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飞跃_农业论文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飞跃_农业论文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飞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城镇化论文,农村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坚持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和发展农村的好形势,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农村改革和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时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1〕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理论, 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指明了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由发达农业区域率先实践的以乡镇企业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将成为我国逐步实现农村改革和发展“第二次飞跃”的重要形式。我们认为,单一推进的农业产业化并不代表“第二次飞跃”的全部内涵,不能全部解决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农业产业化必须与农村城镇化结合,同步实施,相互促进。根据党的十五大和1998年1 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农村改革也要有新突破。我们认为,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标志着农村改革由单项改革(如社会化服务、流通体制、调整结构、土地流转等)转为整体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将进入新的更高的阶段。

困境与出路:农村改革和发展呼唤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

(一)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克服了原来集体经济模式单层经营、集体劳动、统一分配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实现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次飞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制度基础的农村改革与发展,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深层矛盾和问题。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是市场风险大,自然风险多的风险产业。在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体制下,农户生产规模小,经济力量单薄,无力抗御市场风险,而且一家一户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对各种市场信号反应迟钝,一旦作出反应,往往是一哄而起,造成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难以适应,农产品“买难”与“卖难”交替出现。同时,由于市场体系残缺,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以及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方式落后,致使农民在与其他经济主体的市场交易中,所付成本高昂,处于不利的地位。

——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和经营,造成耕地细化,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形成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天然排斥,不利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以及农业生产装备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扼制了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

——农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传统体制下的工业化战略造就我国农业处于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地位,使农业成为一种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尤其是由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不断拉大,生产、加工、销售脱节,农业产业被分割,使农业利益严重流失,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在比较利益规律作用下,农业中的自然资源、劳力、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必然向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产业流动,使农业资源不仅得不到及时补充,而且还在不断减少,使农业生产无法形成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扩张、自我发展的内在良性循环机制。

——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与城镇化水平滞后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农村社会增加值的3/5,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工业增加值的近1/2,财政收入的1/4,出口创汇的1/3和农民收入的1/3都来自乡镇企业。〔2〕但是, 由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小城镇建设缺乏统筹科学的规划以及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制约,使农村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乡镇企业的发展。1995年与1978年相比,农村人口的比重仅下降11.12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产值却增长了139.76倍。〔3〕这不仅抑制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且使乡镇企业的发展得不到聚集效应和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支持。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途径过少的矛盾。目前我国仍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3亿,而且还将以每年新增1500万人口的速度递增。 数量如此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面临着就业途径过少的严重制约。在较长的时期内,城市自身的就业压力都难以得到缓解,因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而农村则由于城镇化水平低,第三产业落后,减弱了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乡镇企业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二)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村改革和发展第二次飞跃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向“第二次飞跃”迈进的关键阶段。我们认为,在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持长期不变的条件下,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实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必须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要积极推动和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在与199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曾强调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逐步实现农村改革和发展“第二次飞跃”的重要形式。〔4 〕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培育和壮大一批公司、企业和专业协会等组织,形成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分工和衔接以及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构造了一个中介组织,农户在中介组织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来确定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品种,这就避免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使农民在直接的交换中减少了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也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农民在交易中的不利地位,增强了竞争能力和谈判实力,从而有利于引导农户进入市场,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对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实现了对某一产品的规模经营。这就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采用和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解决农户经营规模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不仅如此,农业产业化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深度加工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由农民自己兴办加工业和销售企业,使农民能够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所增值的一部分价值,这就形成了对农业利益的补偿机制,使农业经济效益大为提高,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拉大,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使农业由低效产业变成高效产业。此外,农业产业化以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部门和社会化综合服务部门,强调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产业整体布局和规模优势,这就为农村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条件,同时也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门路。

然而,单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实现产业转移,不能实现空间转移。因而不能解决我国农民多与土地少的矛盾,不能改变我国“一家农户生产,一个居民消费”的现状,农产品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也难以解决,这必将严重制约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且由于已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业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镇),农村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难以实现,土地制度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一农户的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终将受到制约。同时,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也难以打破。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必须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城镇化。并且,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联动发展,即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同步实施,相互促进。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飞跃

(一)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内在逻辑联系

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必须同步发展,否则,将带来一系列矛盾,阻碍整个国家(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相应的就业结构将发生规律性演变。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农业将发生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要实现产业转移,而且要实现空间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过程表现为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空间转移过程则表现为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规律表明: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与依存。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动力。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其中,商品化是产业化的动力;支柱产业是产业化的基础;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的关键;专业分工是产业化的标志;社会化服务是产业化的保证。一方面,产业化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不仅提供农村小城镇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原料、资金、市场和食物,而且游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产业化引起人口和产业的相对集中,产生显著的空间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这正是农业产业化引起农村小城镇兴起的内在经济原因。此外,由农业产业化引发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等因素也会对农村城镇化起推动作用。

——农村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农村城镇化表现为非农产业和离农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是第二、三产业的聚集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人口集中过程和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大过程的统一。小城镇既是农业产业化的直接产物,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空间组织形式。工业区别于农业的地方首先在于它具有外部效应。工业及其他非农业活动需要聚集,需要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排污、仓储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必须依托于小城镇。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的“摇篮”。

可见,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规律,要求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同步实施,相互促进。这就是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的客观依据。从长远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产业发展必须走相对集中的道路,由“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镇)”的模式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镇)”的模式转变。如果继续推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镇)”的方针,把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原本是统一的过程截然分开,在农业产业化之后再补农村小城镇建设这一课,那时我们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二)矫治“农村病”: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联动的现实需求

由当前农村中存在的乡镇工业分散布局、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离农人口城乡两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等现象所产生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被称为比“城市病”更为严重的“农村病”〔5〕。 “农村病”的主要根源在于农村以城乡分割为特征的二元社会结构。〔6 〕它是农村城镇化滞后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而失调的典型表现。

——乡镇工业布局高度分散。由于城乡人口不能相互流动,加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以自然村为基础的社区集体占有,农民只好在“原籍”兴办工业等非农产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镇)。因而,乡镇企业一开始走的就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化发展的路子。1992年,全国乡镇企业总数中聚集在县城的仅为1%, 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2%分布在乡村〔7〕。乡镇企业的分散发展,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难以改善、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

——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分散发展乡村工业的结果,一定是“乡乡建镇,村村建镇”的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状况。条件较好的乡村,非农产业得到了发展,农村劳动力也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但他不能进镇(城)。为了能圆“城市梦”,都努力将自己居住的“原籍”建成小城镇。这其中不乏许多不顾当地条件,一哄而上,缺乏城镇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工程质量低劣,造型单调等现象,浪费了土地资源,加剧了耕地和人口的矛盾。

——离农人口城乡两栖。农村的一部分劳动力已经进镇(城)务工经商,基本上脱离了农业。但由于不能迁移户口,落户城镇,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既非市民,又非农民”的游离阶层。他们一方面无心或无力再从事农业,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身份待遇,有后顾之忧,不敢放弃原籍的承包田和房产,出现耕地撂荒和人口回流现象。这既延缓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也影响了土地向种田能手的集中,从而限制了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由此带来两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一是“民工潮”,冲击着大中城市,而且来势越来越凶猛;二是部分地区农村社会治安不好,久治而不能根本解决。

实施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策略,引导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直接目的在于根治上述“农村病”,实现乡镇企业集约经营,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稳定的目标,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构筑农村社会经济新秩序的一场深刻革命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的核心,在于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离农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同步推进。小城镇是指县以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包括县城和独立工矿区。小城镇具有城市之尾(建制镇),农村之首(集镇),亦城亦乡的特点,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和服务中心,是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改革问题。它涉及到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和途径,又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矛盾,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产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同步实施,相互促进,是当前医治“农村病”,构筑农村经济新秩序,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场深刻革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一联动过程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单纯实施农业产业化或农村城镇化本身,它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农村的社会经济关系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发生新的全方位的变革。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可以调整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在联动模式下,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可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形成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可以促进交通、通讯、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娱乐、饮食、商业、信息、金融、保险、酒店、宾馆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可以减缓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大中城市的冲击压力。我国农村目前有9亿多人口,4.4亿多劳动力。农村中的劳动力和人口若不逐步向城镇转移,农业的经营规模就难以扩大,农业的效益也就难以提高。但是,现有的大中城市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又难以吸收大量的农村人口。因此,发展小城镇将是我国今后改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引导从事加工工业的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集中,第二产业的聚集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使他们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镇),更多地“消化”在小城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中。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可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新飞跃。今后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要登上新台阶,实现新的飞跃,需要解决农民过多、耕地有限因而人均承包地过少的问题。承包地少,收入难增加;农民数量过多,国家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也很困难。出路是减少农民,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扩大农民人均承包耕地的面积。随着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农民逐步进镇务工经商,生活基础转移到小城镇,退出农村的承包地,就可以为农业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并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可以大大促进龙头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增加税费收入和税后留利,从而增强乡镇集体经济实力。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可以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规模效益和外部效益,跃上新的台阶。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分散布局,造成用地规模增加1/3,能源利用率降低了40%,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了20~30%,行政管理费增加了80%,人力资源耗用增加了1~2%,最终表现为资金利用率比相对集中降低了20%。〔8〕实践证明, 乡镇企业只有依托小城镇,相对集中,连片开发,才能有效克服分散布局所带来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生产成本过高、环境污染难以治理、受原籍当地行政干预过多和摊派过多等问题,实现规模效益,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跃上新台阶。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可以培育农村区域市场,搞活流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开放性。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看,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对流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农业增产增收要靠流通组织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要靠流通组织来指导;农业产业化要靠流通组织来推动。因此,进一步搞活流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的商品化动力、市场导向机制与小城镇的市场中心地位及其辐射功能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可以减少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根据目前的城乡人口结构和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口增加6~7个,城镇人口才增加1个。〔9〕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低于城镇,这样下去,整个人口的素质将逐年下降。而且由于农村人口不能外迁落户,农村人口的通婚范围狭小,同乡、同村结婚的现象很普遍,个别地方弱智儿童越来越多。如果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逐渐迁入小城镇,就可以取得双重效应:一方面由于进镇农民实行城镇的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减少人口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农民的通婚范围随之扩大,可以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结合,可以圆世代农民的“城市梦”,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城市化可以使农民享受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联动的对策

——坚持统一认识,统一领导,统一规则,统一行动

产业化与城镇化的联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它和政府的农业、工商、财政、税收、土地、城镇建设、公安、科技等行政管理部门都有密切联系。两化的联动也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人们从头了解它、认识它、探索它。因此,为了保证产业化、城镇化联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统一认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行动。

首先,领导干部尤其是县、乡镇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必须统一。只有领导充分认识到了实行产业化、城镇化联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才会想方设法去调动其它干部和农民参与两化联动的积极性,才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因此,各级领导的认识统一是两化联动的关键。如果将两者协调起来进行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将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否则,至少会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其一是影响两项工作的进展。产业化、城镇化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两大重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在目前农村财力、物力有限,领导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若看不到产业化、城镇化的内在联系,找不到它们的契合点,不充分利用它们可以相互促进的功能,只把它们当成两项完全独立的工作去抓,那么两项工作都很难做好;其二是无法产生联动效应。即使不考虑单一推进产业化或城镇化的负面影响,它们单独实施的效应也必然会小于两者融于一体,同步实施的效应。因此,必须消除小城镇可以脱离周边农村地区而独立发展,一、二、三产业联动可以与小城镇发展相分离的错误思想。

其次,必须在规划上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一个县、一个乡以发展哪些农产品为主,筹建几个小城镇,必须有个总体规划,而且在规划中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来确定主导产业的原则;坚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传统习惯来设立小城镇的原则,并强调将项目、龙头企业集中于小城镇,形成小企业大群体,小工厂大规模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的基础在乡镇,关键在县(市)。因此,应充分发挥县(市)一级政府在联动中的作用。

——抓住联动的中心环节,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体系的核心。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联接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功能,其市场竞争能力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和水平。同时,龙头企业又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既是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小城镇各项事业前进的原动力和加速器。而龙头企业正是发展小城镇经济的支柱,它可以提高小城镇的整体效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促进产业化、城镇化联动的中心环节。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必须坚持“大、高、外、新、多”,即规模大、带动面大、技术高、附加值高、外向型、新技术、新产品、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的原则。尤其要注意发挥乡镇企业在联动中的作用,引导乡镇企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生产有竞争力、有特色的产品。为此,各地政府必须在信贷、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增加联动的投入

各级政府必须从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的战略地位出发,把支持“两化”联动作为“九五”期间财政支农工作的重点。同时,各级各类金融机构也要重点扶植“两化”的联动,增加龙头企业的流动资金和技改贷款,增加小城镇建设的短期贷款。此外,还应通过以下途径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建立以乡镇企业和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第一,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引导、集中民间资金;第二,吸引广大非农产业者和外商投资。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通过税费收缴增加资金积累;吸引农民带资进镇,办厂开店,以投资进镇、贡献进镇;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第三,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搞综合开发,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第四,推行设施有偿服务,即鼓励外商、工商企业以及农民到小城镇投资,搞开发建设,兴建房屋、供排水、道路、桥梁和旅游、娱乐设施,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推行基础设施的物业化管理,实行“谁投资,谁受益”。

——坚持科技兴农兴镇,建立联动的技术支撑点

农业产业化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没有高科技就不可能形成产业链条,不可能有高附加值和高利润,所以应该把科技进步作为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要推动力,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之路。同时,小城镇也必须是一个地方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没有科技的支撑,它的发展也是没有后劲的。因此,提高科技水平是推进“两化”联动的重要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产业化、城镇化同步实施建立技术支撑点,关键在于狠抓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处理等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采取配套政策,消除联动的体制性障碍

首先,制定有利于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的土地政策。对连片开发和向小城镇聚集的乡镇企业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对分散发展的乡镇企业则通过调高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措施进行限制。同时,可试行以地换地的办法,即对想进入小城镇的农户和企业,允许其用自己的承包土地按照级差收益折成的比例调换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以降低农户和企业的进入成本。对于由“原籍”迁移落户的企业,应实行“五不变”政策,即隶属关系、产值统计、利润收取、税收缴纳和职工来源不变,并在土地征用、用水、用电、通路等方面与本地企业同等对待。

其次,实行鼓励离农人口向小城镇聚集的新的户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原有的户籍制度对广大进镇务工经商的农民仍保持其农民身份。这无疑阻碍了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影响了农民进城(镇)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改革原有的户籍制度,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为农民进入小城镇创造条件。要放宽农民常住地户口迁移政策,准许农民在具备一定条件后迁移到小城镇落户。其进城(镇)落户的条件包括:在小城镇有自己的住房(住所);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参加失业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同时,已进镇落户的农民应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加强小城镇管理,创造有利于联动的社会环境

小城镇是产业化、城镇化联动的空间载体,因而加强小城镇管理也是实施“两化”联动的重要环节。加强小城镇管理。首先,要强化乡镇的财政功能和管理功能。本着“富县先富乡镇”的精神,理顺县与乡、镇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强乡镇的财力和管理权限,使乡镇在统一领导下有财力放水养鱼,有权利提供优惠政策引进项目和资金。其次,要加强硬件建设。这既包括完善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包括加强文化、科学、卫生、教育设施和住宅、生态环境等社会发展设施的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方便、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特色”的目标建设小城镇。最后,还必须加强小城镇的软件建设。要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居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居民,使小城镇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通过以上硬件、软件的建设和有效管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注释:

〔1〕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 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100页。

〔2〕转引自谭劲松《拓宽农村公有经济发展的思路》, 《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7期,第47页。

〔3〕转引自于祖尧《关于推进农村工业现代化、 社会化的若干问题》,《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7期,第4页。

〔4〕转引自《中国青年报》,1997年1月14日第1版。

〔5〕〔6〕〔9 〕参见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著《小城镇发展政策与实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52、268、57页。

〔7〕〔8〕参见谢勇、尹继东、何玉长等著《论中国浅内陆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01页。

标签:;  ;  ;  ;  ;  ;  ;  ;  ;  ;  ;  ;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飞跃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