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54例,复合性溃疡6例,经积极治疗效果好。结论: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呈多样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主要原因。临床缺乏典型症状,并发症发病率高,癌变率高,故应积极长期治疗至彻底治愈,并预防复发。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040-0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表浅者为糜烂,深达肌层者为溃疡。由于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对自身消化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笔者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资料完整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3~58岁,平均(33.5±6.3)岁,其中3~7岁4例,8~17岁23例,18~35岁35例,36~58岁18例。病程3个月~26年,平均(4.5±1.8)年。
1.2 诊断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我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并取胃窦部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排除应激性溃疡、吻合口溃疡、胃癌、消化道肿瘤、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血液疾病所致出血的病例[1]。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上腹痛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等特点,伴反酸嗳气,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可有神经功能症候群。典型腹痛52例(65.0%),为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隐痛、绞痛或胀痛。不典型腹痛28例(35.0%),为不规则隐痛或钝痛,呕血、、黑便15例(18.8%),反酸嗳气35例(43.8%),厌食15例(18.8%),消瘦25例(31.3%),胸肩背部痛10例(12.5%)。
2.2 常见并存病
伴随其它疾病(同一患者伴随多种疾病)共35例(43.8%)。其中高血压病21例(26.3%),胆结石、胆囊炎15例(18.8%),冠心病12例(15.0%),糖尿病12例(15.0%),病毒性肝炎10例(12.5%),脑血管疾病4例(5.0%),恶性肿瘤3例(3.8%),其中淋巴肉瘤1例、肝癌1例、胃癌1例。患者常见并存病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常见并存病分析
2.3 并发症
80例患者中,并发出血38例(47.5%),幽门梗阻、狭窄7例(8.75%),穿孔4例(5.0%),癌变5例(6.25%)。
2.4 溃疡灶发生情况
均经胃镜检查同时取胃窦黏膜作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Hp)。80例患者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4例(67.5%),胃溃疡20例(25.0%),复合性溃疡6例(7.5%)。75例Hp阳性(93.75%),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4例(72.0%),胃溃疡15例(20.0%),复合性溃疡6例(8.0%)。均有不同程度贫血,轻度贫血38例(47.5%),中度贫血23例(28.7%),重度贫血19例(23.8%)。
2.5 复发情况
本组34例(42.5%)为多次复发病例。其中长期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史14例,占41.2%;36~58岁年龄复发10例,占29.4%。
2.6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上腹部疼痛消失,胃镜示溃疡完全消失或仅留瘢痕,Hp根除。有效:上腹部疼痛减少或缓解,胃镜示溃疡面积缩小≥50%,Hp根除。无效:上腹部疼痛无变化,胃镜示溃疡面积缩小<50%或扩大,Hp未根除。腹痛缓解指每日腹痛次数减少2次或以上,腹痛时间少于15分钟
2.7 治疗与转归
治疗方法:有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的治疗,采用联合用药,奥美拉唑20mg,2次/d,餐前服用,克拉霉素500mg,2次/d,阿莫西林1 000mg,2次/d,以上3种药物连续用7d。不适用阿莫西林的患者可用甲硝唑400mg,2次/d代替。抑制胃酸分泌用法莫替丁20mg,1次/d。胃溃疡患者用6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用4周,每周连续服用3d,使复发率降低。此外,针对患者临床表现,调节神经功能,进行心理治疗,给予镇静剂或抗抑郁药;调节胃肠功能,酌情给予解痉剂,有出血患者给予止血剂等对症治疗。转归:经内科治疗后治愈35例(43.8%),有效39例(48.8%),总有效率92.6%。经内科治疗出血不止或穿孔行手术治疗4例(5.0%),死亡2例(2.5%),死于出血性休克,其中1例伴有胃癌,1例伴有肝癌。
3 讨论
通过对患者的消化性溃疡的原因进行分析,看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患者主要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的消化道粘膜在较高的酸性条件下,会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2],而且患者的胃酸的消化作用会导致患者形成溃疡,我院的患者主要是采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可以防止胃酸分泌过多,也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效果。消化性溃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饮食习惯不好,患者常常出现暴饮暴食、大量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和长期饮酒,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导致患者的消化道黏膜产生损伤[3],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常常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不良的情绪也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产生。消化性溃疡是一类慢性病,其症状不是特别突出,所以,当患者出现不适后应该及时诊断,防止病情严重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而且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并发症也是比较多的,治疗的时间很长,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陈西勇,阴琳琳. 消化性溃疡200例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3,04:184-185.
[2]张春. 消化性溃疡内科临床治疗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4:68-69.
[3]李梅莉. 消化性溃疡80例临床分析[J]. 内科,2014,05:705-707.
论文作者:杜吉文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溃疡论文; 胃镜论文; 阿莫西林论文; 胃溃疡论文; 内科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