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和趋势论文_贾楠

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和趋势论文_贾楠

汶上县经济开发区农业服务中心 山东济宁 272500

摘要:在我国,对植保工作十分重视,所谓的植保,主要是应用喷药等方式,将植物虫、病、草害、其他有害生物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使植物的病虫害和生物危害抵抗力提升,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在农林生产中,植保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丰产丰收的重要举措。传统农业中只依靠天来收获,且植保程度和水平都不高,根本不能很好的开展植保。如今,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生物分析技术也得到了显著进步,也使得植保研究获得更大的突破,以技术为基准能够对植被受害程度进行精准鉴定,且植保方式也从最初低级人工转化成机械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等方向。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趋势,旨在能够为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趋势

前言

因病虫害和其他生物的危害会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不但会降低植物产量,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站在世界范围角度分析,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也成为了农业病虫害大国,农业发展中,可利用航空植保形式,合理控制农作物病虫害,这样,不但会降低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进而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

1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

1.1完整的产业体系缺乏

现如今,社会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无人机航空植保行业作为新兴植保的高新快科技,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大部分科技发达的国家中已经在广泛的使用着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当前时期,我国的农用航空质保技术正处在起步阶段,相比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了航空植保机械制造上。尽管我国有很多的相关生产企业,然而具体生产时却未合理科学的制定出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及生产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用航空植保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从无人机的制造数量能够看出,农业航空是从飞机模型的原型发展而来的,目前,我国农业航空植保生产工厂和企业约有200家,但到目前为止,还缺乏一个合理的生产管理体制,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法规。

1.2 发展速度迟缓

目前,我国农业航空植保技术发展相对迟缓,农业无人机数量极少,研究人员也十分稀少。我国农业无人机数量同发达国家相比简直微乎其微,用于农业航空植保的面积也很小,对我国航空植保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另外,在我国用于植保的无人机质量不佳,加之农业生产技术缺乏专业性,无人机维修水平以及服务设备落后。很多人曾尝试将无人机用于农业生产,然而无人机的投资和维护成本很高,且相应的技术人员短缺,极大地阻碍了这项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1.3 技术研究不深入

农业无人机植保农业生产设备和管理技术是农业航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技术人员进行本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没有太多的无人机数量加之缺乏相应的研究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系列技术的研究。目前,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其基础是航模技术,无人机上简单安装了农药施用设备和管理控制模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施药配置和管控技术依旧相距甚远。

1.4欠缺完善的技术标准

农用航空植保和相关配套管理法规、技术标准欠缺。目前,我国还没有科学合理的农用无人机管理方案和技术标准,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对农业无人机生产技术标准进行出台,然而,依旧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具体的应用中,生产效果并不显著。另外,部分农用无人机生产过程中缺乏对应的监管模式,最终使得无人机生产技术水平无法有效提升,进一步影响到农业航空植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民航总局对《农业无人机工作技术指标》进行了颁布,其中规范了我国农林用药的应用标准,然而,却未收到良好的效果。大部分无人机植保公司的监管力度欠缺,由于缺乏配套的国家规定与统一要求,最终使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水平受到严重的制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发展趋势

相比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还较为落后,然而,我们可以借鉴与吸收他们的有效经验,并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对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的具体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制定,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航空植保技术水平,下面具体论述了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以后的发展趋势:

2.1 培养技术人才、制定标准

加大对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使我国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人才不足状况得以有效弥补,制定我国相应的农业航空植保技术标准,实现我国农业航空植保技术的标准化应用。航空机植保公司要对一定的监管体系进行构建,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将农业航空植保技术水平进行提升。

2.2加强农用航空投资力度

与世界各国技术研究人员联合攻克农机植保技术与配置难题,并且中国财政局要对农业无人机植保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航空植保技术的研发,促进我国航空植保技术的发展。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支持我国航空植保产业发展,对应用航空无人机实施作业的要给予相应的补贴。并且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深入分析农业航空植保特点,开展农村农业航空植保示范,最终建立与发展农业航空服务体系。

2.3全面强化管理

2.3.1需要对农业航空工业主管部门加以明确

农业航空产业并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其审批与管理都是要通过多个部门的协调进行的,想要进一步推进农业航空技术、产业发展,急需要明确一个主管部门,以便于更好的管理我国农业航空技术。

2.3.2开辟农业航空低空领域

通常情况下,农用航空作业都是在低空或超低空进行,作为一个新型领域,轻型航空农用技术是为开发500米以下的低空为基础的,不但有航空喷雾作业,也涵盖了经济适用的多旋翼直升机超近地导航、农作物辅助育种、航空拍摄、宁清信息获取、施肥、航空播种等,其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能够对相关产业升级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产学研联合攻关农业航空植保关键技术、装备。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航空技术和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航空装备和技术的联合研发和生产。加快航空农药施用设备与技术、农用航空飞行器遥感监测技术、农用航空飞行器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强化无人机植保的研发力度,最终为我国农业航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农业航空无人机核心技术研究

涵盖了无人机航线设置、控制技术、自动导航系统的研究,以及对农业航空植保配套设备的研发。对无人机及其操作系统的功能检测功能测试,涵盖了农业航空装备稳定性测试系统的研究、风场测试系统的功能、无人机的航空操作测试功能、无人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等。

结束语

综上而言,无人机航空植保技术作为新型植保的高新科技,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大部分科技发达国家中已经广泛的应用此项技术。此技术具有适应条件广泛、效果均匀、高工作效率且能够在多种环境下作业等显著特点。当前,我国的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处于发展阶段,且农用无人机数量十分稀少,研究人员也匮乏,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用航空植保技术,我国还很落后,基于种种因素使得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急需要针对现实状况应用合理科学的因对措施,双管齐下对我国有人驾驶、无人驾驶飞机植保进行大力发展,为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与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助力,切实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灵鑫.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农技服务,2015,12:143.

[2]蒙艳华,周国强,吴春波,王志国,徐雪松.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与推广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4,S1:33-39.

[3]刘勤,何志文,郑砚砚,檀律科,黄旭,唐耘.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专利信息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06:272-278.

[4]张国庆.农业航空技术研究述评与新型农业航空技术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1(1):25-31.

[5]薛新宇,兰玉彬.美国农业航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5):194-201.

[6]郭永旺,袁会珠,何雄奎,邵振润. 我国农业航空植保发展概况与前景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0):78-82.

[7]何雄奎. 大力推进我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5(03):10-11.

[8]蒙艳华,周国强,吴春波,王志国,徐雪松. 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与推广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S1):33-39.

论文作者:贾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和趋势论文_贾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