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李瑞英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下称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放疗的100例食管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心理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此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食管癌;放射治疗;生活质量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081-02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receiving radiotherapy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otherap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 100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sychological nursing,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y trained nurses. Then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radiotherap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radiotherapy(P>0.05). However,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lieve negative emotions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otherapy.

【Key words】Esophageal cancer;Radiotherapy;Psychological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食管是连接口腔、咽部与胃的一段管状器官,其发生恶性肿瘤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在分子水平上主要涉及到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蛋白质的改变。同时与长期的不良生活或者饮食习惯有关[1]。食管癌对机体的损害不仅体现于机体功能障碍还包括因机体功能丧失而引发的情感、精神、社会、角色功能障碍等。因此,食管癌是癌症中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2]。一方面患者功能水平以及疾病和治疗相关症状控制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是具有健康地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为此,我们根据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和患者个性化的心理反应。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运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为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放疗的100例食管癌患者,经病理确诊为食管上段鳞癌。随机将来10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8~78岁不等,平均年龄(56.7±4.3岁)。病理Ⅰ期11例,病理Ⅱ期31例,病理Ⅲ期8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17例,年龄47~78岁不等,平均年龄(56.9±3.3岁)。病理Ⅰ期10例,病理Ⅱ期29例,病理Ⅲ期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前先进行生活质量量表的填写。填写结束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心理护理,即按照食管放射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包括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沟通及健康指导等。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运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在患者放疗前1周,护士要通过共情,移情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2],使患者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同时采用认知一行为压力管理法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食管癌接受放疗的必要性[3]。同时向患者介绍国内外食管癌治疗的新进展,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当患者放疗过程中照射剂量2~20Gy时,责任护士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掌握对不良反应的适应能力及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3)当患者放疗照射剂量21~40Gy时,可通过轻音乐为背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可带领患者参加一些适应自己本身的一些有氧运动,使患者全身肌肉得到放松,从而使放疗引发的多种不适得到缓解,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4)当患者放疗照射剂量增加为41~60Gy时,责任护士要用心理暗示的沟通技巧,使患者感知到治疗的效果,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可组织患者交流会,康复知识讲座,使患者坦然面对现实。护理后两组患者再次填写生活质量量表。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所与治疗组分布的QLQ-C3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此量表包括30个条目,5个功能量表,所有项目评分0~100分,总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总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以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意义。

注:两组比较P>0.05

注:两组比较P<0.01

3.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和情绪反应。研究显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躯体化等,而这些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患者放疗效果,康复及生活质量。常规心理护理食管癌患者在放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下降,而观察组患者运用了心理护理程序员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原因如下:(1)放疗初期,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出现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协助患者正确认识食管癌,放疗的注意事项,加强护患沟通,积极接受放疗[4]。(2)放疗中期,随着放射剂量的递增,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症状会相对加重。有报道称,用于心理及生理的双重痛苦,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都会出现进食时疼痛加重,患者会放弃治疗。[4]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进行了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躯体功能,改善放疗过程中的并发症。(3)在放疗后期,患者会出现对放疗的依赖,担心疾病复发或者害怕回归社会,从而出现否定,怀疑,悲观等情绪,[5]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在这个时期通过开展疾病座谈会等交流形式,为患者树立了榜样,使其积极回归社会、家庭,从而加快了患者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珊红,舒适护理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1-3.

[2]周金波,患性肿瘤者诊疗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3):169-171.

[3]袁晓红,食管癌病人手术前后焦虑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1.16(4):21-22.

[4]韩立丽.高伟,心理护理对食管癌放疗合并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6(6):36-37.

[5]顾菊凤,食管癌60例术后放疗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98-4198.

论文作者:李瑞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李瑞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