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医院肝胆外科
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患者4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5例,观察组患者2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外科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并对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的各项指标数据显示,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患者采取针对性、系统性、细致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增强预后效果,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各种因素导致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1]。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主要术式,但据临床资料湿示,腹腔镜术后并发症高于常规开腹手术达5.6%~6%[2]。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是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对收治的451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均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患者451例,其中男263例,女288例,年龄29~78岁,平均(49.7±2.4)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4±0.5)年,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其中合并胆囊息肉96例,合并胆总管结石16例,合并慢性胆囊炎207例,患者均行全麻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对照组225例,观察组患者22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外科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①术前准备。术前严格备皮和胃肠道准备是保证手术完成,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术前进行各项常规检查。避免食用产气食物,术前1d进流食,6h禁食,4h禁饮,常规排空膀胱;以脐部为中心消毒腹部皮肤,取出脐孔内的污垢,用棉签蘸清水擦拭脐孔至清洁,然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一次,有效防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在清洁脐部皮肤时应避免动作粗暴,以免损伤。②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再加上对术式的不了解。常感到恐惧、惊慌,害怕手术带来身体的伤害。我们护理人员应用亲切的态度向其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宣教。减轻其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愉快、稳定的心态接受手术。
1.2.2 术中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手术操作。按照医生的指示,严格、细致地完成各项操作,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
1.2.3 术后护理
①加强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者回病房后。由于处于全麻状态,应去枕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术后由于呕吐引起呼吸道阻塞,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待患者清醒后可给予鼻导管吸氧,改善呼吸功能和氧饱和度,防止由于手术时人工气腹大量CO2气体充人腹腔引起高碳酸血症。术后每2小时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神志变化。待患者神志清醒后可改为6h监测一次。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变化,有无腹胀、腹痛等,如有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②疼痛及引流管护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出血、腹壁紧张等体征,查看切口有无红、肿、热、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创口敷料的完整与干燥,防止发生感染,如患者疼痛剧烈不能耐受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治疗;术后对腹腔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防止发生脱出与逆流,避免受压和扭曲导致引流不畅,每日更换引流袋,如发现从引流管中流出液体呈血性或浓茶样,应警惕发生出血和胆漏,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③并发症护理。由于术中建立人工气腹,CO2积累在膈下产生碳酸,容易发生高碳酸血症和反射性肩痛,应给患者吸氧并指导其家属按摩肩部,减少发生机率[3]。此外,胆漏和腹腔内出血是腹腔镜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损伤了胆总管[4]。因此,应密切观察腹部和引流液情况,观察有无体温升高、黄疸和腹膜刺激症状,当腹腔有大量出血时,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通知医生进行抢救。④饮食护理。术后禁食,待患者清醒后可少量迸流质饮食,排气后可给予半流质饮食,食物应以高蛋白、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鼓励患者早日下床进行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防止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数据软件,采用()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药使用情况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具有出血少、止血彻底、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创伤小等优点,减少了患者脂肪液化、腹腔感染、腹壁切口疝、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5]。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既减轻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给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所以目前应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是最先进、最为可靠的手术方法,而良好的手术全过程的护理时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6]。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是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有效保证[7]。我们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胆囊疾病发病原因和各种理论知识,还应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各项护理操作,建立腹腔镜技术护理配合模式,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本研究中,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经治疗和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得以显著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也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患者采取针对性、系统性、细致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增强预后效果,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芸,徐佳.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21(4):267.
[2]于伟,臧焕,于兵.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0):484.
[3]王丽,王阿丽,贺小静.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340.
[4]陈桂云.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451例围手术期护理配合[J].中外医疗,2012,31(17):182-183.
[5]魏冬娥.整体护理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0):131-132.
[6]樊晓平,李瑞红.5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病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325-326.
[7]陈会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3):123-124.
论文作者:张岩,孙彦静,丛燕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胆囊论文; 腹腔论文; 术后论文; 腹腔镜论文; 时间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