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谁能实现这一点,谁就能在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在国内首先强调产业政策的效果。事实上,现在我们的情况是,各个行业都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如果不加保护地参与国际竞争,必然会遭到国际资本优势力量的毁灭性打击。当然这不是说不要竞争政策,不提倡竞争。前面已经提到,我们的经济体制早已确定为市场经济体制,这必然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在此,只是说在国内竞争政策要服从和服务于产业政策。
而对外,就要强调竞争政策。如今的国际社会,大都是市场经济国家,奉行各种各样的但本质却是一致的竞争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得以相同的身份参与其中,加入WTO就是明显的例证。WTO正是以自由贸易为核心,我们为其中的一员,必须兑现已经做出的承诺。另一方面,我们加入WTO,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国外及国际组织的竞争体制引入进来,从而加快国内的市场化进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所以,我们在国际上的形象,始终要以一种积极推崇竞争的姿态出现,并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具体体现在加入WTO和参与APEC,这也是我们促进我国经济竞争力崛起的契机。
(二)短期内强调产业政策,长期中强调竞争政策
在短期内强调产业政策,只是缘于时间的紧迫性,我们加入WTO后,留给我们作缓冲的时间非常短,如何迅速提升经济竞争能力显得刻不容缓。
我们要发展市场经济,要参与奉行自由竞争的世界经济活动与组织,都要求我们在将来很长的时间内奉行竞争政策,这是毫无疑问的,完全由国内和国际形势所定。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作为WTO 成员国,如何应对WTO体制下的竞争势头,并力图在WTO框架下与各经济强国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争,都需要认清自己以及对手的实力。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我们知道,市场机制是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式”机制。从强者或超强者的角度来说,竞争无疑是被奉为圭臬,而从弱者的角度来看,竞争却是十分危险的,至少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推崇。当我们以WTO身份来参与国际竞争时,就不能不认识到我们的弱者地位,而恰恰是中国经济在世界上还不是强者,还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在欢庆我们加入WTO的同时,我们要更清楚地认识到“竞争”其实就是经济强国拆除经济弱国自我保护的战略工具。现实的情形也是,某些经济强国正力图在经济全球化旗帜下让各国把经济主权交给由它操作的各类全球经济组织,从而纳入到由它所控制的国际经济轨道和体系中来。
在当前这种背景下,如何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调整自身,使自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跟上世界形势,并为将来主导世界经济打下坚实基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运用产业政策,迅速地调整、升级和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能否做到这点,将决定在将来,中国能否实现经济强国的伟大民族梦想。从这一点来说,产业政策将是目前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了。
(三)在局部内强调竞争政策,在全局中则强调产业政策
根据以上分析,国际上日益推崇竞争政策的实施与协调,从长远来看,我们也是很需要竞争政策的,但我们同时需要考虑问题的另一方面。根据目前国内的情况,为便于分析与决策,我们可以按市场效果将产业划分成竞争性产业、准竞争性产业和非竞争性产业。面对国外企业、跨国公司的强有力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相关产业竞争的开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将按照三种划分来具体进行。因为,目前的局面是国内各个行业都缺乏足够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有的行业已经基本完全被外资所控制,这是非常可悲与危险的。在这种局面下,不仅是非竞争性产业以及部分准竞争性产业不能被推至国际舞台与国外企业直接竞争,就是在部分竞争产业范围内,也是不能让其完全暴露在国际竞争中的。事实上,即使被认为是自由贸易理念代表的美国,也没有做到将国内产业“全天候”地推向世界竞争舞台。比如在中美关于纺织品的谈判时,中方要求美方根据WTO规定,在2005年终止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配额限制,但美方却依然设置了三道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相对落后的纺织产业。可以想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我们更不能将自己所有的产业全方位地推向国际市场,而只能是将一部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推向自由竞争市场,比如我们的家电产业、纺织产业等。
与此同时,我们就需要在全局范围内制定和运行我们的战略产业政策。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应着眼于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力求通过调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其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把利用外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外资利用的质量与效益。
惟有此,我们方能根据自身需要,利用自身优势来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全面地提升企业、产业及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尽可能地以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去参与国际竞争,从而逐渐地成为一个完全开放的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性经济强国。反之,在参与国际贸易时,如果仅仅是依靠与凭借低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去参与竞争,以获取相对比较优势,那无疑是廉价地出卖我们的资源!或者说,是向发达国家“倾销”我们宝贵而又有限的资源,而这种“倾销”显然他们是不会反对的,于人家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对我们来说,其损失巨大,而且将永远无法弥补与挽回。
五、结束语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随着加入WTO, 其经济实力也会一步步地得以提升,中国必将再次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和重心,这是毫无疑问的,现在关键的是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来缩短这段时间,以促成这一天的早日到来。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认清形势,并制定相应合理而有效的政策以及政策搭配。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才有了以上的种种思考,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