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龙凤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63711)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内收治的40例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治疗分析,总结护理的相关经验。结果: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11例患者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29例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经治疗后22例恢复良好,17例留有残疾,死亡1例。结论: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积极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诊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心血管病变引发脑动脉等脑部神经管发生破裂出血的现象。高血压人群容易发生脑动脉硬化,随着近年来高血压人群的逐渐增多,突发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属于急诊科常见的重症。此病发病快,病情延误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通常大脑半球出血量超过40ml或者小脑出血量超过10ml时就需要进行急诊手术[1]。为了更好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本文根据以往接受治疗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为依据,分析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经验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内收治的40例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女性16例,男性24例,年龄在46~89岁之间,平均年龄(61±3.6)岁。40例患者急诊临床表现和CT检查结果均确定为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本组患者中发病时间不超过3h的有29例,患者发病时长在4h~8h之间的有8例,有3例发病时长超过8h。有32例患者急诊时血压超过200/110mmHg,发生昏迷的有33例,7例伴有抽搐症状,6例伴有头晕症状,12例患者出现瞳孔不等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前诊断均有高血压病史,检查时有明显的血压升高症状,发病突然,病情急重,进展较快,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有的患者伴有偏瘫症状。患者治疗过程中对血压进行监测护理,配合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式进行护理治疗,通过对本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此类急诊患者的护理经验和特点。
2 结果
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有11例患者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29例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有3例患者因心脏骤停采用气管插管治疗,其中有1例患者血压过高采用降压治疗后抢救无效死亡。经治疗后26例恢复良好,13例留有残疾,死亡1例。
3 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长期血压增高导致脑部动脉组织发生病变,小动脉管壁容易出现变性,局部容易破裂、出血甚至坏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病一般急性发作,病程进展很快,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死亡。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愈率的关键。
该病一般是突发性需要急诊处理,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急诊体系,医护人员熟练专业的应对配合,准确快速的诊断出高血压脑出血症状,才能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初步护理,降低该病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急诊收治此类患者时,根据患者的意识状况、瞳孔、血压、脉搏等身体特征,构建静脉通道,采取吸氧、心电图等方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快速的了解病情,做好抢救前的各项准备和检查工作。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后给予相关药物治疗,来控制脑部的水肿情况,降低患者颅内压,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快速的静滴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才能尽早控制脑部的水肿情况,使患者颅内压降低。采用止血药物来帮助患者控制脑部出血现象,调整血压,如果患者出现烦躁、抽搐等症状还需配合使用相关药物进行镇定治疗。脑出血后患者的血压会出现骤升或者降低等表现,这是由于丘脑下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造成的,因此发病后患者的血压过高、过低均会有不良影响,调整血压是非常重要的[2]。
对于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同样不能放松,检查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这样能够防止患者呕吐时误吸。患者如果呼吸困难并有剧烈呕吐时需及时插气管,防止发生窒息危险,必要时还需及时吸痰,给胃肠进行减压处理,防止胃部物体返流进入到气道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对于中枢性的发热患者,还需要积极实施降温治疗和物理降温措施。配合吸氧治疗能够保护患者脑组织,缓解大脑缺氧现象。患者口腔内的活动义齿也需要及时取下,并帮助患者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及时排痰[3]。
急诊护理、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等环节是连续进行的,明确诊断后,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护理过程必须积极有效,才能防止病情恶化。急诊期间的药物治疗都需要合理的操作,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变化。交接班人员对患者情况和注意事项都应详细沟通,保障整个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患者在饮食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禁烟禁酒,尽量避免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入院时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同样不能忽视。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特点、手术方案和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都需要告知患者和家属,提醒家属和患者积极配合,做好身心方面的准备,提高治疗的效率。积极地鼓励和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过度的紧张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帮助患者增强信心,树立良好的心态战胜疾病。
本组40例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从多方面出发,查找常规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发挥护理过程对治疗效果的积极影响,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使护理工作更具个性化,通过构建通畅的呼吸道系统、积极的脑细胞保护措施和病情监护控制,加上对患者的正面心理疏导、饮食方面的指导等护理措施,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病多为急性发作的短暂性出血,发病3h~6h之间血肿扩大较明显,会导致脑部神经组织受压发生移位、缺血、坏死,此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在发病的1h~4h之间是抢救的最佳时机,在此阶段内治愈的效果最好,一旦错过良机预后的效果较差,容易留下后遗症。因此根据患者发病的情况早诊断、早抢救是非常关键的,急诊收治时进行各项有效的护理,为入院治疗打好基础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治愈。
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直接关系到入院治疗的效果。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愈率和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敬伟.高血压脑出血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5,21(32):98-99.
[2]王荣花.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138.
[3]史海燕.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7):70-72.
论文作者:郑玉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急诊论文; 血压论文; 脑部论文; 发生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