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策略差异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某中学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中学生论文,差异论文,策略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者普遍将学习策略看作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而有目的、有意识采用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和调控方式等,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1-2] 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研究人员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特点一直没有得出明确结论。谷生华、辛涛(1998)的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没有明显的差异。[3]潘颖秋(2000)的研究表明,初三到高三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没有随年级增长而提高,在时间管理、焦虑和信息加工策略水平上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4]余欣欣(2001)的研究指出,初中男、女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差异不显著;在学习策略运用的总体水平上,高中女生显著优于高中男生。[5] 由于初高中不同年级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各有侧重,学习策略在不同阶段学生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有明显差异。同时,在教学实践领域中,教师的策略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学生的策略应用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策略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发挥的实效不大。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初高中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不同特点,为当前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由于条件所限,本研究的取样仅限于北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因此,本文的结论与相关讨论仅针对北京市重点中学学生而提。但学生的学习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相似性,本研究也可以为其他学校和地区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 笔者在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抽取了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共1083名中学生作为被试,每个年级学生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两个层次,共回收有效问卷937份。被试分布见表1。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0a0eefdc97703e4e8f075b93.jpg)
研究采用问卷法,运用温斯坦编制、刘儒德翻译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6-7]该量表是一个由76个项目组成的自陈式量表,共有十个分量表,采用7点量表评分。分量表分别是态度、动机、时间管理、焦虑、专心、信息处理、选择要点、学习辅助手段、自我测试和考试策略。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其中态度量表的α系数为0.74,动机量表的α系数为0.78,时间管理量表的α系数为0.77,焦虑量表的α系数为0.77,专心量表的α系数为0.82,信息处理的α系数为0.80,选择要点的α系数为0.71,学习辅助手段的α系数为0.68,自我测查的α系数为0.74,考试策略的α系数为0.81。 二、研究结果 (一)初高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的特点 笔者对初中、高中两个年龄段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各分量表上得分的差异进行了t检验,结果见表2。数据显示出不同学段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特点,在学习策略各维度上,初中生得分都显著高于高中生。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9470fad8c1109f35669752ce.jpg)
(二)不同年级学生间学习策略的特点 我们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了统计,并对各年级学生间的差异进行了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见表3。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ae245e4ee6c88a6ebb12bb45.jpg)
统计结果表明:年级间的学习策略水平在所有分量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对各年级的两两比较中发现,在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上,初一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初二年级学生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而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各分量表的比较中,初一年级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和高二学生间不存在显著的年级间差异;初二和高一学生之间,在动机、时间管理、信息处理、学习辅助手段和自我测查分量表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学生学习策略水平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初二和高二学生之间,在态度、动机、时间管理、专心、选择要点、学习辅助手段、自我测查、考试策略分量表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学生学习策略水平显著高于高二学生。 (三)不同性别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对不同学段、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表5和表6。结果显示出学习策略的性别特点:在态度、动机、时间管理、选择要点、学习辅助手段、自我测查分量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这些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初中生在态度、动机、时间管理、专心、选择、学习、自我、考试分量表上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在这些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男生;高中生只在动机分量表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这些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男生。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b82dd3cb4ff9db4f5b6ed43d.jpg)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99d90d50f97723a76cc4891f.jpg)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a0d2c4425ca0a00f430bc823.jpg)
(四)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对学段中学习成绩不同的两个班级(实验班成绩高于普通班,实验1班成绩最好)进行比较,结果见表7和表8。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7ae0a67b0fc651c0008a590e.jpg)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8a8613ce8f72595c4d92deac.jpg)
由表7可以看出:初一实验班和普通班除了在焦虑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外,在其他分量表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班的焦虑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班。初二实验班和普通班在态度、动机、专心、信息、选择、考试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班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班。高一实验班和普通班在所有分量表上都无显著差异。高二实验班和普通班在选择、考试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班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班。 由表8可以看出:初一实验1班与普通班除了在焦虑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外,在其他分量表上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班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普通班。初二实验1班与普通班在态度、动机、专心、信息处理、选择要点、学习辅助手段、自我测查、考试策略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班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班。高一实验1班与普通班在所有分量表上都没有显著差异。高二实验1班和普通班在专心、选择要点、考试策略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班的得分明显高于普通班。 三、结果讨论与教学建议 (一)结果讨论分析 1.学习策略水平的年龄发展分析 上述研究数据显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要高于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这可能是受“应试教育”、环境、学习方式、习惯养成和教学方式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首先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功利性的教育目的让学生为取得高分而努力,这往往导致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忽视,且年级越高,应试性越强,学习策略越低。其次是环境影响。年级越高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成熟度越高,社会化的程度也就越高,越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诱惑,因此很难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中,对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也因此降低。再次,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往往被学校规划得很满,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式的学习,很多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都是安排好的,这直接导致学习策略需求降低。最后,初中和高中、低年级和高年级教学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这样的状况,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在低年级教师往往采用更加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式,使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较高。 2.学习策略上的性别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女生在态度、动机、时间管理、专心、选择、学习和考试分量表上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在这些量表上的得分要高于男生;高中阶段,女生只有在动机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男生。该结果与之前一些研究(余欣欣,2001;张林,张向葵,2006)的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认为形成此种差异主要是由个体发展的性别差异造成的。首先,女生比男生要早两年进入青春期(女生9岁进入青春期,12岁达到陡增峰值;男生11岁进入青春期,14岁达到陡增峰值);当女生进入初中之时,心理、生理的成熟度都要高于男生,因此在学习策略的多维度得分高于男生;但在高中阶段,男生的生理、心理成熟度已经和女生开始趋同,男生在思维活动中的性别优势开始展现出来,所以在学习策略各维度上和女生的差异基本不显著。其次,动机研究成果表明,女生的认知动机要高于附属动机,而男生的附属动机要高于认知动机;所以不管在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女生在动机维度上的得分都要高于男生;较高的认知动机必然会促进其态度的端正、注意的专注等其他学习策略的变化,女生较高的认知动机对其初中阶段学习策略其他维度的分数也应该是有所贡献的。最后,男女生性格气质有别,女生一般较男生更为心细、敏感和高自尊;心细的特点可能使得其在时间管理、选择要点、专心、学习辅助手段和考试策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敏感和高自尊可能会让女生更在意他人的评价,从而更加投入在学习上面。 3.不同成绩组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分析 在针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比较中发现,初一实验班和普通班只在焦虑这个维度上有差异,在其他维度上没有差异;初二实验班在态度、动机、专心、信息、选择、考试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班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班;高一实验班和普通班在分量表上都没有差异;高二实验班和普通班在选择要点和考试策略分量表上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班的得分要高于普通班。同时,在实验1班与普通班的比较中,这些差异尤为明显。 导致上述差异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学习成绩、班级氛围、班级人际关系以及入学时间长短有关。首先,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明显优于普通班,而优异的学习成绩与较高的学习策略水平直接相关,实验班学生学习更加主动和努力,因此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要好于普通班,并且成绩越好,学习策略的水平也越高。其次,班级氛围对学生学习策略也有较大的影响;实验班往往有较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使班级中的个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因此,在一些学习策略维度上,实验班的分数要高于普通班。再次,班级里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策略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学之间尤其是亲密的同学之间会互相学习彼此的学习策略,进而内化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和主动性较强,班级里的其他同学通过榜样替代性学习互相学习了一些学习策略,这也应该是实验班会在一些维度上高于普通班的原因。最后,从结果中还可发现一个规律,即初一和高一的实验班和普通班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初二和高二差异就开始变得比较明显了。这可能是因为刚进入普通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受前三个原因影响较小,所以初一和高一的实验班、普通班差异不大;但是进入初二之后,前三个原因影响明显,两类班级学生在学习策略上开始出现区分度。此外,调查数据显示,初一实验班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初一普通班的焦虑水平。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成绩好的学生本身更加在意学校表现、他人评价,因此,刚刚进入一个新的、优秀的集体,他们比普通班学生面临更大的压力,更容易产生焦虑。 (二)教学建议 1.教师应加强学习策略规律的学习 第一,通过进修培训提高学习策略教学能力。教师可以在进修培训中关注学习策略的科研成果,认识中学生学习策略的规律。教师的进修培训可通过校本培训、邀请专家到学校来讲授学习策略的基本规律和前沿知识、将教师送到高校和相关的科研院所进修以及定期进行学习策略教学方面的交流等方式,让教师在交流和学习中提高学习策略教学能力。 第二,在实践中总结学习策略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法或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状况,总结特定阶段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和特点,掌握不同性别、不同班级类型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除了对学习策略水平进行了解之外,教师还要了解不同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过程与特点。根据这些知识,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并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观察教学效果,并据此对自身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予以调整,以丰富学习策略的教学经验。 2.对高年级学生加强学习策略教育 对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教育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学习策略课程或课程模块。前文数据表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高于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高年级的学习策略教学。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专门指导、学科渗透、交叉学习等方式来进行。专门指导是指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课程,系统地传授学习策略的技能和知识;学科渗透是指在学科中加入教学策略的内容,将学习策略的学习融入学科学习之中;交叉学习是指将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结合。在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三种方式灵活运用。 二是要改进教学方式,促进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发展。如前文所述,高年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策略水平下降的情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年级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课堂上的创造性较少,形式比较呆板。而且,高年级学业负担较重,时间被安排得很紧,自主性很难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高年级的课程设计多加关注,增加创造性和灵活性的部分,在课程中多加入活动体验部分以及形象直观的元素。除此之外,还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减少非必要课业负担的同时,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学习策略水平的提高。 3.加强男生学习策略的教育 首先,提高男生的认知动机水平。男生的学习动机一般以附属动机为主,认知动机为辅,这也是导致男生学习策略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多让男生体验知识习得的过程,或者加强学习活动的设计性,让男生体验知识习得的乐趣。通过“学习可以是快乐的”这一理念的不断体验来提升学生的认知动机水平。认知动机水平上升之后,学生就会更加关注学习本身,从而带动其学习策略水平的提高。 其次,展开男女生合作学习。男生因为在学习动机、学习风格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其学习策略水平上的差异。女生不仅认知动机水平较高,而且较为细心,更倾向于合作学习:同时,女生的学习态度一般更为踏实认真,这些特质都是男生比较缺乏的。通过男女生合作学习,可以让男女生产生积极交流,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4.不同班级类型的学习策略的针对性教学 对实验班进行焦虑调节训练。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班的学生,紧张、竞争性强的班级氛围可能是主要原因。对此,教师可开展有针对性的焦虑调节指导,教给学生多种调节焦虑情绪的方法,如积极暗示法、情景转换法等。另外,合作学习也是降低学生焦虑水平的好方法,因为合作学习可以改变课堂的组织结构,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 对普通班展开针对性教学。教师要加强较高年级普通班学习策略方面的引导。教师在展开学习策略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到班级的差异性,针对学生掌握水平较低的学习策略进行优化提高,要抓住班级问题的关键进行重点展开。
标签:学习策略论文; 动机理论论文;
中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市某中学为例_学习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