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区散文风格:余秋雨散文从“文化之旅”到“山居笔记”印象_文化苦旅论文

大中华区散文风格:余秋雨散文从“文化之旅”到“山居笔记”印象_文化苦旅论文

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散文论文,山居论文,气派论文,秋雨论文,大中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余秋雨散文的出现如空谷足音,震惊了文坛。余氏散文关注历史,堪称历史的泼墨;关注人生,可称生命的写意。这种泼墨写意的汩汩滔滔、淡写轻描,使余氏散文呈现出独特的美——沦桑之美。中国现当代散文思想贫血积弱已久,余氏散文的出现,显示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大气派,大境界。

近年来,巴金先生主编的《收获》,为散文家、文艺理论家余秋雨先生开辟了两个专栏:“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文化苦旅》已在海峡两岸结集出版,引起海内外学人的热情关注,“山居笔记”仍在陆续刊载。余氏散文的出现可以说给散文理论家们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它到底算哪一类呢?传统的散文规范在诸多方面都被余氏散文冲破了。他的散文,既不太抒情也不太叙事又非杂文。他只是从容地分析他所掌握的历史与文化资料。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从事着充满理性兼激情的思考。如此看来,余氏散文本质上仍然是议论的,只是更形象化,抒情化了,堪称学者式散文。即便是有了归属,对余氏散文要想说出个究竟来,也难,因为这个人的知识素养太丰厚博大了,那样潇洒,那样从容,那样纵横时空又是那样忧郁,书卷气特浓。国外从蒙田的郁笔到培根的散文,国内从鱼迅、周作人、梁实秋直到今天的余光中,林非,他们的散文都不妨称为学者的散文,但余秋雨散文自有其高标见世之所在。一遍一遍地读着余秋雨的散文,我完全被他的大手笔大气势所折服,被余氏散文所显现的中国当代散文的大灵魂、大气派、大内蕴、大境界所折服了。

一、历史的泼墨

我们先不妨向历史的纵深处回眸,站在散文历史的大瀑布前观看她的飞流直下及其所溅起的浪花。

先秦诸子大都抱负远大,其志远其文也宏。或芒鞋破履四处奔走,高喊着“兼爱”“非攻”,制止着一场又一场战争,或华屋庙堂痛陈时弊,高呼“严刑峻法”,或远居廊庙冷眼旁观,痛斥“国贼禄蠢”,或风尘仆仆自始至终都不遗余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纵横捭阖,汪洋恣肆,温文尔雅……中国散文的源头活水够波澜壮阔,到了《史记》就不必说了吧,那是无可置疑的丰碑、高峰。降而至六朝,中国散文开始贫血。散文成了女人的纤纤细足。不必耽心,那是在蓄势,就象长江三峡,有迂回曲折就必有飞流直下。“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掮起了这历史的闸门。那是在唐代、在艺术的天国和自由的殿堂。“唐宋八大家”关注历史关注人生,其“说”其“论”其“策”无不与现实的人生息息相通,散文洗尽六朝的脂粉铅华,变得刚健质朴。然而好景不长,明清时代的小品成了柔弱无骨的小摆设。仍不必悲观,那群星灿烂的“五四”足以使你眼花缭乱。鲁迅先生杂感随笔的出现使散文的血脉激荡充盈。建国后新生活的滋养,孕育出了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三大家的散文至今仍评说不一,恕笔者不肖:真诚固然真诚但深度不够,接下去呢?文学走向了荒漠,散文还有什么可说,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散文也和其它文学样式一样冲决了各种禁锢,写真事,抒真情,自然为美,朴素为美,有了真正的大繁荣大解放的所谓“散文年”,但即使反思,那深度也太浅。发展下去又将如何呢?柴米油盐,老婆孩子,升迁荣辱,风花雪月,有病呻吟无病亦呻吟,虽还残存着几分真诚几分自然,但未免有点小家子气了,尤其是各种各样标有“游记散文”的小册子,不忍卒读。女性散文有时候则把撒泼视为豪放,把目空一切视为“巾帼须眉”,悲哀和懦弱,平庸和浅薄在散文中都有了。诚然,我们需要个体的自我灵魂的张扬,可是我们又是多么需要整体的历史的民族精神的反思,尤其是文化人,尤其是代表着时代精神、肩负着历史使命的文化人,尤其是在当代的中国,倘不瞻前顾后,倘不“关”左“注”右,中国的位置又在哪里?

一番真切地巡天遥看,散文史上虽也波峰浪谷,但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缺乏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大反思精神。太实用,太功利,太逍遥了,散文需要补血充钙。余氏散文的出现如一阵轻风(尽管读起来很难轻松)使那些沉湎于自我小天地中的散文作品黯然失色,而使广大读者不能不惊叹:散文史上真正的大家出现了。

在此,不妨循着余秋雨的足迹重做一番文化的苦旅,重过一段山中的岁月。你看,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柳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家。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按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象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

《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腊梅》正绽放着春的生机,《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漂泊者们》岂不正是对那些无根飘零又拥有浓重家园意识的异乡故人的深情呼唤?如果说《文化苦旅》的篇幅仍算小品小制,那么到了《山居笔记》当中都已变成宏篇巨制了。那么长的散文竟是百读不厌,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一个王朝的背影》已为海内外多家报刊所转发,可谓写尽了对清朝的复杂情感。余秋雨跳出了传统的圈子,在一个更高层次上俯瞰历史,关注社会人生,给了“有清一代”一个公正的说法。作者开篇就是震聋发聩的议论:“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性,我们缺少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启蒙,因此,这些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逐渐延伸出来的,带有很多盲目性,先是姓氏正统论,刘汉、李唐、赵宋、朱明……”是的,倘不是这些市俗化的社会批判规范,中国封建社会哪会绵延千年?

面对历史,余秋雨没有吝啬笔墨,而是浓墨重彩,挥挥洒洒、汩汩滔滔,把死的历史还原成了活的形象。历史的人生化,人生的历史化是余秋雨哲理化的追求。

二、生命的写意

把余秋雨的散文说是生命的写意也绝没含糊。你看,最能牵动余秋雨敏感神经的还是那些同类,那些文化的真正载体,那些留有生前孤傲与死后空名的文人,那些戚戚惨惨凄凄四处飘零的文化孤魂。余秋雨说他们是“朝廷棋盘上一枚无生命的棋子,任随拨弄。”在《柳侯词》中,作者说他是梦中应柳宗元的邀请而去凭吊的。《风雨天一阁》则是叙述了文化人为了驮载文化的重荷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流放者的土地》则叙述了一批被流放的文人是在怎样的艰难困苦下播洒着文明的火种:“灾难,对常人来说也就是灾难而已,但对知识分子来说就不一样了。当灾难初临之时,他们比一般人更紧张、更痛苦、更缺少应付的能耐,但是当这一关口度过之后,他们中部分人的文化意识又会重新苏醒,开始与灾难周旋,在灾难中洗刷掉那些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找生命的底蕴。”在朝廷的眼里,文人的生命不值一钱,那么在文人自身眼里呢?“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其它那些友谊的佳话,外部雕饰太多了”,“友谊,经过再选择而显得单纯牢固了。”正是这样一批批披枷戴锁的文人,在苦难中本着内心的高贵以屈辱之身点燃着文明的火种。

再看《苏东坡突围》,一个“突围”道出了苏东坡在官场的四面受敌。“他从监狱中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者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他不知道此时此刻已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次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可谓一针见血。大家都平庸点多好,多安生,干么你偏要那么大的名气?‘太高人皆妒,过洁世同嫌’,这又是曹雪芹的感叹了,”余秋雨用他那支笔抚慰着一个个失魂落魄的文人,这抚慰中又何尝没有他个人的深刻体验。

《千年庭院》是写岳麓书院的,写了一大批教育家是如何克服重重阻力使人类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得以代代递交。如朱熹、如张栻、如王阳明。说到教育总使人忧心如焚,世纪老人冰心听说中学教师发不下工资时也抑制不住激动,拍案大骂:“这是民族的耻辱!”在文章的最后,看得出余秋雨自己也有点无奈了:“教育固然不无神圣,但并不是一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事业,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十分有限,我们无力与各种力量抗争,至多在精力许可的年月里守住那个被称做学校的庭院,带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参与一场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游戏,目的无非是让参预者变得更象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对这个目的达到的程度又不能期望太高。”“面对社会的历史的风霜雨雪,教师掌握不了什么,只能暂时的掌握这个庭院,这间课室,这些学生。”专制下的文人生命啊,多么脆弱而又坚强啊,他们一面被捆着,打着,杀着,流放着,一面却又负载起历史的巨舟,文化的纤绳,不是无意而是自觉。

忧国者也是真正的爱国者,余秋雨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的开放意识,现代意识,他的笔老心不老。中国在学问,多属书斋内的学问,缺乏一种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日本学者研究《金瓶梅》,可以只身一人到《金瓶梅》的故乡,而中国学者则要等到经费,等到组织,等到讨论会的召开再匆匆忙忙、了了草草地寻视一番。有的一旦做了教授,做了学者,便与这眼前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隔绝了,迂腐了,冬哄了。余秋雨没有被故纸堆淹没,也没有看不起新生的文化群落。他时时引用着他的同辈甚至他的晚辈们的东西,他关注着城市命运(《白发苏州》,《五城记》,《脆弱的都城》),他关注着经济的发展(《江南小镇》,《抱愧山西》)试图从历史的隧洞中摸索出点经验给当今的市场经济作借鉴,他渴望着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能尽快摆脱农业文明而走向城市文明。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每一篇都浸润着浓重的忧患意识。

三、沧桑之美

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蕴含了余秋雨太多太多的对人生况味的执意品尝。在这里,有无可逃遁的苦涩(《三十年的重量》),有渊源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一个偶然起因而构成的人生起落(《信客》),在这里,有人生的伤感,寂寞,萧杀(《老屋窗口》),也有人生的壮丽、和美、坚毅、报尝。是历史化了的人生,是人生化了的历史,是自然、历史、人生的三相交融,这就不能不使余氏散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风范,那也就是沦桑之美。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沦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沦桑?一座破旧班驳的牌枋,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软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沦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

被岁月侵蚀过的事物自有一种缠绵、凄怆与悲壮之美。这种沦桑之美、悲壮之美渊源于余秋雨先生那丰厚的文化素养,人生阅历及天才的人生感悟。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使我突然想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们的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史记》的巨大成功得力于此,李、杜的诗能达圣仙之境也得力于此。余秋雨是“文革”后清醒得比较早的一个,从突然间闯入“岳麓书院”那天起,他就清醒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到哪里去?”余秋雨认识了自己便一头扎进了尘封的文化典籍中,扎入了浩瀚的文史哲的海洋中,使得他的主体心灵变得更丰厚博大了……行万里路既增益了这种深厚博大。又疏通了深厚博大的心灵与苍茫自然间的连接渠道,于是万里路上的种种景象便与万卷书中的种种蕴藏时时往还,灵感也便时时勃发,佳构也便时时垒成。

由上观之,余氏散文在整个当代散文史上的价值也就可大胆一估了。可以这么说,余氏散文早已跨越了文学的、文艺的而走向文化的了。我愿中国的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家都来读一读余氏散文,不止欣赏价值,还有更多的参考价值,至于文人,你可以不学余氏风格但你却不可不读余氏散文,因为这可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无疑,余秋雨堪称大家,因为他创造了新的文学审美形态,使散文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灵魂的张扬到整体精神的反思。楼肇明在《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系·散文卷(二)·序》中云:“称得上思考型的散文作家,在散文天地里引进了以往散文作家从未曾涉足过的思想材料,复兴了散文在文艺复兴时代作为思想日记和启蒙工具的传统,并在一种非常广阔的人类科学和文化发展背景上,思索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命运和人类往何处去这样一些宏观问题的,则是一身兼任科学家、哲学博士和散文作家的旅美华人陈之藩。陈之藩的思考未必精当、正确,不过,读他的散文,思想之美,琳琅满目,即使遇上我们无法苟同之处,也如面对一位激情雄辩的睿智者那样,内心里有一种智慧被激活时所产生的审美愉悦。俗谚云:‘民多忌讳国恒弱’,中国现代散文自鲁迅以降,思想贫血积弱之久。”倘若拿它用来评价余秋雨散文也是十分精当的。

标签:;  ;  ;  ;  ;  ;  ;  ;  ;  ;  

大中华区散文风格:余秋雨散文从“文化之旅”到“山居笔记”印象_文化苦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