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数学模型的两个减法_数学论文

为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做两道“减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减法论文,两道论文,数学模型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模型作为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桥梁,体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规则、定律、性质、数量关系、方程、字母式子、图形、图表等都是数学模型的具体体现.不论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教学模式或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模型思想”,二者虽侧重及认识程度有所区别,但对于数学模型的建构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俗话说“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却不一定也如此.正如史宁中教授指出的,“我们的课程改革(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的起始似乎是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显露出更多的“骨感”,这就是数学模型建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实写照.一方面,教师把数学模型的建构看成了知识点教学,侧重于“背诵”“重复练习”等;另一方面,教师以为只要数学模型建构起来了,就已达成任务,侧重于“建构过程”,而少在“解释应用”方面着力.

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一些别样的味道,也就是有些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尚未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以多记、多背、多练等为特征的“加法计算”,思想深处的逻辑命题仍是熟能生巧、熟能生识、熟能生智等.这显然有违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特质.因此,也使得学生所建构的数学模型呈现出了“呆板”“片面”“苍白”等消极面貌.如何改变呢?我以为,就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来说,不妨多做做下面的两道“减法”.

减法一:化抽象于形象之中,减轻学生因理解困难而造成的压力

数学本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而数学模型更是在多次抽象后的结果,这就使之离学生有了一定的距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缩小“学生起点”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距离或者搭起两者之间的桥梁,那么数学模型对学生发展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的促进.缩短距离的方式、途径、媒介很多,其中,“形象”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有二.

1.举例——化生为熟

“举例”应是小学数学教师基本素质之一.当学生处于理解的“高原区”时,一个恰当的例子就可以让学生豁然开朗.

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教材的表述是“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末尾”的解释是“最后的部分”,如何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如3.200,要去掉其末尾的“0”,那是不是说我们只能去掉千分位上的“0”?百分位上的“0”就不能去掉?显然这不符合数学的现实.如何让学生解开心结?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末尾可以是最后的一个0,也可以是最后的2个0或多个0”,虽也可行但显然不尽如人意.我以为,这时,教师可因地制宜,如就学生的座位顺序来举例说明:第2小组有6个人,从前往后分别是小东、小红、小明、小王、小林、小刘,这时小组的“末尾”是谁?(小刘)如果今天小刘请假没来,“末尾”又是谁?(小林)如果今天小林也请假没来,“末尾”又是谁?(小王)而这时再反观例子3.200,如果把千分位上的0去掉了,谁是“末尾”?(百分位上的0)这时又可以把这个“末尾”的0去掉了,于是最终的结果便是3.2.这样的例子,学生怎会不恍然大悟呢.

我们常说,要创设生活情境,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有思考性的数学学习,目的也在于使数学学习能够“化生为熟”,而举例子显然能够既便捷又浅白地达成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举举事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图示——化繁为简

“形象”,除了眼前可见的事物之外,还包括学生头脑中经由具体事物抽象得到的表象.学生在数学中遇到的困难,有时是因为学生对于文字描述理解上的偏颇——难以理解或把握不住要点,无法对其形成准确而鲜明的表象.这时,可以借助形象的力量,把文字所描述的、所要揭示的、所要表达的数学本质通过图示(图形、图表等)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给抽象的数学披上形象的外衣,从而化繁为简.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重叠问题”,生活中的重叠问题很多:参加比赛时会出现参赛的项目重叠,订阅书籍时会出现订阅的内容重叠,窗户推拉时会出现中间的玻璃重叠等.这就是其“繁”之处.但其中的内涵是一样的,蕴涵着三种情况:①不重叠,总数=部分数+部分数;②部分重叠,总数=部分数+部分数-重叠部分;③完全重叠,总数=其中较大的部分数.这就是其“简”之处.如何让学生的认知突破“繁杂”、回归“简洁”?我以为,在重叠模型的建构中,可以着力让学生形成关于“重叠”的表象.具体可从如下入手:

例:三年(1)班第1小组在期末考试中,体育科得优的有3人,数学科得优的有9人,这个小组得优的一共有多少人?

由于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得比较近,期末考试的情况学生已经经历过多次,对于个人的成绩或某些同学的成绩情况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有没有数学和体育都得优的?”从而让学生感知“重叠”的存在,突显“重叠”的本质——体育科得优,数学科也得优.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会有哪几种情况?并由此展开相应的探究:①不重叠,12人;②部分重叠,11人或10人;③完全重叠,9人.教学中,可以预设2人重叠的情况,放手让学生通过摆、画、说等方式获得有关重叠的体验和经验,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数学方法.这时,可以安排三个层次的活动,把“重叠问题”数学模型形象化:

(1)拿出两张不同颜色的椭圆形纸片(代表两个集合),请两个学生上台各拿一张,表现出“不重叠”“部分重叠”“完全重叠”的情形.(观察体会)

(2)请学生用数学书和练习本表示上述的三种情形.(实践体验)

(3)请学生在纸上分别画出如上三种情形.(建构表象)

通过三次活动,使学生实物的观察、操作到图形的抽象,最终建构起有关于“重叠”的数学表象,这样的建构显得生动、鲜活.即使学生忘记了“重叠问题”的名称、各部分的组成、甚至是有的教师重复多次提炼出来的“公式”,却有生命力地记住了重叠的本质内涵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而这不正是我们应有的追求吗?

减法二:化新知于旧知之中,减轻学生因递进学习造成的混淆

小数数学的学习,主要包含着两类,一类是应用归纳推理的概括学习,如新内容、新领域、新概念等;另一类是应用类比等逻辑推理的迁移学习.相对而言,第二方面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更为凸显.看似不同的内容,看似纷繁的现象中,其实往往又蕴涵着“相同”,这就是数学的“神奇”——变中不变.

有的教师,对于“新”的教学内容,都渴望让学生“从头学起”,都渴望让学生牢记其中的规则、定律、公式等,从而达成“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殊不知,一方面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的学习生态如同于“屎壳虫”的生活——见到什么“新”东西都想背到自己的背上——却不知这不是“营养”而是“包袱”;另一方面因对知识的相似之处没有做相应的联系与切分,学生没能分辨出“此”与“彼”来,也容易因“相似”而“混淆”或者“随意混搭”.对此,能够解决的方式、途径也有很多,下面仅谈两种.

1.联结——以新观旧

前后学习的数学知识存在着多元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带着联系的目光,有思考性地把新知置于旧知的结构之中,从而促进数学模型的建构.

如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学生分数学习中重要的内容,是学生通分、约分的基础.教材中的表述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学生基本上也可以得出如上的结论,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就此止步?如果就此止步的话,学生所建构起来的数学模型多少就显得有些“孤立”了.其实,许多数学知识并不是都是全新的,多少还是有其“兄弟姐妹”的.对此,我们设计活动,以新观旧,促使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产生同化.下面是我曾做过的尝试:

(1)这一结论,请你轻声地读一读,你有没有发现它似乎很熟悉?(唤醒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认知)从表述上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规律”的同构特点:

(2)把分数转化为除法,进行对比.通过商不变规律的认知来正面强化分数的基本性质.

(3)追问学生: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中还有像这样“形”变了但大小不变的情况吗?(引发学生联想,通过不同形式的等价关系,进一步深化对规律的把握.)

①数字改写:200000=20万……

②单位换算:3米=300厘米……

③除法计算:4÷0.08=400÷8……

④字母简写:a×2=2a……

通过联结,让学生明白“原来,这个知识我们早就学过了!”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这样的联结,学生所建构的数学模型就显得更加“灵动”,具有很强的可链接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完善了这一数学模型的建构.

2.迁移——以旧引新

联结不一定要发生在新知建构之后.对于相似结构的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复习、迁移导入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我们不能对此“畏之如虎”:一是抓手,二是搜根.

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提出了“四基”的要求,其中之一“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就明确地提醒着我们,学生在以往学习历程中的操作经验、思考经验、学习经验等既是课程目标同时也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资源.一方面,我们要创设情境、设计活动、提供机会等让学生能够积累一定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而使“经验”能够在唤醒、应用、思考中不断地发展、优化,从而更好地为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提升提供帮助.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教材中的表述是“计算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这里面在提示些什么?其一,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其共通之处;其二,小数加减法的对齐方式是“小数点对齐”.其实,如果我们再深入地分析的话,“小数点对齐”只是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法而不是算理,只是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外表”而不是“内在”,其最根本的内涵应是“相同数位对齐”.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迁移导入:

例1:40+30=?(70)

400+300=?(700)

40+3=?(43)

简单的例子,包含本节课最核心的数学本质: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字才能直接相加减.

例2:(复习三年级的小数加减法)

(1)3元6角+1元2角=?(4元8角)

3.6元+1.2元=?(4.8元)

2.4元+5元=?(7.4元)

(2)4元5角-2元1角=?(2元4角)

4.5元-2.1元=?(2.4元)

8.6元-3元=?(5.6元)

然后让学生思考:“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唤醒学生对于已有的小数加减法的记忆,并初步沟通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联系,然后进行新知教学:

例3:(图文结合)买一本讲义夹(4.75元)和一本笔记本(3.4元)一共要多少钱?

列式:4.75+3.4=?

放手让学生进行计算,然后进行针对性反馈与讨论.

通过估算、分析等方式,实现正迁移,让学生确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核心——相同数位对齐,并且有效联系新知与旧知,把“新知”很好地纳入“旧知”的认知结构之中: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从而让学生明白“原来,它们是一样的!”从而把“两个”数学模型有机地合二为一.

华罗庚先生说,读书有多重境界,开始时要把“书读厚”了,接着要再把“书读薄”了,其关注点是对于知识的吸收、拓展、消化、灵活应用等能力.数学教学也应如是.不论是化抽象为形象,还是化新知为旧知,思考的核心都是着力实现“举一反三”“纲举目张”的教学成效,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伸展出更丰富的思维触角,去进行有个性的、有生长性的、有创造性的数学学习.这不正是“知识就是力量”的一种映照吗?

标签:;  ;  

构建学生数学模型的两个减法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