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论文_樊薇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甘油制剂、β1-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液250 ml+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两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传统医学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为正虚痰瘀、心血瘀阻、痹阻不通,故而作痛。现代医学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对其进行正确认识与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除了冠状动脉机械性狭窄的原因外,还与血黏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微循环障碍及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等有关[2],即与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密切相关[3]。本文通过中药丹红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单用西药治疗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于2014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8~75岁,平均53.6岁。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9~77岁,平均54.5岁;以上患者均除外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严重紊乱及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患或影响心电图确诊心肌缺血的其它情况,心功能Ⅰ~Ⅱ级;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病情轻重、心绞痛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⑴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甘油制剂、β1-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等西药常规治疗;⑵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用两周。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缓解及消失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胸闷、胸痛、气促、乏力及心悸等冠心病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用药前后的12导联心电图。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报告原则》中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绞痛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ST~T恢复正常,回升0.10 mV以上,T波由低平、倒置变为直立;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静息心电图ST段回升0.05 mV以上,主要导联的T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低平变为直立;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2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斑块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不全堵塞的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狭窄在短期内迅速加重,导致了不稳定型心肌缺血状态。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液黏滞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防止血栓形成是治疗UAP的重要环节。大量证据证实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4]。炎症因子在斑块易损破裂和继发血栓的各个环节上对临床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5]。

丹红注射液是植物丹参和红花提取物,其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和红花黄素,主要功用是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延长血管内皮细胞的寿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良好生长,抑制凝血酶活性,并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激活物,具有阻止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溶解的作用。现已公认血脂异常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为致AS的危害因子,2级干预试验也表明:降低血TC、LDL-C水平能显著减缓肢体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丹红注射液对于实验性AS的血清TC和LDL具有降低作用,并对实验性AS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红花中的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有对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缺血再灌注有明显保护作用,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稳定血管内膜,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改善心肌血供,与西药合用可减少耐药性,从而发挥协同作用。近年来,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丹参、红花尚有调节神经内分泌、清除氧自由基、抗炎及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6-7]。炎症介质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炎症反应尤其是低度慢性炎症状态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炎症在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丹红注射液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8]。

研究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对心绞痛症状的缓解作用、心电图改善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因此,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在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90.

[2]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05.

[3]朱庄庄,陈志松,冯丽.血液流变性变化在老年人心绞痛发病中的临床意义[J].微循环学杂志,2005,15(2):57-58.

[4]Danesh J, Wheeler JG, Hirschfield GM, 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circulating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coronaryheart disease[J].N Engl J Med,2004,350 (14);1387-1397.

[5]林开敏, 李卫华.炎症因子在冠心病事件中的临床价值[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28(1): 81-84.

[6]王硕,何俗飞,翟静波,等.丹红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3):128-131.

[7]王春胜.丹红注射液临床和药理研究现状[J].天津医药,2013,25(4):58-60.

[8]张变花.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血栓素B2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055-1057.

论文作者:樊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论文_樊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