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的重农思想与现代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新农村论文,思想论文,重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6547 (2007)02—0052—03
在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社会条件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关系着国民经济能否有序、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植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儒家思想具有明显的重农意识,儒家文明建立在土地家庭占有和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业经济之上,其特有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最后都可以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找到根据。在儒家文明中,儒家学者和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统治者始终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富民强国的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农村和农业建设的思想,它不仅对封建社会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对这些思想进行审视和梳理,充分吸收和运用儒家重农思想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提出“农本思想”,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国家经济生活的首位
中国的“农本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书·洪范》中有“食为政首”的观念,这是中国见之于文献的最早的农本思想,春秋战国是“农本思想”正式形成的时期,这里的“农本思想”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农业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其二是说农业与工商业相比居于首要位置。
儒家的重农主义思想是与他们的民本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儒家认为,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农桑能为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所以农桑既是民生根本,也是国家根本,“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潜夫论·务本》)“富民者以农桑为本。”(《潜夫论·务本》)而民富才能国富,“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儒家又认为,“民富乃可教”, “民穷则背善”,(《潜夫论·务本》)所以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而足食要靠农业,要靠自然环境。孟子继承孔子“先富后教”的思想,即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建设作为文教等建设的基础。“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史,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统治者首先要公正不误去推动公家和私人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建设,也就是说“仁政”的首要政务是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建设,开拓合理经济资源。
儒家重农主义思想始终把实行优惠政策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周礼·天官·冢宰》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其“九职”的前四项均属于广义的农业范围:“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就狭义的农业而言,“三农”(指平地、山、泽之农)更居所有职业的首位。《周礼·天官·甸师》记载了为后世统治者所效法的“籍田”仪式,是对统治者劝勉农业的赞颂。统治者重视农业,劝勉农桑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国家的租赋政策直接影响人们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兴趣。儒家一贯主张减轻租赋,以政重农惠农,以保护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孔子主张减轻农业负担,“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他把加重人民负担的行为斥为“苛政猛于虎”。孟子也提出过多项政策性建议,如“易其田畴,薄其赋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饿莩,用其三则父子离”;(《孟子·尽心上》)“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而耨。”(《孟子·梁惠王上》)荀子也认为“务其业而勿夺其时”,(《荀子·大略》)“轻田野之税”,“罕兴力役”,(《荀子·富国》)可以使民富裕。这些言论充分说明了以政重农惠农、鼓励农耕,对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注重农业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观
农业发展观,或者说是一种指导农业发展的目标、方向,牵涉到农业发展的技术选择、农业环境政策,农业经济政策的制定。儒家的先贤们特别注重农业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观,在中国的农业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第一,注重农业技术开发。对于农业技术方面,儒家首先强调天时。提出要根据“天道”来决定农业各个系统中的“有为”与“无为”。在农业生产方面,强调要按照天时来安排农事活动。对于种植业而言,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对于畜牧业而言,孟子认为:“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强调了天时的头等重要地位。荀子也强调“不失时”、“不夺农时”等。孟子认为:“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孟子·告子下》)意思是即使是优良品种,如不成熟就收获,还不是和杂草一样。儒家在对天时、地宜、物宜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人力的“有为”。孟子认为:“今夫麸麦,播种而耰之,与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孟子·告子上》)强调在相同的土地气候的自然条件下,“人事之不齐”是收获不好的原因。孟子提出:“耕者之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将田地收成的等级直接与施用肥料的多少挂钩。在农业生产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中,孟子特别强调“人事”。如孟子说:“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竭力耕田”。(《孟子·万章上》)孟子还总结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经典语言(《孟子·公孙丑下》),说明了在认识天时的基础上,可以发挥人力的最大作用。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荀子进一步提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这都是在强调农业生产方面的人的作用。
第二,注重农业生态开发。儒家将“生”看成是土地的重要品格,由此,描述了一幅土地生、藏、养万物的生态良性画面,土地“深掘之而得甘泉焉,树之而五谷蕃焉,草木殖焉、禽兽育焉,生而立焉,死则入焉。”(《荀子·尧问》)除却土地,水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与土地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正国为土地和水对人类生存发展如此重要,所以,儒家提出了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教民美报”的农业资源保护思想,主张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一是加强农用地保护,反对滥占耕地。如《孔子家语·相鲁》云:“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礼记·王制》中也有“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的规定。二是反对人们随意开发土地资源。儒家要求以法律来保护土地资源,主张“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孟子·离娄上》)在儒家眼里,“辟草莱”、“任土地”这种随意开发土地的行为就是仅次于“善战”,“连诸侯”的必须加以处罚致死的罪过。三是注意维护土地使用价值,使它能够为人们持续地利用。儒家不仅根据季节的多变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利用土地资源的时间表,据《周礼·地官·遂人》记载,乡遂授田,将土地区分为上、中、下三类,上等地实行连种两年、休闲一年的耕作制;中等地实行种一年、休一年的耕作制;下等地实行种一年、休二年的耕作制。这实际上是通过休耕,使土地得到休养生息。而且根据农作物的季节性生长特性,提出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冬季,应当“紧闭地气”,不可使“地气泄流”。(《礼记·月令》)以便让土地有一个缓冲,休整的机会,保存其持续利用的价值。四是强调水资源保护,使它能发挥永续为人类利用的作用。要求人们不得竭取流水,不得放干畜水。极力主张人们既要合理维护水资源设施,尽量避免出现“井泥不食,旧井无禽”(《易·井》)的情况,更要合理利用农业用水,加强对水利及其设施的管理。要求君主在季春之月派司空“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拓道路,毋有障塞。”做好水利设施的整修工作;孟秋之后,又要防止秋涝,“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障,谨壅塞,以备水潦。“(《礼记·月令》)五是儒家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反对肆意干预自然,破坏自然,在农业生产上主张适应自然的变化,根据自然提供的条件,因地制宜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维持生态平衡。
在对资源的利用上,儒家主张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维持资源不断的供给能力,反对“竭泽而渔”。孔子主张“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决不采用斩尽杀绝的方法,因为他们注意到了保护生物资源持续存在之重要性。在消费上,儒家主张“为腹不为目,”反对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过分物质享受。孔子认为:“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孔子在这里将“骄乐”、“佚游”、“宴乐”看成是三种必须禁止的行为,因为人们欲望在自身之内是不能满足的,为此必须诉诸外部的自然界,而无限膨胀的欲望必然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他反对破坏和掠夺自然资源的行为。孟子将合理保护动植物资源的行为称之为“养”,也就是“顺天之养”。《孟子·告子上》举了齐国首都附近牛山上曾经有过茂密的林木,经过人们频繁的经济活动,实行不顾动植物生长情况的采集业和畜牧业,“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造成了“牛山濯濯”的景观,于是孟子总结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的规律,指出合理的“养”才能使资源不会枯竭。荀子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荀子·王制》将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安排农事活动的“时”结合起来论述,十分强调“谨其时禁”,对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资源,“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就是“顺天之养”的意思,以达到“斩伐养长不失其时”,与百姓“有余才”的目的。《荀子·王制》极力主张“修火宪”防止森林火灾,保护山林的动植物资源,以国家制度保证“谨其时禁”、“以时禁发”措施的实行。
三、重视构建以农为主的大农业,主张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合理协调发展
儒家的理想生态农业并非是单一的种植业,而是以农为主的大农业系统发展。孟子把重本务农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提出了其社会理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子》)这段话包含着孟子多种层次协调发展的大农业系统的思想意识。它的核心层次是人们“居”的问题,即人们要居有所居。第二层次是人们“衣”的问题,提出通过栽桑养蚕的办法来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第三层次是人们“食”的问题,主要是强调通过发展畜牧业来解决人们所需的动物产品。第四层次也是人们“食”的问题,主要是强调通过发展种植业来满足人们日常的“食”的需要。在这一结构中,既有一般的种植业(田),也有畜牧业(畜)、林业(桑)和手工业(蚕),只要合理协调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就可以基本上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农业”系统发展的生态学意识。
在“大农业”系统中,儒家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对畜牧业,林业和手工业也给予了应有的重视,要求统治者对其加强管理。荀子就要求统治者加强对畜牧业、林业和手工业的管理。将之列入了“乡师”的职责范围之内,荀子认为:“顺州里,定廛宅,养六畜,树艺、劝教化,趋孝弟,以时顺修,使百姓顺命,安乐处乡,乡师之事也。”(《荀子·王制》)可见,儒家所讲的“农”实质上并非单纯的种植农业,而是一种朴素的“大农业”。正如荀子所言,人类只要顺应“天时”,遵循万物的发展规律,采取与之相应的积极措施,就能使“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也。”(《荀子·富国》)这说明发展“大农业”系统有利于持久地利用自然资源,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儒家重农思想对我国现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儒家对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儒家注重把握农时和人才的培养,推行惠农政策,发展大农业系统,保护农业资源。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封建时代农业开发的质量和效果,而且促进了封建时代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我国现代新农村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第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第三是深化农村改革。第四是促进农村公用事业发展。第五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五个方面为我们勾画出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宏伟蓝图。那么该怎样走好这条路?借鉴儒家思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下决心去启发农民自觉,切实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增收难与农民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当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依靠政府的政治力量来推动,但农民自觉是新农村建设中顶重要的条件之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谁能真正改变乡村?唯有主动积极的农民自己。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在进一步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通过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开展合作医疗等措施,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每个农民患病都能得到治疗,身体健康得到保证。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工程,并把三大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破除陋习。大力开展“学在农家,富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活动,支持保护和开发建设特色田园村寨和民族文化村寨。
其次,要千方百计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业。梁漱溟指出,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所设计的理想社会之所以陷于幻灭而不能实现,其根本原因是生产技术尚未发达到那一步。他强调,尽管生产技术发达到极高的水平未必能有理想社会的出现,但是“理想社会的成功,则非生产技术进步到很高不可。”[1] 因此,梁漱溟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在乡村的传播和运用,在《乡村建设大意》中明确提出:“生产事业的科学化,乡村生活的科学化,才算是科学技术在中国扎根。若科学没能于生产发生关系,于乡村发生关系,则始终不会有什么科学在中国成功。”[2] 梁漱溟的科技兴乡理论,对推进我国的农村建设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当今,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提高现代农业整体经济效益,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对我国今后的农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业,一是要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要以信息科技为重点,造就精确型农业;要以开发新品种、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长调节剂等为方向,造就生物型农业;要以开发低成本、高功效设施为依托,造就工厂化农业。使农业成为效益型农业、节约型农业、现代化农业。二是要精心编制规划新型农村。根据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结合人口,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和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重新合理调整村庄布局,大力撤并自然村,重点建设中心村,逐步取消零星分散的农民民住点,使农村村庄布局规划与中心城市、中心镇、建制镇的规划相衔接,提高农村与城市、集镇的关联度,从宏观上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城、镇、村梯次布局。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应按规划搞好建设,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三是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所有村镇都要做到辖区内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要按照“科学规划,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有效开展改水、改灶、改厕工作。有条件的村镇,要尽快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与此同时,认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标签:儒家论文; 孟子论文; 孟子思想论文; 孟子·尽心上论文; 新农村建设政策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荀子论文; 国学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