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与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_市场经济论文

论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与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_市场经济论文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少数民族论文,公民论文,思想道德建设论文,传统美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涉及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社会伦理道德、职业伦理道德、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这些伦理道德传统,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民族心态、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和审美标准不同,少数民族传统美德既具有一般社会道德所具有的某些共性,同时又具有各个民族的不同个性,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

一、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应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1]团结和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继续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础。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愿为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富强报效出力,才可能树立起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否则,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理想只能是一句空话。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讲话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2]在我们国家,爱国就是爱我们的中华民族、爱社会主义国家、爱社会主义制度。而集体主义则是爱国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在我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3]

其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所崇尚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直激励着炎黄子孙奋力拼搏、积极开拓进取,才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少数民族由于长期受到中原封建王朝的岐视和欺凌,为逃避民族压迫四处迁徙,所以大多居住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山多地少,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特点。水源缺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给民族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困难。但中国少数民族热爱自己的家乡,他们不避艰险,不怕困难,世世代代,年复一年,与天斗,与地斗,劈山修路,开荒造田,垦耕牧养,自强不息,用勤劳和智慧建设自己的家园。少数民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各民族性格的形成和文化心理的铸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增强人们的信心,激励人们的斗志,振奋人们的精神,哺育了少数民族人民崇尚俭朴、鄙弃淫逸和开拓奋进的品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这种精神是少数民族人民不畏艰难曲折,坚定不移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巨大力量。

再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还必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中,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许多少数民族往往把集体和群团的利益看成是至高无上的,认为个人是渺小的,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无条件地服从于集体和群团的利益,才是高尚的和正当的,否则就是卑贱的和非正当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或“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和“患难与共,和衷共济”等看成是应尽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遇到谁家修房建屋、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左邻右舍甚至全村寨的人都要来帮忙,决不索取任何报酬。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这样一种良好的道德环境:人们出门远行,不用锁门;晚上睡觉,也毋需关门抵杠,即使是房门洞开,也不用担心有盗贼来偷,照样可以安安稳稳地睡大觉。中国少数民族都有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如有的民族地区专门设有敬老院,如有的民族还利用一些节日对孝与不孝的行为进行表彰或贬斥,形成一种舆论监控。同样,对年小幼弱者,尽量给予关怀、照顾和爱抚,这也几乎是众多少数民族共有的道德规范。许多少数民族的人们在谈情说爱乃至缔结婚姻的过程中,大都坚持忠贞纯洁,白头偕老,生死相依的婚恋道德观。许多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古老传说、爱情诗歌中,都有关于纯贞爱情的美丽故事和动人传说,其中蕴含着崇高的伦理道德价值。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在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传统伦理中都有体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中这些传统美德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西方古典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性经济,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市场运行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来自内在的运行要求和外在的制度保障两个方面,靠的是完善的市场法制和市场主体良好的道德素质来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有助于人们解放思想,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助于改变人们陈旧的生活方式,确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内容。它所提供的广阔空间,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出的时代课题,推动着精神文明建设走向现代化,显示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充满蓬勃的生机。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弱点和弊端,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新旧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期,完善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尚在培育之中,加上我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经验不足,都可能给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以至在局部出现精神文明滑坡的现象。因此,要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运用社会主义道德这个调控器,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真正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毫无例外地把中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纳入到了市场经济建设的轨道,使其成为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部分。然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由于社会历史、自然环境和文化特点等原因,在很多方面仍然保持着固有的特点,与汉族地区经济相比,无论是在规模和程度上,还是在广度和深度上,或者是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其自然经济的成份仍占很大的比重,在过去商品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又被卷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属于一种跳跃式发展的类型。本来,以自然经济为显著特点的少数民族经济,一直是受其传统道德观念所制约,现在被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后,其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非常明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固有的、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的冲击更为突出。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传统美德”的范畴,这是各少数民族在其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少数民族聪明智慧和优秀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尤其是在协调人际关系、族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导向和监控的作用,无论从什么社会背景来看,它都具有长期存在的价值。这些规范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而且要根据社会发展注入其新观念、新内容,或作出新的阐释和发挥,使其不断提升,与时代发展和人们的要求合拍。同时也不能否认,传统伦理道德中确有一部分是属于糟粕性的东西,对此无疑要彻底抛弃和否定。

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美德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并号召全党“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5]道德教育在中国少数民族的道德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少数民族在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为了确保生存的权力和保持民族特色,为本民族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劳动观念教育、民族传统教育等,形成了一些自身的教育传统。这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公民道德教育中仍有借鉴作用。

一是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中国各少数民族虽然由于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尽一致,德育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但都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把培养下一代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教育的首位。如清代开国统治者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安邦治国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古今中外亡国之君莫不由“怙恶不悛,重财败德”所致。因此对为政者来说,其修德行仁当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他进而要求“正心修身”,重视道德修养,并诫谕统治阶级应注意加强对民众的道德教育,提出“告诉下民抛弃邪念,并教以善言,让众人心里都光明善良。”同时还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协调好人际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要求人们“皆当互爱,修廉明之政而共存”,并“希望民众都公正和睦的生活”;提倡尊老敬贤,命令“对旧的任用的老人们、大臣们要加敬重,要查看贤能之人的难言之苦处,都要将恩惠公平地施于他们”,提出要在全社会“永远消除偷盗之事”。[6]努尔哈赤的这些思想,是研究满族道德教育的重要史料。

二是孝敬老人的教育。我国少数民族素有尊重老人传统,因为老人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是知识的象征。在世风古朴的高山族,人们不是依据财富的多寡,而是按照年龄的长幼次序决定其成员的社会地位。白族家长教育子女见了长辈要首先问候致敬,在家要起立让座,端茶送水,在路上要给老人让道或提供帮助,要虚心向老人学习各种知识和经验。佤族孝敬老人的教育,还和敬老活动结合在一起,更具操作性。他们逢年过节或遭灾遇祸,都要给在世或去世前辈设“敬老宴”。设“敬老宴”时,人们齐声念诵或吟唱祝辞:“祖父、祖母、母亲、父亲,你们裤子的口口,你们裙子的门窗,是生莲花的水,是出后人的井;是你们造出我们的手脚,是你们制成我们的身子,我们的魂是你们给的,我们的命是你们赐的;你们艰难地生育我们,你们辛苦地抚养我们,我们托你们的福;我们感你们的恩;喝水要想源头,生火要拜石头,今天,我们为你们摆酒……,”[7]可见,佤族的孝道观教育就是通过这样敬老活动体现出来的。藏族人民特别看重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如《萨迦格言》、《甘丹格言》等伦理学诗著作教育并奉劝人们在处理儿女与父母的人伦关系上首先应该而且也必须做到的是“以孝为先”,要求儿女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长大后应该孝敬父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有悖于人伦天理,就会遭到来自于冥冥世界的惩罚和报应。

三是团结互助的教育。中国少数民族都十分珍视民族内部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团结,布依族谚语说:“一支筷子易折断,十支筷子如铁棒”;“世上天空大,人间祖国亲”。这些朴实的谚语,对于布依族每个成员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价值观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南方各族还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作为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每逢婚丧嫁娶或天灾人祸,全寨各户莫不慷慨相助,且不求回报。无论是谁遇到别人有难而不主动帮助,都将为众人所不齿。可见,民族教育中若不包括团结互助的内容,也不形成其传统的社会美德。

四是尊师重教的教育。纵观中国各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教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教育活动,不仅使生产技能和生活经验得以传递,还使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意识形态得以形成。因此,中国少数民族大都比较重视教育。如土家族先民的古代教育、回族的经堂教育都比较发达。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在“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回族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在社会上大造舆论,从不同角度阐明教育的重要性,促导全社会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参与教育。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短短几年中,就兴办了百余所回民中、小学,从事新式回民教育工作,使得教师生活有了保障,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五是劳动观念教育。在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哪个社会成员不爱或不会劳动,这对个人和家庭都是不幸的。因而,在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中,劳动课占有突出地位。在纳西族,凡是成人所必须承担的诸如采集、耕地、养牲、纺织、管家等工作,也都是少儿所必修的课程。以渔猎为主的东北鄂伦春族人口虽不多,但他们对子女劳动观教育则颇具特色。对幼儿,长辈在空闲时就给他们讲述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神话、英雄、劳动等故事,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稍大一点后就在父母的指导下,分性别地施行不同内容的劳动教育。中国各民族还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经验融入儿歌、山歌、格言、谚语中教育后代。如“辛勤劳动,受人尊重”;“马儿看牙口,男儿看劳动”;“懒惰的结果是痛苦,勤劳的结果是幸福”等民族谚语,言简意赅,直至今天,仍是我们进行劳动观教育的好教材。

此外,中国少数民族都非常重视民族传统教育。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及其文化心理,它一经形成就会在该民族中代代相传,不断延续。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需要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因而教育既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需求,又不能割断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各少数民族都将本民族的传统教育列为社会教育的首要任务。居住在我国东南部的畲族,是一个长期迁徙不定、居住分散、人口不多的民族,但它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特色,这显然与其社会教育中注重传统教育密切相关。畲族的社会教育活动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莫过“祭祖”仪式。畲族集体祭祖时,盘、蓝、雷、钟四姓男子全部集于公共祠堂内,各户都要送上香烛、钱纸、三牲等物。祭祖开始后,先由最有威望的族长(或老人)讲述族源和盘瓠祖先的功绩,对族人进行民族史教育。接着唱《祖源歌》,跳“龙头舞”,最后举行迎祖游行,队伍穿行于畲寨各户,以保佑全寨人丁平安兴旺。这种祭祖活动对畲民具有极大有精神感召力和认同感。通过这种形式的传统教育,使得各地的畲族人不管距离远近,都有一种同族同源、同心同德的亲情的关系,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团结。此外,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流传的歌舞戏剧、传统故事、绘画雕刻、节日风俗等也无不具有传统教育的内容,使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得到高度的浓缩、再现和普及。这既是中国民族教育的特点,又构成了中国民族教育的传统。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也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

标签:;  ;  ;  ;  ;  ;  ;  ;  ;  

论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与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