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寻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医疗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对基于3D打印技术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微创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以我院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3D打印微创手术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要好于传统切开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且切口长度较小,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内固定术;3D打印术;锁骨中段移位;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162-02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肩部骨折类型,且大多数锁骨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是锁骨中段。临床上采用保守方法治疗碎骨中段移位骨折并发症比较多,如畸形愈合、疼痛等[1]。近几年来,临床上微创手术应用广泛,并用于骨折的治疗,微创治疗骨折临床上比较小,术后不易感染。但手术操作难度较大[2]。3D打印能模拟骨折复位过程,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本文主要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微创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特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下面是本研究的基本步骤。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7年12月,采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9~57岁,平均(36.5±9.2)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58岁,平均为(37.5±8.8)岁。在性别、年龄等信息上,两组间情况相似,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麻醉,仰卧,垫高肩部,消毒铺巾,在锁骨上方切开皮肤组织,保护锁骨神经的同时分离,将骨折部位保护,清理淤血,将骨膜剥离,复位,克氏针固定复位。锁骨上方防治锁定钢板,骨折远近端分别放入螺钉,透视满意后清洗,缝合。术后抗生素治疗,3天后检查X线,进行功能训练。
观察组接受3D打印微创术治疗。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导入软件模拟复位,最后打印文件。用激光打印机打印锁骨复位模型,术前用复位模型选择手术钢板、螺钉等。
全麻、仰卧,垫高肩部,消毒铺。在锁骨上远近末端向中心做切口,长度2厘米,共2个。分离皮下组织,剥离形成皮下通道。透视定位骨折端,保护锁骨神经的同时分离。用克氏针、螺钉复位,用钢板炎锁骨上方插入,露出另一端,固定远近端,拧入螺钉。C形臂X线透视满意后清晰、缝合。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后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x-±s)
3.讨论
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锁骨中断移位骨折的效果更好,但术后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如感染、疼痛等[3]。微创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近年来应用广泛,特别是精辟微创锁定钢板术。该术式能尽可能降低对软组织的创伤和剥离的骨膜,术后更容易愈合,对锁骨上神经能较好的保护,降低并发症,术后伤口小,不影响美观。但该术式不适用于严重骨折患者。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快速成型和制造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一定的优势。使用该技术能打印出骨折患者的3D模型,医生可以根据模型设定具体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失败的发生概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能轻易的解决手术中的一些难点,如钢板螺钉的选择、钢板预塑形等操作[4]。笔者改良了该方法,3D镜像打印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赵政[5]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基于3D打印技术下的微创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术后感染的几率。但是相对来说,3D打印相关材料和软件的打印成本高,导致其价格偏高,且需要专门的人员去处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够承担和接受,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是很广泛,但相信在未来科技不断的前进,这些问题和总归会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对于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要好于传统切开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且切口长度较小,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羽,宋烜,张海兵.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9):6940-6945.
[2] 李岩,袁志.3D 打印成型技术在复杂 pilon 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1):42-46.
[3] 张文玺,王新明,吉跃平,等.基于 3D 打印的骨折复原技术在胫腓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7):589-595.
[4] 周淑平,石承瓒,范伟杰,等.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52-154.
[5] 赵政.应用三维重建结合快速成型技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15,(2):321-322.
论文作者:郑广阳,舒晓渔,胡钰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锁骨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切口论文; 微创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