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启思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论文_刘乃辉

激趣启思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论文_刘乃辉

(云南省保山市实验中学)

摘要:地理知识涉及地球、宇宙、大洲、国家、地区等多方面内容。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太空霄汉,下至千米岩层和近万米洋底以及各国概况,民风民俗。这些复杂的知识内容,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客观地反映到课堂上,并使学生尽快掌握,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灵活运用“激趣—启思—活动—巧练”的地理教学模式,以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

关键词:地理 教学模式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我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探索和尝试着各种课堂教学方法,提炼出了“激趣—启思—活动—巧练”的地理教学模式。

一、初中地理教学学生思维培养的内容

1、抽象思维

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既依赖于一定地理知识的掌握,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诚然,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而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相对有限,所以教师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并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以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

2、的发散性思维

在水产业和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地去记忆相关知识点,很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但在教学中如果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则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把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与国内的旅游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所以,利用这种潜意识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他们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效果自然也就不同凡响。

3、逻辑思维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出学科特点,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结合学科特点、依照科学的思维规律对学生进行学科思维品质的培养。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需要运用逻辑思维;例如:在读“热带雨林”景观图时引导学生描述热带雨林的植物特点是:茂密、高大、常绿、多层;其动物特点是:喜攀援或喜暖湿。这样,很容易就让学生完成由直观形象到抽象特点的记忆过程。

4、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地理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运用地图可以让学生在方寸之间探究地理世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阅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形象感知、探究地理世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的探究学习从感性走向理性,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创设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探究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热点新闻可以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地理事件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样通过开放式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地理探究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地理课堂教学思维培养模式

1.“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在课改的大前提下,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重负低效,学生苦、效率低;满堂灌输成了教学的惟一方法,量化评分成了评价的惟一手段,整齐有序成了组织教学的价值标准,这种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被挪用,自主思维的空间被挤占;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致使学生自学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思想自律能力缺乏;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学生没有真正被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上重接受、轻探究;重用脑、轻动手(实践);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使得知识只能以孤立的形态而不是以相互联系的形态为学生所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课改的需要。

2.“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的环节

该模式是把地理教学过程分为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四个环节,其中活动和巧练两环节又分别分为四个和三个阶段。第一环节主要用在一堂课的开头或各教学板块承接的转折处,意将学生愉快地引入到地理教学中。第二环节是教师根据每个教学板块设计的一些问题,例如讲大气环流时,借助多媒体,先设计局部地区、海陆之间、山谷山坡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再扩展到地球赤道和极地之间,然后提问:如果①地球不自转,②太阳直射点不移动,③地球无海陆之分,那么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如果依次去掉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气压带、风带又会怎样改变?这种改变对亚洲东部的大气环流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从自学中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同时进行情感教育。第三环节分为提出活动要求、生生活动、师生活动、活动小结四阶段,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及训练地理能力。第四环节分为知识梳理、给出训练题、释疑解难三阶段,让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的特点

该模式的特点有:①教师只起导方向、定任务、给方法、释疑难的导引作用,整个过程由学生实施,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②将查、读、讲、思、论,融合为一个动态过程,将地理课的导与学,同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③将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生动化,将课堂与课前、课后紧密衔接,既因材施教,又使全体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锻炼提高。

4.“激趣—启思—活动—巧练”地理教学模式的要求

该模式要求有:①教师要对教学全程有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要有驾驭全程的组织指导能力;②教师加强个别指导与事先指导,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指导;③课堂讲课方法求新;④回答问题或角色表演等活动要关注全体学生;⑤难易适度,抓好课前准备,抓好两头,带动中间。

总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式,提高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1).

[2]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课程·教材·教法,2014(12).

[3]杜若明.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

论文作者:刘乃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激趣启思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论文_刘乃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