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三境界论文_陈建忠

语文教学三境界论文_陈建忠

陈建忠 甘肃省临夏中学 731100

摘 要:语文教学有三个境界: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三是“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三个境界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为培养“四有”新人、培养“五爱”公民,语文教师应追求最高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 境界 最高境界

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一种境界,也是最低层次境界。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知识看得重,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质考虑得少;分数看得重,实际才干重视得少;对学生眼前关注得多,对将来的发展及建设者的素质要求考虑得少。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情况是教师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片面夸大训练功能,在个别词句上下的功夫多,把文章肢解成零部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教学的误区。语文不仅仅是词法现象、句法现象、文法现象,一旦陷入文字排列组合的境地,语文就只剩下其语言功能了,也就只剩其工具性了。这样讲并不是不要训练,只是不能机械地训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常用且长效的训练方法,因为句篇构成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这一语言环境就营造了某种氛围,蕴含着某种思想,表达了某种情感。如果不从篇着眼,一篇好的文章就被搞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了。如此下去,蕴含在文章的闪光思想不见了,启迪人的智慧消失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没有了,语文课的单调枯燥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教材越来越重视文学性、人文性、审美性的前提下,只有全面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才能将灵动的、丰富的母语教得丰富多彩,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的森林,捡拾到山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二境界,较第一种境界有了质的飞跃,但还不是最高境界。语文教育中的技能目的是养成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习惯,智能目的是积累语、修、逻、文等文化知识,实践能力与认识能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构成了语文教育的基础。语文教学有时很尴尬,学生中有一种普遍认识:老师教的不考,考的都是老师没教的。教考分离现象确实存在,但是一旦考的内容全是教的内容,语文教学就会陷入死板僵化的境地,也就失去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各种语文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可以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语文教育的考查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即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表达及鉴赏能力,联想、想象及创新能力的考查。语文教育应在熏陶中渗透方法的指导、渗透能力的培养,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这种说法是很形象的。语文学科犹如万花筒,包罗万象,但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引导学生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链,夯实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法是很形象的。语文学科犹如万花筒,包罗万象,但知识的内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给学生规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会学、乐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于漪老师认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不可能有很多的直接经验,大量的是间接的经验。而阅读就是积累,是储藏,是汲取前人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精华,然后化为自己的经验。”大量阅读是培养和积淀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正所谓“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看了多少书、看了什么书和怎样看书,取决于学生写了多少文章、写了什么文章和怎样写文章。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去完成这项工作。

三、教在今天,想到明天

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第三境界,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表现出自然环境之美、人文景观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人物形象之美,那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语文学科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情操。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地体验教材中渗透着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心灵共鸣,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应该是能力型的人文学科,能力与人文是密切结合、辩证统一的。至于人文,也就是对人的教化,包括真的探索、美的追求、善的向往,以达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为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开拓了无限可能性。当然,没有纯粹的语文能力,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化,如果说能力性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桨,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是舵。只有桨、舵配合,才能使这搁浅太久的巨轮驶向辽阔的海洋。语文教材越改越好,好在它的人文性越来越强,好在其审美价值越来越高。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爱语文,爱真善美,要实现“以真理育人,以真诚待人,以真人育人”,使学生理解、坚信老师所讲的东西。只有教师自己真“信”了、真“化”了,才能让学生“信”和“化”。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正是“感动”这种情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悲作者所悲、喜作者所喜。换言之,也就是达到师生同爱同恨、同喜同悲的效果。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关注建设者的素质要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我们培养“四有”新人,培养“五爱”公民,教在今天,想到明天,应成为语文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论文作者:陈建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三境界论文_陈建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