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论文_雷凌

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论文_雷凌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雷凌 摘要: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时应用达比加群酯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心房颤动患者,均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并于围术期进行抗凝治疗,依据用药差异分组,各38例,A组用药华法林,B组用药达比加群酯,比较2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用药后,A组INR、PT及APTT比用药前增加,B组APTT比用药前增加(P<0.05);A组血栓栓塞率7.89%,B组是5.26%(P>0.05)。结论:于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时应用达比加群酯表现出有效性强、安全性高的特征。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达比加群酯

[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2-CR

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中的一种,国内发生率达0.62%左右,临床多以导管射频消融术展开治疗,然而围术期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因此在还需在围术期配合展开抗凝治疗[1]。达比加群酯属于抗凝药物中的常见类型,近年来已在本院得到应用,为分析其效果,此次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分组观察,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心房颤动患者,均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并于围术期进行抗凝治疗,依据用药差异分作2组,各38例。A组,年龄:40-70岁,中位值(56.69±2.85)岁;性别:23例男及15例女。B组,年龄:41-69岁,中位值(55.58±2.71)岁;性别:24例男及14例女。纳入标准:确诊为房颤;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知晓此次研究活动,已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术前发现左心房中存在血栓;曾接受心脏人工瓣膜术;心功能分级达到Ⅳ级;并发甲亢;严重性肾功能异常;过敏体质;严重性肝受损。本院医学伦理会已批准此次研究,且对比2组资料发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2组均展开围术期抗凝疗法:A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口服华法林(上海福达制药,H31020993)持续至手术后三个月时,确保患者INR值维持2.0至3.0之间,如果患者术前的INR值没有达标,还需以皮下注射的形式用药100.0U/kg低分子肝素钠(深圳市天道医药,H20056845),每12h一次,直至其INR值达标。用药华法林时,首次用药量是1.5mg,每日1次,用药3d至5d后,对其凝血功能进行测定,若INR值低于2.0,可对华法林用药量进行适当增加,至INR值达标以后,对凝血指标定期复查。

B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口服达比加群酯(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J20171035),术日停服,术后确定无出血,即可继续用药,持续至手术后三个月时。对于并发冠心病、肾功能不全、曾患消化道溃疡或者脑出血、年龄在70岁及以上、联用阿司匹林、CCr处于30ml/min至50ml/min者,用药量为每次110.0mg,每日2次,除上述情况外,其余患者用药量均为每次150.0mg,每日2次。

1.3 观察指标

⑴凝血指标。用药前及用药后三个月时随访,分别测定2组INR、PT及APTT,观察其变化情况。⑵血栓栓塞。记录2组体循环栓塞、缺血性脑卒中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均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n(%)]表示计数资料,( ±s)表示计量资料,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凝血指标

用药前,2组INR、PT及APTT对比无显著性(P>0.05),随访发现,A组INR、PT及APTT比用药前增加,B组APTT比用药前增加,与用药前比较(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2组凝血指标( ±s)

组别(n) 时间 凝血指标 INR PT(s) APTT(s) A组(n=38) 用药前 1.10±0.22 11.57±1.68 32.25±2.33 用药后 2.75±0.49 30.18±2.99 37.58±3.42 B组(n=38) 用药前 1.11±0.25 11.61±1.67 32.22±2.18 用药后 1.18±0.19 12.12±2.17 47.99±2.58 2.2 血栓栓塞状况

2组血栓栓塞率对比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2组血栓栓塞状况 (n)

组别 例数(n) 体循环栓塞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发生率(%) A组 38 1 1 1 7.89 B组 38 1 1 0 5.26 3.讨论

当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时,其常见并发症即血栓事件,而围术期展开抗凝治疗则是预防血栓的重要举措。当前,临床多以华法林作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时的首选药物之一,且其INR值可以达到2至3,然而患者出血发生率与该药物抗凝强度存在直接关系,而且不同患者之间表现出的“剂量—效应”关系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患者INR值展开密切监测[2]。

达比加群酯属于可逆性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具有较高竞争性及强效性等特征,不会对人体肝脏细胞组织中的色素P450系统阐述依赖性,且无需对INR值展开密切监测,同时无需以患者凝血指标对其用药间隔时间、用药剂量等进行调整。达比加群酯以出血、消化道反应为主要不适症状,一旦有出血情况发生,立即停药即可防止病情加重。本次研究以2种药物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后,A组INR、PT及APTT比用药前增加,B组APTT比用药前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P<0.05);而2组血栓栓塞率对比无显著性(P>0.05),与陈子微[3]等研究结果:2组血栓事件、肝功能受损事件发生率相当,未出现大出血问题相符。

综上所述,于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时应用达比加群酯表现出有效性强、安全性高的特征。

参考文献:

[1]钱炜春,王向明,许建,等.达比加群酯在持续性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患者围手术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7,43(16):1140-1143.

[2]周音频,胡龙江,向立权,等.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术期抗凝中应用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8):2171-2174.

[3]陈子微,吴翔.达比加群酯在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J].交通医学,2017,31(3):260-262.

论文作者:雷凌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论文_雷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