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在我国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速公路的数量及里程也得以不断增加。路基、桥梁和隧道作为高速公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何以在实际施工中保证三者有效衔接,始终是有关企业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高速公路路基、桥梁和隧道断面形成的原因及衔接处处理方式,重点对高速公路路基、桥梁和隧道的衔接方案加以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
1.断面形成的原因
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由于公路路基、桥梁及隧道其结构形式差异性较大,同时,在尺寸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同。比如,高速公路内路基与桥梁结构保持一致,但路基和桥梁的宽度极有可能与隧道宽度相差较多。但分离式公路其路基、桥梁及隧道宽度均在合理范围内[1]。导致两种不同结果出现的原因为,在对高速公路路基、桥梁和隧道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性质,设计三者时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同时,在实际施工期间,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硬路肩,这也是导致断面处衔接位置存在差距的另一原因。
2.衔接位置处理措施
2.1设置黄色斑马线
在硬路肩位置设置黄色斑马线可起到警示作用,一般情况下,黄色斑马线设置在进入隧道60m左右的右侧硬路肩上,其线宽约为45cm,邻近黄色斑马线之间的距离约为100cm。此外,黄色斑马线还应设置于行车方向45°的方位,使得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产生一定的振动,进而起到提醒驾驶员是否在正确车道内行驶的作用。
2.2设置振动标线警示
通过有关数学计算原理可以得出,车辆行驶于高速公路其正常行驶速度为80km/h,依据制动原理可得出,车辆制动距离为57.23m[2]。从而应在距离隧道入口60m的位置设置三道振动标线,在车辆即将进入隧道前起到警示作用,设置振动标线时可使用创新模式,使车辆出现响声及振动,进而有效提示驾驶员注意保持安全车速。
2.3设置警告及限速标志
为确保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上可通过设置有关标志,起到提示驾驶员路面情况的作用,同时,在隧道出入口处均应设置警告标志。比如,隧道入口处,设置警告牌从而提醒驾驶员,车辆即将进入隧道,应小心谨慎行驶。
3.高速公路路基、桥梁和隧道的衔接方案探讨
3.1路基与隧道衔接
3.1.1分离式路基和分离式隧道之间的衔接
首先,隧道左侧进口和路基之间的衔接。衔接方案内容为,波形梁护栏位置过渡处理及隧道检修道。检修道是由隧道内起以半径为800m的圆曲线,并向外扩展10m直到波形梁护栏下部位置,高度应顺路线前进方向自高至低,由波形梁护栏钢板底部位置(高度45cm)逐步过渡至检修道(高度40cm)。于隧道左侧进口前10m范围内波形梁护栏向左侧渐变,并于隧道进口位置和隧道内轮廓相平齐。为使检修道过渡段的防撞能力有所加强,结构材料使用钢筋混凝土标号为C30,并设置1排锚固钢筋于过渡段邻近行车道一侧,锚固钢筋为Φ16 mm,间距为30cm锚固钢筋范围为过渡段顶面直至路面下部60cm。其次,隧道右侧进口和路基之间的衔接。通常情况下,分离式路基其宽度为12.25m,而设计分离式隧道时其洞内宽度为10.8m,二者宽度差为1.45m。导致宽度差的原因是,路基上需设置硬路肩而硬路肩宽度为2.5m,隧道内不需设置硬路肩。因路基和隧道二者行车道可完全对应,从而过度问题不复存在,通常车辆可在二者过度处安全连续行驶,而设计过渡段的主要作用为,引导车辆从硬路肩位置安全行驶至隧道内。斜接方案内容为,将路基右侧土路肩位置的波形护栏,以两条相切抛物线的形式逐步过度至隧道口处,使得隧道内轮廓和洞口位置的波形梁护栏相对齐。此外,将处于隧道内的检修道,使用圆曲线的形式半径为400m反向延伸,直至延出隧道至土路肩边缘处。过渡段结构材料使用钢筋混凝土标号为C30,并设置1排锚固钢筋于过渡段邻近行车道一侧,锚固钢筋为Φ16 mm,间距为30cm锚固钢筋范围为过渡段顶面直至路面下部60cm。最后,隧道出口和路基之间的衔接。因此处路面宽度变化为从窄至宽,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故而不对此处进行过度处理。
图一 分离式路基和分离式隧道衔接平面图
3.1.2连拱隧道和整体式路基之间的衔接
首先,隧道洞口中隔墙和路基中央分隔带之间的衔接。隧道洞口中隔墙(包括检修道)和路基中央分隔带二者宽度皆为2.8m,因此,处于隧道口处的过渡段宽度应设为2.8m,衔接方案设计根据收费站防撞岛进行,即位于中隔墙两侧位置的检修道分别向外直线拓展8.7m,宽度拓展50cm。两边直线过度段使用半圆形式半径为1.3m过度直至波形梁护栏里侧位置,高度应顺路线前进方向自高至低,由波形梁护栏钢板底部位置(高度45cm)逐步过渡至检修道(高度40cm)。因隧道中隔墙的外边线和波形梁护栏其位置处于同一平面,因此,可将波形护栏直接延长到隧道端墙位置。其次,隧道进口右侧和路基之间的衔接。将路基右侧土路肩位置的波形护栏,以两条相切抛物线的形式逐步过度至隧道口处,使得隧道内轮廓和洞口位置的波形梁护栏相对齐。此外,将处于隧道内的检修道使用圆曲线的形式,半径为400m反向延伸直至延出隧道至土路肩边缘处。为使过渡段的防撞能力有所加强,过渡段结构材料使用钢筋混凝土标号为C30,并设置1排锚固钢筋于过渡段邻近行车道一侧,锚固钢筋为Φ16 mm,间距为30cm锚固钢筋范围为过渡段顶面直至路面下部60cm。最后,隧道出口右侧和路基之间的衔接。因此处路面宽度变化为从窄至宽,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故而不对此处进行过度处理。
图二 连拱隧道和整体式路基衔接平面图
3.2桥梁与隧道衔接
3.2.1分离式桥梁和分离式隧道之间的衔接
首先,隧道左侧进口和桥梁之间的衔接。衔接方案内容为,桥梁护栏选取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护栏高为68.5cm(路面之上,未含钢管)、底宽为50cm、顶宽为26.3cm。隧道检修道高度、宽度分别为40cm、100cm。左侧进口位置其过渡形式是,于隧道洞口外侧距离洞口10cm的范围内,根据检修道尺寸将护栏宽度及高度进行渐变,宽度从50cm渐变为100cm,高度从68.5cm渐变为40cm,并于隧道口处和检修道顺接,确保钢管水平高度不发生改变。其次,隧道右侧进口和桥梁之间的衔接。衔接方案内容为,过度形式为混凝土结构防撞岛,桥梁结构尺寸及护栏位置不发生改变。于护栏内侧设置长为13m的防撞岛,在与隧道相连位置隧道检修道尺寸与防撞岛断面尺寸保持一致,在桥梁硬路肩位置防撞岛使用圆曲线的形式,半径为400m过度至墙式护栏处,由护栏高度过渡至检修道高度,高度从高至底。为使过渡段的防撞能力有所加强,过渡段使用钢筋混凝土标号为C30,并设置1排锚固钢筋于过渡段邻近行车道一侧,锚固钢筋为Φ16 mm,间距为30cm锚固钢筋范围为过渡段顶面直至桥面调平层处。最后,隧道出口和桥梁之间的衔接。因此处路面宽度变化为从窄至宽,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故而不对此处进行过度处理。
图三 分离式桥梁和分离式隧道衔接平面图
3.2.2整体式桥梁和连拱隧道之间的衔接
首先,隧道中隔墙和桥梁之间的衔接。衔接方案内容为,在行车道内侧桥梁选取波形梁护栏辅以混凝土底座结构,混凝土底座高度、宽度分别为25cm、75cm。因隧道检修道边线和护栏底座边线相重合,因此,不需对检修道平面位置进行过度处理,仅是把距离隧道口5—10m处的桥梁护栏底座,将其高度从25cm增加至40cm和隧道检修道顺利相接则可。因隧道中隔墙的外边线和波形梁护栏其位置处于同一平面,因此,可将波形护栏直接延长到隧道端墙位置,在桥梁中间带和隧道斜接处可不进行过度处理。其次,隧道进口右侧和桥梁之间的衔接。衔接方案内容为,过度形式为混凝土结构防撞岛,桥梁结构尺寸及护栏位置不发生改变。于护栏内侧设置长为15m的防撞岛,在与隧道相连位置隧道检修道尺寸与防撞岛断面尺寸保持一致,在桥梁硬路肩位置防撞岛使用圆曲线的形式,半径为400m过度至墙式护栏处,由护栏高度过渡至检修道高度,高度从高至底。为使过渡段的防撞能力有所加强,过渡段使用钢筋混凝土标号为C30,并设置1排锚固钢筋于过渡段邻近行车道一侧,锚固钢筋为Φ16 mm,间距为30cm锚固钢筋范围为过渡段顶面直至桥面调平层处。最后,隧道出口右侧和桥梁之间的衔接。因此处路面宽度变化为从窄至宽,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故而不对此处进行过度处理。
图四 整体式桥梁和连拱隧道衔接平面图
结束语: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领域始终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在高速公路施工期间,路基、桥梁及隧道三者因断面构成不同,从而导致无法顺利衔接,若不能对此类问题有效处理,则会影响行车安全甚至引发交通事故。本文通过分析断面形成原因,探讨路基与隧道、桥梁与隧道的衔接方案,使用合理的方式对断面处进行过度,从而使行车安全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熊维涛. 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方案研究[J]. 低碳世界,2018(3):305-306.
[2]孔吉升. 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方案分析[J]. 交通世界,2018,No.465(15):18-19.
论文作者:王正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隧道论文; 路基论文; 护栏论文; 桥梁论文; 位置论文; 锚固论文; 波形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