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卓嘎 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中学 858900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本文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及可行性活动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260-01
一、精于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把创新教育观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组织好教学内容,使其能够有意识地、巧妙地、自然地寓于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可以激活人的所有细胞,以达到心智活动的最佳状态,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创新学习。例如,在学习九年级Unit 13 Rainy days make me sad.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心里特点提出多个问题启发学生勇跃发言,“How do you feel about different weather? ”用动画形式打出一些关于不同天气的图片,比如,下雨的、刮风的、下雪的、多雾的等等,因为这些图片声情并茂,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兴趣浓厚,都想做出独创性的回答,Such as, “Foggy days make me annoyed. Foggy days make me bored. Foggy days make me sad.” etc.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的优势,无论是阅读分析、书面表达,都应该充分挖掘可以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因素,训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经常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开放式”、“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教材中有创新价值的因素,并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方法的指导。例如,在讲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互相讨论,并且采用了“师生换位法”,让学生尝试当教师,让他们自己备课,然后在学生中进行讲课比赛,比一比,看谁能讲得让大家更明白。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兴趣浓厚,在讲课中不但能自己找出规律,而且也体会到老师讲课的辛苦,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最后我再进行归纳总结,分三类:陈述句、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变间接引语时各自的规律,从引导词的选择,时态的呼应,人称的对应,语序要用陈述语序等方面去考虑。这样,学生在轻松学会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把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想方设法为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独立进行分析思索,自己发现规律和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对于英语阅读课文的教学,我总是给学生时间,先让他们自学,自己研究课文或辅导材料,在他们自主学习之后,我再组织引导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并做合理的点拨和纠正,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法学习上,我也经常采用这种办法,例如,在学习各种时态时,我先把课本上的例句及自己补充的例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从而自主发现规律,并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和延伸。这样本来枯燥难学的语法项目就被轻松掌握了,因为学生是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对比分析并得出的正确的结论,所以印象深刻,也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教学课程,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反复的实践。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材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时间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上课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任务学习。在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 team work”, “pair work.”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对话,或者根据对话内容编短文,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还可以采用游戏法,比赛法和表演法等。还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创造一种和谐自然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积极思维,投身到英语交际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课内教学,教师还应该注意开展有利于学生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课外英语兴趣小组,引导组织学生出英语手抄报,出英语黑板报,根据所学的内容编演小品、短剧(如The necklace),进行社会调查,在英语角(English corner)进行交流,互相交流英语。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又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六、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始动力。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输入,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灵活性较大的思考性、讨论性问题,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平时应注重设计此类思考题,并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又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学到了新知识,且思维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七、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应采用新颖有创意的教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结束语:二十一世纪社会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代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来说,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创新时期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田杨.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论文作者:扎西卓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思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