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语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二语语音:理论与实践》介评论文

二语语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二语语音:理论与实践》介评

河南工业大学 刘希瑞

摘 要: 《二语语音:理论与实践》是迄今首部系统介绍二语语音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著作,主要包括二语语音研究的理论模型及二语元音、阻塞音、响音、元音连拼分读、辅音丛、重音、声调、语调、流利度等感知与产出的实验研究方法。该书结构合理,内容广泛,视角新颖,体现了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二语语音研究力作。

关键词: 二语语音;理论模型;实验研究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Colantoni教授、Steele副教授及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Escudero副教授合著的《二语语音:理论与实践》(Second Language Speech: Theory and Practice )于201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首部理论与实践并重、为初涉该领域学者编写的系统介绍二语语音研究的学术著作。该书从实验音系学(experimental phonology)视角出发,全面总结了二语语音研究的研究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学习者元音、辅音及韵律感知与产出的实验研究。全书共四部分,分为九章。下面介绍该书内容,并进行简要评述。

一、内容介绍

该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二语语音的研究问题与框架;第二部分(第三章)阐述二语语音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第四章至第八章)聚焦二语语音感知与产出实验研究;第四部分(第九章)为结语,总结该书的研究内容,指出该学科目前尚未充分研究的话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章题为“二语语音研究导论”。首先,作者指出,语言学中以人类语音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和“音系学”两个学科逐渐迈向融合,即采用“实验音系学”研究取向,并基于此提出了语音结构的两个层面“音段”和“韵律”的基本内容:单音产出、协同发音、音节、与重音相关的节律音步、与语调相关的音系短语和音系话语以及与节奏和计时相关的流利度等。其次,本章简要回顾了二语习得的核心概念和术语。最后,作者总结了二语语音的六类研究问题并辅以实例,包括输入变量、跨语言影响、习得顺序与相对难度、变异性、习得成效及拼写能力等对二语语音习得的影响。

第二章“理论概念与框架”回顾了二语语音感知与产出研究常见的理论模型,并辅以研究实例。二语感知方面的理论主要有二语感知同化模型(Perceptual Assimilation Model-L2,PAM-L2)、言语学习模型(Speech Learning Model,SLM)、二语语言感知模型(Second Language Linguistic Perception Model,L2LP)、音系干扰模型(Phonological Interfere Model,PIM),其中前三者兼具语音学与音系学属性,最后一个为纯音系学理论。与二语感知不同,二语产出方面缺乏特定的理论模型,多是借鉴语音学、音系学、二语习得、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相关理论,例如:调音设置理论(Articulatory Settings Theory,AST)和调音限制(Phonetic Production Constraints)、标记性区分假说(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MDH)、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CAH)和个体-系统发生模型(Ontogeny and Phylogeny Model,OPM),及变异社会语言学理论(Variationist Sociolinguistic Theory)等。

第三章“研究方法论”详细阐述了开展二语语音实验研究的五个主要步骤:选题、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成果发布等。此处仅对实验设计这一核心步骤进行详细论述,包括被试选择、任务设计、实验刺激物等三项内容。选择被试时需考虑的变量有:母语与其他二语、目标语水平、目标语接触量(target-language exposure)、起始年龄(age at onset of acquisition, AOA)及个体差异等。关于任务设计,二语感知实验的经典任务类型包括确认(identification)和区分(discrimination,如:AX、AXB、XAB及ABX等形式)两种,新近研究多使用E-Prime及眼动仪(Eye-Tracking)实时测量被试感知的反应时(reaction time);二语产出实验任务本质上是诱导型的(elicited),按主观性由强至弱顺序可分为互动任务(interactional tasks,如:结构式访谈、地图任务等)、叙述任务(narrative tasks)、朗读任务(reading tasks)及诱导性模仿(elicited imitation)等四类,同时还需考虑实验过程中以听觉、视觉单一形式,还是两者结合的方式呈现。关于实验刺激物,二语感知实验可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成刺激(synthetic stimuli)或自然生成刺激(naturally produced stimuli),前者仅适用于考察目标语音位的声学特征,除此之外宜选用后者;二语产出实验中,需考虑刺激物的语音特征、词汇难度、形态句法结构复杂度等因素。

第四章“元音”聚焦二语元音感知与产出研究。首先,作者对学习者母语与目标语元音系统进行描写,包括共振峰、音长等语音-声学特征及[持续(continuant)]、[高低]、[前后]、[圆展]、[舌根前伸(ATR)]等音系学区别性特征。然后,作者总结了适用于二语元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该书第二、三章已分别论述,此处仅对二语元音产出研究的任务设计做出补充,即可理解性测试(intelligibility tests),目标语母语者使用语音可理解性多级量表对学习者的元音发音进行评估。接着,作者指出二语元音感知与产出研究对象通常是学习者母语中不存在的音及与母语相似的音,并以研究最多的三组元音(英语中的/i/-//、/ɛ/-//及法语中/y/-/u/)为例展示了整个研究过程。关于二语感知与产出的关系,尽管有各种争议,但一般认为感知先于产出。此外,研究中还应关注语音变异(phonetic variability)因素对二语元音感知与产出结果的影响。之后,作者提出了四种二语元音感知与产出的训练方法:低/高变异度语音感知训练(Low/High Variability Phonetic Training,LVPT/HVPT)、音征强化/抑制(Phonetic Cue Enhancement/Inhibition)、单/双模态分布(Unimodal/Bimodal Distribution)及计算机辅助发音训练等。最后,作者指出,今后研究中应加强对单、双元音整个元音系统的研究、拼写对二语元音感知与产出的影响及二语元音感知与产出的纵向研究。

对相关教师、专家、学院有关部门领导进行走访,解高职院校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对若干名学生进行走访,了解足球运动在学生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现状。

第六章“响音”主要关注边音、日音(rhotics)、鼻音等响音的二语习得问题。作者首先概述响音的音系学和语音学特征,音系学上响音可通过[持续]、[舌冠]等特征加以区分,参与异化、同化、删除、元音化等音系过程;语音学上,边音和鼻音显示为比元音淡的共振峰横杠,都有低频的F1,鼻音的F2较弱甚至消失,日音则表现为F3降低。接着,作者对二语响音习得的几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如:跨语言差异造成的习得困难(多集中于英语/l/-//、法语的日音、西班牙语//-/r/及西班牙语和英语中鼻音等音位)、产出-感知顺序、凸显成分感知优势、语音环境变异、响音簇的音姿协调、感知与产出训练有效性等。最后,作者指出二语响音习得研究有待拓展的领域,包括输入质与量对习得的影响、拼写对习得的影响、更多目标语和音位的选取、产出研究的发音语音学分析等。

二语语音研究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学习者的二语语音如何被感知、加工、理解和产出,涉及语言学、心理学、语言教育、言语病理、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典型的跨学科属性。该书集二语语音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实例、实验指导于一体,是一部为初涉该领域学者编写的、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力作。该书具有以下特色:

为了进一步做好巡测部署工作,确保测验精度,我们对该站非汛期径流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旨在分析该站在非汛期精简测次的情况下,对比其径流量的误差情况。我们选取丰、平、枯水年三个年份,分别为2008、2006、2002 年,时间段为非汛期 1—5、10—12月,采用原年份实测流量,分别选取每月一次、两次、三次实测流量,采用连实测流量法算出相应的非汛期径流量,同年鉴的径流量相比较,对比结果详见表6。

(1)痊愈:患者的疼痛已经得到了完全缓解,能够正常排泄乳汁,白细胞计数以及体温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2)显效:患者的疼痛已经基本得到了缓解,乳汁排泄情况也有了显著改善,白细胞计数以及体温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3)有效:患者的疼痛部分缓解,乳汁排泄有所改善或者改善不显著,白细胞计数以及体温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或者仍然不正常。(4)无效:患者的疼痛症状、乳汁排泄均无明显变化,白细胞计数以及体温均未达到正常水平。

第八章题为“韵律”。韵律泛指元音、辅音外的一切言语特征,包括重音、声调、语调、流利度等,其辖域涵盖音节、词、短语、话语等层面,不仅关涉语音学和音系学,还与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交互。本章主要从学习者任务和母语者听辨两个视角讨论二语韵律习得,并对其理论构建问题略有提及。首先从学习者任务的视角综述如下:二语词重音习得多是考察自由重音语言(如英语)的词重音,学习者词重音的音征常常与母语者不同;二语声调习得本质上是对声调类别范畴化的过程,影响因素包括学习者母语、目标声调难度、语境、音节数量和类型等;二语语调习得部分介绍了音高重音(pitch accent)、边界调(boundary tone)等语调音系学范式下的相关研究。二语流利度习得研究主要借助停顿和语速、发声-时间比(phonation-time ratio)、每分钟停顿次数/不流利次数/重读次数及重读占比等一系列时间相关变量来研究。停顿在语音上有延音、元音清化、音段除阻等多种征兆,且学习者与母语者使用方式不同。其次,从母语人听辨视角看,二语韵律习得主要考察韵律在多大程度上可造成外国口音(foreign accent)的感知。与语调相比,节奏因素是造成外国口音感知的主要诱因。最后,关于理论构建,一些学者尝试将第二章提及的一些二语音段习得理论模型(如:SLM、PAM-L2、OPM等)扩展用于解释二语韵律习得,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其的理论模型。

二、简评

第七章“音段序列”(sequences)研究了包括元音连拼分读(hiatus)和辅音序列/丛(consonant sequences/clusters)两类,二语语音研究仅涉及后者。本章以辅音丛音系学和语音学两方面的讨论开篇,前者包括语言类型学家Greenberg(1965)对辅音丛跨语言倾向性的概括和音节划分的基本原则,如:音位配列规则(phonotactics)、音节首最大化(onset maximization)、响度距离最小差异(minimal sonority distance)等;后者主要讨论辅音丛音位的时长和辅音从音位间清浊、调音部位及调音方法的同化。随后,作者转向二语学习者对增音(epenthesis)、脱落(deletion)、替换(substitution)及易位(metathesis)等四种主要辅音丛音变(consonant cluster modification)的感知与产出问题,讨论了学习者个体差异、语言学变量及任务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作者还谈及同一辅音丛因一语和二语中音姿不同造成的音长差异及一语音系词(phonological word)对辅音丛音变的影响。

第二,该书内容广泛,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该书几乎涵盖了二语语音研究的所有话题,既有元、辅音等音段层面,也有韵律层面;既有产出研究,也有感知研究;既有传统方法的经典研究,也有采用新理论和方法的跨学科研究。在该书第三部分,作者对每个研究话题既有理论探讨,又精选有代表性的研究实例,综述其研究概况、方法论和主要发现,以期读者能深入理解和领会此类研究的具体做法,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第九章结语中,作者简要回顾了前述各章主要内容及不足,指出现有二语语音研究话题中有待深挖的领域,例如:视觉输入的影响、感觉运动(sensorimotor)反馈的感知信息、母语干扰何时发生及其程度、二语语音纵向研究、学习者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拼写如何影响二语感知与产出等。此外,作者还提及一些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手段(如:电子腭位仪、脑电仪、功能核磁共振等)和数据库资源(如:罗曼语语音数据库/Romance Phonetics Database)。

第一,该书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全书整体结构来看,作者按照完成一项具体二语语音实验研究的流程来设计,从发现二语语音现象到提出研究假设到形成研究问题,到构思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再到该项研究付诸实施,循循善诱,一步步地教给读者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二语语音研究。从每章的结构安排来看,作者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友好性原则。每章均包括内容预览、本章小结、术语重现、复习问题、推荐阅读等环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多数章节还设有实验指导、实操练习,充分体现了该书的实用性原则。此外,该书还配有专用网站,提供练习答案、补充材料及相关网址和数据库等资源。

第五章“阻塞音”讨论二语阻塞音习得,主要包括塞音和擦音两部分,塞擦音也略有提及。在第一部分,作者以日耳曼与罗曼语族语言为例阐述了塞音的跨语言差异及相关声学特征,与清浊相关的声学参数包括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 VOT)、闭合段时长、前一元音间隔、除阻段基频模式等,调音部位则可通过音轨方程(locus equation)来确定。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实例讨论二语塞音习得的诸多问题,如二语新塞音音位或音位变体的习得、同化过程、拼写的影响、习得模式等。在第二部分,作者首先简要总结擦音在世界语言中的类型学分布,然后将其分为咝擦音(sibilant)与非咝擦音两类并分别描写其语音学与音系学特征。语音学上清浊、调音部位可分别通过时长或强度、谱矩(spectral moments)来判定,音系学上两者可通过区别性特征[粗糙(strident)]来区分。接着,作者结合研究实例讨论部位或清浊对立擦音音位习得及其中的腭化、方言变异等问题。最后,作者还指出两个新兴研究领域,即拼写的影响作用和社会语音变异(sociophonetic variation)的习得。

第三,该书视角新颖,体现了学科研究前沿。正如作者在序言部分所述,该书采用实验音系学的研究取向,认为语音学与音系学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实验音系学强调一语和二语习得者语言错误等外部语料对音系结构研究一样至关重要,其优点主要在于它的科学性。(张杰 2013)实验音系学的研究取向为二语语音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促进了该学科研究的纵深发展。

3.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东营产业发展当中,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市委市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实施了“服务业突破年”活动,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龙悦湖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等一大批服务业大项目建成开放,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但东营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对发展更慢,更缺少大项目和影响带动能力的企业。因此,更应加大力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得更加合理,形成产业间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关于理论框架,第二章从感知和产出两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但有一些重要的理论框架尚未提及,如:母语磁石模型(Native Language Magnet Model, NLM)、自动选择感知模型(Automatic Selective Perception Model,ASP)、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OT)等。其次,研究方法方面,该书实验研究的语料多为研究者个人采集所得,未见基于已建语音库的研究,这是一项缺憾,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Gut(2009)等研究。此外,囿于篇幅所限,该书在研究方法论一章未就二语语音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论述,可参考Larson-Hall(2016)等著作。最后,就研究内容而言,一方面该书实验研究的目标语多是罗曼语族和日耳曼语族语言及日语、韩语、汉语等东亚国家语言,其他语言涉及较少;另一方面,音段研究和韵律研究在数量上分布也不均衡,前者占据篇幅较多,这符合该学科研究现状,但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意识到韵律层面的偏误是造成外国口音现象的主要根源,二语语音研究界近年来正酝酿着一场韵律转向。(Mennen & Leeuw 2014)

简言之,二语语音研究正处于发展期,尚有诸多可拓展的研究空间,该书以清晰的结构、经典的研究实例、新颖的视角,向读者呈现了二语语音研究的全貌。这种体现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系统讲解如何开展二语语音研究的著作,可谓首屈一指。毫无疑问,该书将助力培养一批视野宽广、训练有素的二语语音研究者,值得向国内学者推荐。

2.3.4 医护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工资待遇差异 对医护工作者职业认同进行工资待遇的方差分析(见表10),结果表明:不同工资待遇医护工作者的职业情感、职业认识、职业意志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工资>5 000元的医护工作者职业认同程度高于其他医护工作者,工资3 001~4 000元的医护工作者职业认同程度最低。

参考文献

Colantoni, L., J. Stede & P. Escudero, et al . 2015. Second Language Speech :Theory and Practic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eenberg, J. 1965. Some generalizations concerning initial and final consonant sequences [J]. Linguistics (18): 5-34.

Gut, U. 2009. Non -native Speech :A Corpus -based Analysis of Phonological and Phonetic Properties of L2 English and German [M]. Frankfurt: Peter Lang.

Larson-Hall, J. 2016. A Guide to Doing Statistics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Using SPSS and R [M]. New York/London: Routledge.

Mennen, I. & E. de Leeuw. 2014. Beyond segments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 183-194.

张 杰. 2013. 实验音系学 [C] // 王志浩, 陈东东. 语言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9-88.

中图分类号: H0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23( 2019) 02-0100-04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口音英语学习者韵律焦点习得研究”(2017CYY02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声学和发音生理的河南口音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语音研究”(2018BYY02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河南大学生英语韵律焦点习得实验研究”(2018-ZZJH-127)。

(责任编辑 杨清平)

收稿日期: 2018-01-08

通信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标签:;  ;  ;  ;  

二语语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二语语音:理论与实践》介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