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营养干预与护理体会论文_高陪德

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营养干预与护理体会论文_高陪德

高陪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 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干预与护理。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并给予围手术期营养干预与康复护理,观察治疗的疗效。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在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维持平稳,住院时间6d~12d,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疗效评定达优者37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0%。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干预前为(5.3±1.1)分,干预后为(2.7±1.4)分,干预前后差异明显(t=11.3115,P<0.01)。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若在围手术期给予良好的营养干预与康复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营养干预;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211-02

人体的骨骼中,脊椎的椎体骨松质占约95%,髋骨占70%,而四肢骨以骨皮质为主,骨松质所占的比例仅为1%左右,因此椎体是比较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的[1]。骨质疏松症可引起骨折,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构成潜在威胁,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并且为此会耗费大量的医疗护理费用[2]。为促进患者康复,我院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强化营养干预与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男性21例,女性病人39例。患者年龄43~85岁,平均(61.7±4.3)岁;骨折部位T3-L5,12例患者无明显外伤史,48例有轻微外伤史。

1.2 护理方法

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营养干预与康复护理。

1.2.1常规护理 (1)术前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麻醉及术中注意事项等,指导其进行卧位耐受、腰部过伸等训练,以便提高对手术治疗的耐受性,开始时训练的时间是5min/次,逐步的加至30min/次,2次/d。指导患者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2)术后护理:若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要根据病因,遵照医嘱进行处理。术后一般要遵医嘱给予抗炎药和解热镇痛药。术后平卧6h,之后每1~2h轴式翻身一次,24h后可取半卧位,患者若适应,可移坐到床边,再过度到扶床站立,若无不适,则可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缓慢行走。术后3~5d视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五点支撑、三点支撑、飞燕等腰背肌功能训练,循序渐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应适时给予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宣教。(3)出院指导:耐心讲解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知识,嘱患者日常活动多注意安全,预防跌倒外伤。食物中多补充含钙、磷、蛋白质、维生素多的品种。遵医嘱长期服钙剂和维生素D以及其它营养素;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锻炼。

1.2.2营养干预 主食的种类尽量丰富,米、面、杂粮是主要的品种,进行合理的粗细搭配。副食多吃含钙高的食物,类似于牛奶、虾皮等等。植物性食物主张多吃绿叶菜和花菜等种类。每日至少进食牛奶720毫升(约2杯)。若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取量降至日推荐量以下(男<56g/d;女<46g/d),或超出日推荐量水平很多(>90g/d),则应补充钙剂。发酵面粉制作的主食因含植酸酶,可破坏全麦粉中植酸(或面食中加入富含植酸酶的黑麦),减少食物中钙、磷、锌的丢失。含含草酸较多的菠菜,若与豆腐、牛奶等一同进食,将会减少钙的吸收,应予避免。维生素D的补充可通过食物和户外活动进行。本病患者饮食勿过饱,进食不宜过快,切不可暴饮暴食,同时要避开过于油腻和有有刺激性的饮食。

1.3 统计学方法

干预前后QOL评分应用SPSS 17.0软件加以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均在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维持平稳,住院时间6d~12d,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疗效评定达优者37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总的优良率达到90%。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干预前为(5.3±1.1)分,干预后为(2.7±1.4)分,干预前后差异明显(t=11.3115,P<0.01)。

3.讨论

骨质疏松症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人们对其已越来越重视。骨质疏松好发于骨松质较丰富的部位,这是因为骨皮质与骨松质的骨质丢失不同。骨松质成分占全身骨量的比例只有20%,不过,其表面面积比骨皮质大得多,骨转换速度远快于骨皮。除此,骨皮质到丢失时,骨松质的丢失已经经过了10年左右,在疾病发展、后续治疗阶段,骨松质也较早发生骨量变化、丢失非常明显。

人体生理机能是否正常,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依赖于机体摄取的营养是否均衡。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从饮食中摄取钙、磷、蛋白质、维生素不足或这些营养素吸收不良。为了使营养满足机体需要,我们在饮食中,将较单一营养成分食品、或者是相互产生影响的食品,按照特定比例进行搭配,变为营养更加全面的膳食,这对于本病的防治是有很大帮助的。影响钙、磷等骨矿物质吸收的因素有膳食中钙的水平、钙磷的比值、维生素D、乳糖、植酸盐类和草酸、脂肪等。钙的摄入过多,或者是钙/磷比例不当,那么其吸收便会降低[3];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摄取,则钙的吸收得以增强;饮食含足够乳糖,对膳食中钙的储留有一定帮助;植酸盐、草酸等成分与钙结合,便形成难以被吸收的盐类,而黑麦或发酵面粉的运用可破坏草酸,从而减少膳食中钙的丢失。油脂摄入若过多了,游离脂肪酸可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降低钙的吸收;蛋白质种类、数量的合理性搭配,能促进骨胶原以及蛋白多糖复合物合成。骨质疏松症就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等比例的减少,即是骨胶原、蛋白多糖复合物、脂质和钙、磷的减少,故进行营养干预有助于本病的康复。本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本组60例患者,均在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维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疗效优良率90%,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明显改善(P<0.01),证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营养干预与康复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对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2-17.

[2] 陈妍妍,廖晖等.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8):634-638.

[3] 孙明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105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6):69-70.

论文作者:高陪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营养干预与护理体会论文_高陪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