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食品安全从细节开始_食品安全论文

德国:食品安全从细节抓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食品安全论文,细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的阜阳“大头娃娃”劣质奶粉事件余悸未消,2008年,同是奶粉行业的石家庄三鹿集团又爆出一桩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与4年前炮制出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地下作坊不同,三鹿集团乃是一家有60多年历史的国家知名企业,是国产奶粉的“龙头”。三鹿奶粉拥有“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殊荣,三鹿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奶粉产销量已连续11年全国第一。然而,在这些荣誉光环照耀下的“三鹿”却自陷不义,其背后不知道导致多少婴儿备受病痛折磨,令多少家庭心碎。对此,我们有必要看看德国是如何保证食品安全的。

德国人循规蹈矩,办事踏实,遵守纪律,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建立在对标准和法律充满敬畏的基础上,这点对我们不无启示。

标准化是德国企业达成的重要共识,食品行业的标准多达3000余种。这不但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确保了食品的质量,有效地防止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让消费者享用更安全的食品。标准化使德国深受其益,所带来的利润每年超过160亿欧元。时至今日,“德国制造”已成为全球高质量的代名词,德国产品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商品。

在德国,《食品法》、《食品和日用品管理法》、《HACCP方案》和《指导性政策》构建起食品安全监管的四大法律支柱,它们彼此互相对应,互为补充,组成了成熟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以《食品法》为例,所列条款多达几十万个,涵盖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等在内的每一环节,形成了统一完整的法律体系、质量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准则。根据《食品法》,无论是国产或进口食品,其包装标签都要注明商标、食品成分、有效期和质量认可的显著标志。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立即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在德国,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多层次检验检测机构和体系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企业自我检测;第二层次是介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完全独立的中介检测机构;第三层次是政府检验检测。全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以检验检测为基础,检验标准和操作规范统一。由于食品生产企业重视,自觉地加强自我检验,因此能从源头确保食品安全。中介检测机构独立于企业和监管部门之外,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和公正。

就拿鸡蛋这样的小产品来说,德国人对它的检验、检测、跟踪也一点不马虎。德国市场上销售的鸡蛋通常用硬纸盒包装,见不到散装的。最令人惊讶的是,盒里每一只鸡蛋都有说明“身份”的红色编码。

以“2-NL-4315402”这组编码为例,就很有讲究。其中第一个数字必定是0、1、2、3当中的一个,用来表示产蛋母鸡不同的饲养方式。“0”为绿色鸡蛋,产这种蛋的母鸡无固定的鸡舍,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由觅食。在喂食的饲料中,不含化学添加剂。平日里这种鸡不打预防针,生病时除外。“1”是露天饲养场放养的母鸡下的蛋,这种母鸡有固定的鸡舍。除了自由觅食,另外还要添加人工饲料,定期打预防针。“2”表示蛋是圈养的母鸡产的,这类母鸡虽然不如上面两种“快乐的母鸡”,但还是较为“幸运”,至少生活的场地较为宽松,两只脚还能踩在地上。“3”则告之这是在笼子里饲养的母鸡下的蛋,这种笼中母鸡生活境况最为糟糕,一天到晚双脚无立锥之地,只能踩在铁丝网上面,而且鸡笼还是一层一层的,相当拥挤。这种鸡蛋价格最便宜,然而在市场上不易看到,因为很多德国人不愿意购买。第二部分是鸡蛋出产国的标志,像“NL”代表荷兰,“DE”代表德国,“BE”为比利时,“IT”代表意大利,“DK”是丹麦,“FR”为法国……至于第三部分的那一长串阿拉伯数字,则是产蛋母鸡所在的养鸡场、鸡舍或鸡笼的编号。

通过红色编码,消费者对鸡蛋的出生地一目了然,从母鸡的饲养方式可了解到蛋的营养价值或质量高低,然后视情况决定是否选购。如果发现鸡蛋质量有问题,可以根据编码“顺藤摸瓜”,一直追查到生产商。这种别具一格的“身份证”,不但确保了每一只鸡蛋的质量,而且有助于养鸡行业的标准化管理。

作为维护食品安全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分为“重、中、轻”3个等级的食品召回制度。召回产品,表面看上去损失巨大,实则避免了对消费者损害的扩大,又尽可能地维护了企业的诚信。如果食品出了问题需要召回,通常会先由企业在24小时之内向德国食品安全局和联邦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联合成立的“食品召回委员会”提交报告。该委员会经过评估拿出报告后,召回计划就按下列步骤正式实施:第一步,企业向媒体发布召回新闻稿;第二步,通过媒体向消费者、各级经销商公布召回公告;第三步,企业在监督下召回有问题食品,采取补救措施,并且进行补偿。只有在“食品召回委员会”认可企业已经采取了有效措施、有问题食品对大众的危害风险降到了最低之后,召回活动才能宣布结束。在德国,尽管食品召回是企业的自愿行为,但是由于从事食品生产的多是大企业,一般不愿冒信誉受损,失去顾客的风险,因此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生产厂商拒不召回的情况。

德国人之所以在确保食品质量方面卓有成效,可贵之处在于狠抓细节,从而保证了各项标准、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面包生产从进料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懈怠。连一个小小的鸡蛋也不放过,把它的来龙去脉搞得一清二楚。超市里的蔬菜洗得干干净净,包装得整整齐齐,大都和水果摆在一起。人们到收银台付钱时,收银员会用购物袋将蔬菜装起来。这可不是一般的透明薄膜购物袋,上面密密麻麻地印着德文的表格,详细地列举了市场上出售的各类水果和蔬菜内所含的营养成分,什么热量、水分、维生素、矿物质……应有尽有。顾客看后一目了然,可以从本人的身体状况、摄入需求和食用喜好出发,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标签:;  ;  ;  

德国:食品安全从细节开始_食品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