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污染的原因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污染论文,中国农村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布局分散和污染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代价相当大,尤其是这些年来在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忽视了环境污染与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形成了沉重的生态负债,进而直接影响到农村和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工业化代价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对农村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一、农村工业化的成就及贡献
农村工业化是指将工业化过程引入农村地区,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和工艺,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从而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试图探索出一条城市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然而由于交通、住房、公共设施、就业、医疗福利均为国家负担,致使城市工业化路子越走越窄。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被称为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的兴起,中国农民出来搞工业了。“由于当时城乡二元经济的对立和体制的局限,农民不能到城里去搞工业,就只能在农村里搞,从农业里边发展出来了工业。他们以农村为基地,以地方性社区为基础,在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引进了机器。幸而这时的技术条件以及动力的改变和交通的改善,也使现代工业分散到农村去发展具备了条件。从沿海到内地,中国农民创办的乡镇工业很快就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了燎原之势。”[1]对此,费孝通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农村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而且又促进了农业发展,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一条与西方工业化迥然不同的道路,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的道路。”[1]
农村工业化的成就及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一是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促进了经济体制的转换。农村工业作为整个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工业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1978年我国乡镇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2%,1991年占32.7%,三分天下有其一;1994年占49.4%,占据半壁江山;2000年占60.1%,成为主要部分。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对农村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转换起了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二是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2003年末,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3573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28.1%。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人均获得非农收入1216元,占农民纯收入的46.37%。[2]三是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农村工业是广大小城镇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2003年,规模以上农村工业累计上缴补助社会性支出25.6亿元,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农村工业已由发展初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逐步走向与小城镇建设互为依托、互相促进、集中连片、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布局状况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聚集程度明显提高。到2001年底,乡镇企业的聚集度,大中城市近郊区达到40%,东部地区达到30%,中部地区达到20%,西部地区也有一定程度提高。同时,乡镇企业园区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到2001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乡镇企业园区9400多个,其中县级以上政府批准建立的有3900个,农业部批准命名的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东西合作示范区和科技园区达到638个。乡镇企业园区工业实现的增加值达到6216亿元,占全国农村乡镇企业总量的20%以上,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0%进入园区。乡镇企业职工到园区就业的,占到总数的20%。与改革初期比,以乡镇企业园区为依托的建制镇的数量增加4倍以上,镇区人口增加5倍以上。各具功能的特色园区逐步成为地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区域,成为乡镇企业招商引资的窗口和农村人口的聚集地,极大地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3]四是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仅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而且通过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方式,为农业发展提供最直接最强大的资金来源。2003年乡镇企业上缴支农、建农资金315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10%左右,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2]
农村工业及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具体包括:(1)经济发展贡献。这包括经济增长贡献和经济结构变革贡献。(2)经济效率贡献。乡镇企业的发展成功地进行了丰富的劳动对稀缺的资本的替代,提高了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组合效率,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3)农业增长贡献。乡镇企业主要是依靠以农业为主体的农村要素的供给起步并发展起来的,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进一步增长,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4)社会发展贡献。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各项事业,促进了农村的分工分业,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农民自身的现代化进程。[4]中国农村工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农村工业化产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以及乡村工业本身的遍地开花,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每年近万起农业污染事故[5]足以说明,在一些原先较为恬静的乡村,污染的严重程度可能已经超过了城市。农业、农村和农民正在遭遇主要由企业、城市居民,同时也由农民们自己的活动所改造了自然的灾害——环境污染。
我国农村工业化和保护资源、环境、生态之间仍然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面临的国土、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国2003年消耗能源16.8亿吨标煤,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1.4吨标煤;2003年能源消费比上年上涨13.2%,电力消费上涨16.5%,而GDP仅仅上涨9.3%,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建立在大量使用资源基础上的粗放型模式。全国乡镇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面广,据有关研究测算,由于农村工业布局分散,全国已有1.5亿亩农田和82%的江河湖泊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三废”污染。[6]一项来自《中国水利报》的报道,“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平方公里(约为2.5亿亩)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另外一项来自1999年9月2日的《科学时报》的报道,该报引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农业生态与环境技术试验站站长陈同斌研究员的话说,“据估测,目前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近2000万公顷,3亿亩),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约1000万吨,另外还有1200万吨粮食污染物超标”。[7]
而我们可以预料的是,由于中国工业化的车轮还在加速度地运转——几乎变成了没有刹车的传动装置,[8]由于城市将会继续把一些污染企业“迁出”市区,(虽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优越城市基本上完成了这一过程,但在更多的地方性大中城市,这一过程才刚开始。)由于农村的父母官们将会继续主动或被迫地进行着“招商引资”的壮举,而在这一连串的过程中“环境监督”部门基本上又只能扮演“旁观者”的角色。[7]因此,在短期之内,中国农村的污染不是会马上减轻,而是会继续严重和“推广”下去。
概言之,我国农村工业化取得上述巨大成就是建立在高昂的成本之上的。可以说农村工业的高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资源高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首先,农村工业化与乡镇企业的发展从多方面对中国的农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这种损害是难以估计的。一方面,乡镇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农业的危害比城市工业更直接和广泛。另一方面,这种城乡结合的经济结构的形成,不是削弱而是强化了二元社会结构,给农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9]
其次,由于布局分散导致产业组织规模不足,由此引发重复投资与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使得资源利用率降低40%,基础设施投资增加20%—30%,行政管理费用增加80%,人力资源消耗增加1%—2%,最终表现为资金利用率降低20%。[10]乡村工业分散布局导致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工业用地每公顷的产值仅及城市工业用地的1/10。[11]另外,由于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工业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发展所需的供水、供电、供气,以及交通、通讯、仓储等设施,几乎每个乡村甚至企业、农户各搞一套,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
第三,农村工业受发展条件的限制,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监测技术和废料处理等方面的落后,其污染强度明显高于城市企业。世界银行将中国农村的工业污染作为仅次于城市水源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的我国三大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国家环保总局曾分别以1984、1989和1995年为基准年对乡镇企业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一时期内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长。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增加到121.6万个,增长了近6倍。1995年有污染的乡镇工业企业个数及其产值分别占当年乡镇工业企业总数和总产值的16.9%和37.6%。”[12]
第四,在我国各地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从农村却不断传来人居环境持续恶化的消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一个接一个的癌症村出现在东部经济活跃地带。”[13]2006年9月,甘肃微县两个村的村民因附近一家铅锭冶炼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和废水严重中毒的人数超过2000人,其中373人为儿童,90%以上血铅超标。造成污染事故的是一家铅冶炼企业,该企业自投产以来,经常排放乌黑的浓烟和混浊的污水,造成农作物减产。[13]
总之,农村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染在农村地区造成许多环境公害,严重威胁所在地居民的健康和安全。“一个厂污染一条河、一个烟囱污染一片天”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例如乡镇工业发达的江浙地区,许多河流湖泊“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成为灾害”,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的发展不能够重复走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但是却一直在重复着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之路。实事求是地分析,造成农村工业严重的环境污染的原因多是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理论研究的盲点与导向的片面性是根本的原因
历史事实表明,传统工业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模式的“非持续性”、战略的“野蛮性”。至今为止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无论是老牌的英国和美国工业化道路,还是亚洲一些经济后起的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大都存在非持续性,具有一个自相冲突的既定公式:工业化+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成了孪生子,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成了似乎难以逾越的“工业化陷阱”,传统工业化模式充满矛盾和困境,造成了不可持续的结局。与此同时,传统工业化战略的实质是一种把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完全变成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掠夺自然,严重割裂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起依靠索取自然资源和消耗自然环境来换取经济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出以“征服”、“掠夺”为本的工业文明的“野蛮性”,显现出传统工业文明的缺陷。而且,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伴随经济增长必然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于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就忽视了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把增长本义仅限定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财富的增加上。无视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因生态破坏而造成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财富的浪费和减少不被统计在内,而且GDP或人均GDP只是物质产品或劳务产品的总和,不包含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伤害以至子孙后代不能正常发育成长的损害;特别是一些无形污染(比如大气污染)更被完全忽视,经济理论研究存在“盲点”。[14]
迄今为止,传统的增长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仍然认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感受存在“经济级差”,即二者存在正向关系,越是贫困,对环境问题越缺乏感受;越是富裕,对环境问题感受越强烈。因而,只有在持续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才能使人们从“生存需求”转向较高层次的“享受需求”,才能更多地关切生存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厌恶、反对生态环境恶化。如果经济不发展,人们就不得不着眼于“生存环境”,首先考虑吃、住、穿等生活问题,即使在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中也能忍受。在落后情况下关注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大自然本色,就是“不懂发展”,就是某种“奢侈”。因此,他们主张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以牺牲生态环境来谋求经济发展。这种“发展经济就必然要牺牲环境质量”的论调,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产生了很大的误导作用。[14]
第二,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是本质和深层的原因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分析和解决农村工业化的污染问题不能局限于其表面的、直接的原因,而应进一步探讨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二元社会结构。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形态,[15]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特征。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以及不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更为突出,其实质在于城乡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特定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作用,是造成农村工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在二元社会结构背景下,城乡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我国的大多数环境政策也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工业污染中,而对农村的生态政策却极为忽视,农村的环境保护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而且,我国地方环保部门的行政设置是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约还有15%的县级行政区域没有成立环境保护机构,全国县级的咨询站只有2000个左右,多数的乡镇只配一名环保职员,甚至有些地方有名无实。[16]而且,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在某种程度上再生产或强化着已有的二元社会结构,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别并削弱者农村社会缩小城乡差别的能力”[17],造成了城乡社会不公、环境问题加剧的恶性循环局面;环境质量下降反过来制约了农民摆脱贫困,加深了社会矛盾和环境危机。
第三,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及布局分散是直接的原因
美国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和教育家巴里·康芒纳在《封闭的循环》一书中把生态学归结为4个规律:“每一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去向”;“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显然,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是违背生态学法则的。这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被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称作“激情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18]首先,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制造”,产品来自人工合成,这种改变当然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其次,工业生产过程破坏了生态的物质循环过程,既消耗了地球的资源,又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过程相对集中,工业企业规模比较大,民众现代化意识较高,上述危机还有办法治理,而我国遍地开花的乡镇工业则使上述难题雪上加霜。由于乡镇工业数量众多、布局混乱、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以致使我国环境污染由点到面,由城市向广大农村蔓延,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大概占到全国工业“三废”排放量的50%左右。[19]第三,污染转移。伴随着我国东部向西部的产业梯度升级,污染企业在地区上发生转移。转移的企业从环境要求日益严格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内陆地区、农村偏远山区转移,以躲避环境监督,转嫁环境污染给被转移地,赚取高额利润。
有人认为与其说乡镇工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不如说是对过去集中的工业化政策和城乡分治导致的贻误城市化后果的反弹产物,是这些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所压抑着的经济潜能的一次喷发。中国遍地开花的农村工业是低技术生产的大规模扩张,也是传统落后工业生产方式的一次大扩散。中国农村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代价相当大,更令人忧虑的是乡镇工业一向引人注目的特有优势正在丧失,而且,由乡镇工业引发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是农村改革的最大代价。
标签:环境污染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工业污染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三农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农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