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之我见_公有制论文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有制论文,我见论文,为主体论文,经济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要求,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按照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又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也是研究所有制结构和国有经济控制力状况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召开至今已近10年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状况究竟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对此,作者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有关统计资料加工整理和测算,作了比较全面的量化分析①,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和看法,并提出建议。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从过去基本上是单一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从而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1979年至200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9.6%,远高于世界和发达国家的平均年递增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为381元,2000年为2019元,2005年为3074元。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两弹一星”和载人飞船上天。同一时期,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递增6.9%和7.0%。对外经济联系扩大,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储备剧增。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改革开放前28年打下的坚实基础,又有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决策、经济体制改革等。当然所有制结构调整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二、我国所有制的现状

我国所有制的现状是:从公有制资产占优势来看,非公有制资产比重已超过公有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来看,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但不够稳固。

1.在全国社会总资产中,非公有制资产比重已超过公有制

多年来,公有制资产比重不断下降,到2005年,公有制资产比重已下降到48.8%,远低于55%-60%的临界值②,相应地非公有制资产比重上升到50.9%,远高于40%-45%的临界值。

1986年至2005年,全国社会总资产年递增17%,其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公有份额,下同)年递增1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私有份额,下同)年递增30%。2001年至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资产5年达到1.5倍,其中私营经济增长2.1倍,外资经济增长1.3倍;而公有制经济资产的增长5年达到38%,其中国有经济增长47%,集体经济增长18%。这样,公有制资产所占比重从1985年的94.1%下降到2000年的63.4%、2003年的55.8%、2005年的48.8%;相应地非公有制资产所占比重从1985年的5.9%上升到2000年的36.2%、2003年的44.0%、2005年的50.9%。

同一时期,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比重从1985年的55.6%下降到2005年的35.1%,集体经济比重从38.5%下降到13.7%;在非公有制经济中,个体经济比重变化不大,私营经济比重从0.7%上升到29.6%,外资经济比重从1.2%上升到19.4%(详细情况见下页表)。

1985年至2005年各种所有制经济资产的结构变化单位:%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农业)中,公有制占优势。在农业资产中,公有制经济比重为86.2%(国有经济为8.4%,集体经济则占77.8%),然而,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是最低级形式的集体经济。土地归集体所有,由分户承包经营,具有公有性质,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归农户私有,因此农户分散经营,实力弱小(2005年平均每户的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仅5180元)。1990年,邓小平提出: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提高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需要,要在第一个飞跃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梯度发展,进一步提高集体化的方针,目前着力发展合作经济,而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中级或高级形式的集体经济。

第二、三产业中,公有资产的量的优势已开始丧失。2005年,第二产业资产总数中的公有制经济比重降为47.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为52.4%。其中,工业资产总数中的公有制经济比重降为47.4%(其中国有经济为35.4%、集体经济为12.0%);建筑业资产总数中的公有制经济比重降为47.1%(其中国有经济为35.8%、集体经济为11.3%)。到2005年,第三产业资产总数中的公有制经济比重降为46.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为53.5%。其中,运输与邮电业中公有制占优势,公有制经济资产比重为64.1%(国有经济为55.9%,集体经济为8.2%),主要是铁路、航空、远洋和国内长途水上运输基本上由国有企业经营。至于国内外贸易业,其公有制的优势也已丧失,公有制经济资产的比重降为40.0%(其中国有经济为28.0%、集体经济为12.0%)。

私营企业基本情况:2005年末私营企业共430.1万户,私营企业主1110万人,雇工4714万人,年末注册资本61331亿元。企业规模:平均每户的注册资本143万元(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10.5万户,亿元以上的3049户),为国有企业的25.4%,为集体企业的2.3倍;平均每家雇工11人。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国内零售、批发和住宿、餐饮业(占28.1%)、房地产业(占13.5%)、建筑业(占8.0%)、工业(占4.7%,其中制造业占2.6%)。私营企业对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情况:2005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共26万户,年末累计投资14640亿美元,其中投资1000万-3000万美元的2.49万家,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6063家。外资企业规模:2005年末平均每户的注册资本312万美元,为国有企业的4.6倍。2005年注册资本8428亿美元,从资本来源看,外商股份占77.8%,中方股份占22.2%;从企业类别看,外商独资企业占49%。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从事于获利高的工业(占注册资本的67.2%,其中制造业占63.0%、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占3.7%、采矿业占0.5%)、房地产业(占11.2%)、运输与电信业(占5.1%)、国内外贸易业(占3.9%)。

2.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来看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但不够稳固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载体是有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支柱产业,但其作用覆盖全社会。

2001年,有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支柱产业的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占60%以上,而国家控制的资本(即国家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企业的资本,下同)占70%以上。属于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的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所占比重为70%左右,国家控制资本占80%以上。属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所占比重为30%-40%,国家控制资本占40%-50%。可见,在股份制企业中,通过国家控股会增强国家资本对全社会资本的控制力(有的部门估算,就全国来说这种放大幅度为8%)。

2005年,在有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支柱产业的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所占比重为61%左右(2005年没有“国家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企业的资本”指标的全国统计数据,所以只能用“国家资本”指标的数据来代替)。属于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包括5个大类):在这类行业的实收资本总额中,国家资本占67%左右,其中采矿业占74%,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8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占56%,金融业占75%,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占78%。属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包括11个大类):在这类行业的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占51%左右,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63%,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廷加工业分别占62%和5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只包括铁路、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器制造)占59%,通用设备制造业(只包括锅炉及原动机、金属加工机械、主要通用设备制造)占51%。

以上2001年和2005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有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支柱产业中,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市场化程度和利润较高、竞争比较激烈、举足轻重(占全国社会总资产40%左右,占工业总资产达80%左右)的制造业中,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过低,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表明,2001年在制造业的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只占28.%(国家控制的资本占41%),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山东、福建、广东、江苏、浙江5省所占比重更低。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利润高,主要是靠其他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国有企业提供能源、原材料等支持的,然而后者投资大、利润率低,实际上是把大量的利润转让给非国有企业特别是私营和外资企业了。到2005年,据作者测算,在制造业的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只占30%-34%。同时,在包括11个大类的重要基础性行业的实收资本中,有6个行业的国家资本所占比重都在50%以下:专用设备制造业占4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不包括日用化学工业品制造)占47%、化学纤维制造业占46%、医药制造业占3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不包括家用电器等一般性电气机械及器材)等占33%、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制造业占29%。由此可见,时隔4年,在制造业中,国有经济控制力过低的问题依旧存在。

为什么说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够稳固呢?这是因为,2005年,虽然在全国总体上国有经济仍起主导作用,但是从产业来看,全国社会总资产中,只有农业和运输与邮电业(占全国社会总资产的14%)的公有资产占优势,而第二产业和不包括运输与邮电业的第三产业(占全国社会总资产的86%)的公有资产优势已经丧失。同时如上所述,在举足轻重的制造业中,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如此之低。从地区来看,不少省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其公有制资产所占比重已下降到50%以下。同时,占全国人口60%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县域经济中,与农业现代化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退出了竞争性行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质量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即控制力(质)是建立在公有制占优势(量)的基础之上的。

3.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要特别重视并解决好以下三个突出的问题

(1)在国有企业改革上,私有化思潮和行为危及国有企业的发展。其表现是:第一,某月刊评论员文章提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是非国有化。第二,认为国有企业不如私营企业,国有企业是低效率的同义语。所以,中国的改革,要搞实质性改革,就是产权改革,所有制的改革。第三,认为全民所有制“产权虚置”。只有把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才能提高效率。其实在马克思的产权理论面前,这一论调是不堪一击的。第四,有的文章的基本思路是: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最终目标是将国有经济集中到社会公共需要领域,而把一般性行业让渡给市场经济竞争主体。这实际上是主张国有经济退出社会公共需要领域以外的全部行业,这比西方发达国家走得更远。上述种种私有化思潮的根子是崇拜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理论:国有企业私有化。不仅仅停留在思潮上,而且已经化为实际行动,危及国有企业改革了。不少的企业以“改制”(产权制度改革)为名,实际上把国有资产量化给个人、半卖半送、名卖实送,不少企业的高层经营者“买”得大股,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应当看到,外因(私有化思潮)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到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和难点还没有真正解决。作者是主张遵循客观规律的综合治理论。

(2)大部分集体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蜕变为私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农业现代化和工农联盟的经济基础。2000年以前,集体经济资产超过私营经济。1985年前者为后者的53倍、1990年为14倍、2000年为1.2倍。2000年以后私营经济资产超过集体经济。2001年前者超过后者的9.5%、2003年超过42%、2005年超过1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一句话来概括:私有化思潮和行为导致大部分乡镇集体企业蜕变为私营、个体企业。例如,“‘苏南模式’曾经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一大典型,尽管有乡镇政府因素参与期间,但总体上是乡镇大范围内的居民的集体所有。1995年以后,随着股份合作制的推出,大批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发生了重组。江苏等地除了一部分上规模的企业仍由乡镇控股以外,多数乡镇企业实际上已由原来的经营者等个人控股。”④

应当明确的是,在我国,发展集体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发展县域经济关系重大。从经济上说,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措施差,而农户分散经营、力量单薄、资金短缺,要发展农业,从根本上说,要坚定不移地发展集体经济,以农民自己的力量为主。这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政治上说,集体经济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所有,它不是独立的经济形态,必须在国家的领导和国有经济的引导下才能摆脱私营经济的影响,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是发展和巩固工农政治联盟的经济基础和关键所在。

(3)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上,国际垄断资本威胁并危及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利用外资上始终存在着利用和反利用的斗争。不能忘记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核心理论:放开商品、资本市场,让外国商品、资本无障碍地自由地进入一个国家直接办厂。这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战略。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战略:一是从战略上调整在华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而且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联手。2005年以后,外商收购的几乎都是我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收购的条件是必须控股,必须是龙头企业,预期年收益率必须高于15%。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斩首收购”。二是实施市场策略、人才策略、技术策略。一旦我国产品问世,它们就压低价格,于是不得不赔本销售;它们以高于国内数倍或数十倍的工薪待遇挖走人才;我国研制出先进产品,它们联手控制国际技术标准,予以封杀等。

目前,在利用外资上,受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影响较大,我国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加工基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第一,外资在华的资产总额剧增,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作者按年平均外资的资产总额计算,2001年至2003年比20世纪90年代增加29%;2004年至2005年则比2001年至2003年增加1.1倍,从而外资资产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1.4%,2000年的15.3%上升到2005年的20.0%,即占五分之一。第二,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大。2001年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为1∶0.53,其中2005年为1∶0.64,而美国、日本为1∶0.2。我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是少见的,不准或限制外资进入的领域已所剩无几了。第三,我国制造业特别是信息、汽车、机械产业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为外方尤其是跨国公司控制或主导。第四,在进出口贸易中,外商投资赚到一半以上的钱。2005年的进出口贸易顺差中,外商投资企业占56%。第五,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收效不大。绝大多数核心技术依附于国外,很多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跨国公司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能源、原材料,低成本地生产商品,贴上中国制造的商标,然后出口国际市场或销到国内,获得高额利润。我国则有虚名,而少实惠。很多重要产品的利润,70%-80%为外商所得。

应当强调,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上不能忽视利用和反利用斗争,必须慎重决策,把握好“度”的问题。要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

三、坚持《宪法》和十五大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

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它的最重要特征,从而决定我国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早在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⑤ 在我国,马克思所说的“普照的光”就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首先是国有经济,其次是集体经济。作者认为,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共和国大厦的两块基石。因此建议:坚持《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检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贯彻执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情况和问题。对于推行资产阶级私有化思潮和行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分子必须坚决查处。其次,把所有制结构调整纳入宏观调控的首位,并建立全国的统计监测制度。要进一步加强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政策指导,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按照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具体规定,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总量控制。在全国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的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分别控制在55%-60%和45%-40%范围之内。在这一前提下,各省市自治区范围内地市县和各主要产业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结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要提高制造业中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尤其是东部地区的5个省)。同时,要全面掌握并安排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行业同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合理布局,真正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2)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关系。既要改革、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又要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在公有制资产重组的股份制企业中,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支柱产业必须绝对控股,其他企业原则上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有的小型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凡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必要资产重组的可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但要贯彻十五大提出的,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的规定,并相应地制定全国统一的法规。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保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在绝对量的发展上应当有相当大的空间。保护、引导和管理、监督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私营企业,可分为依法经营、违法经营、盗挖国家和集体财产等三类。要扶持、鼓励个体劳动者从事各种有益的生产(劳务)活动。至于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保护民族经济的方针;贯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加强利用外资的计划性,制定全国规划,对于重要引进项目,由全国统筹安排并审批,制止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盲目、重复引进的状况。

(4)市场机制与综合平衡机制的关系。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又要发挥综合平衡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包括计划等)、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不可用行政手段、长官意志规定国有经济“必须”从某些行业“撤离”等。

注释:

①作者的量化分析依据:社会总资产的统计和测算范围是整个经济领域,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工商总局发表的历年《工商行政管理汇编》中的全国内资、外商投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资本,二是国家统计局发表的历年《农业统计年报》中的全国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而且时间跨度大,从1985年到2005年。统计指标采用总资产,以综合表示注册资本和固定资产原值(从业人员和产值应当是两个辅助性的指标,因缺乏统计资料而测算经济类型也较困难,故从略);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集体、私营、外资资本(含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内地的中国台港澳、华侨资本,下同)所占份额,参照国家统计局发表的《中国统计提要》和《工业统计年报》中的工业、建筑业、商业有关经济类型统计资料加以推算,并分别列入各种所有制经济类型之中。

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需要全面、正确的基本统计数据。但国家统计局没有当前和历史的全国性各种所有制总资产资料。于是,只能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全国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本资料为基础,加以测算。由于该局的注册资本资料是为工商管理服务的,用来代替反映总资产的全面经济情况有一定局限性。然而,全国注册资本资料的最大优点是,比国家统计局的现有总资产统计资料要全面得多,历年的资料也系统、完整,而且按照国家的工商登记规定,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得虚报瞒报,要与实收资本基本一致。因此总的来说,虽有一定误差,但基本上能反映全国各种所有制总资产的实际情况及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

②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临界值指界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数量界限。临界值可采用三个指标,以资产作为主要指标,从业人员和产值作为辅助指标。这是因为:资产指标表示生产资料,用来反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无疑是最主要而直接的。从业人员指标表示劳动力,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的结合方式是区分各种所有制的重要标志。这两个总投入指标能较为直接地判断所有制的性质。至于产值指标,虽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它表示总产出,能判断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实力。考虑到经济现象的复杂性,所有制调整的临界值应当是一个区间值而不是点值。那么,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升降的临界值应当是多少呢?作者认为,公有制资产的比重占55%-60%,非公有制资产的比重占45%~40%为宜。其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比“优势”的最低值51%高出4到9个百分点?这是由于考虑到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的因素。各种所有制经济,由于分布的行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和企业规模的不同,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是不同的。如国有工业很大部分分布在重工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高,资本周转时间长。等量的资产,有机构成高的企业所需的从业人员较少,资本周转慢的企业产值较低;而有机构成低的企业所需的从业人员较多,资本周转快的企业产值较高。因此各种所有制的资产所占比重与从业人员比重、产值比重之间都存在一个差距。根据1999年全部工业的资产、从业人员、总产值计算,公有制工业中,从业人员比重和产值比重分别比资产比重小5.2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而非公有制工业中,从业人员比重和产值比重分别比资产比重大4.9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即两者的正负差距都在5个百分点左右。按这一正负差距计算,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经济资产占55%~60%的情况下,其从业人员比重和产值比重大体上只能分别达到50%~55%;相应地非公有制经济资产占社会总资产45%~40%的情况下,其从业人员比重和产值比重大体上分别占50%~45%。当然,上述的工业情况未必能代表整个国民经济,但在缺乏后者数据的情况下,只好暂采用这个数据。

③这一节统计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2005年工业统计年报》和国家工商总局《2005年工商行政管理汇编》,并对以上三方面资料中的有关部分进行加工整理和测算。1.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和支柱产业:包括属于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属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两大部分(具体行业见文中所述)。选择国家统计局统一规定的国民经济产业(行业)分类中的16个大类,每一个大类的产业(行业)中,尽量选取符合“国家经济命脉”含义的小类行业或产品制造(服务)。2.统计指标:采用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国家控制的实收资本”,其含义指国家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企业的实收资本;“实收资本中的国家资本”两个指标。国家资本的含义指国有独资企业的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中的国家资本和法人资本中的国有资本。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测算存在着一定误差,但基本上并符合实际情况。

④《经济日报》2002年12月20日。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标签:;  ;  ;  ;  ;  ;  ;  ;  ;  ;  ;  ;  ;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之我见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