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漏堵施工技术
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应的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带动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当前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工程渗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相关单位必须合理利用各类防渗堵漏施工技术,保障工程施工顺利推进。
1.水利水电施工中影响防渗堵漏的因素
1.1施工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相对复杂,不同环节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技术也存在差异,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要求比较高。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仍然可能出现问题,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环节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导致不同环节的施工并不能完整衔接起来,进而导致工程渗漏问题。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态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赶工期等特殊极端,工作人员可能并未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工作,导致在遇到极端天气等现象时,工程出现渗漏问题,这也会影响防渗堵漏的施工效果。
1.2材料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多种类型的施工材料,不同施工环节应用的施工材料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保障防渗堵漏施工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材料选购和检测工作的重视,这样才能保障整体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防渗堵漏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采购人员采购能力以及现场材料存储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施工人员可能会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开展后续工作,材料的强度和质量不达标,施工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防渗堵漏工程质量。
1.3后期因素
在前期施工结束之后,相关单位还应当加强对后期维护工作的重视,使得防渗堵漏工程更加系统化。但是在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能错误使用了维护技术,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后期维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也会发生一定变化,相关人员未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养护工作,只重视结构问题而忽略了其它问题,这些都将对防渗堵漏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施工技术
2.1成槽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恶劣的地质环境,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渗漏问题比较严重时会选择应用成槽施工技术来开展工作。该技术应用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加强重视,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造孔成槽环节的重视,避免无关因素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为此,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下三点来开展各项工作。首先,工作人员应当科学分析施工工期和使用的施工器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调整单期成槽的长度,将其长度控制在两米到三米之间,避免槽长超出规定而出现不可抗力的渗漏问题。其次,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混凝土防渗墙接底工作的重视,当发现部分长度的防渗漏墙没有接底时,应当围绕墙体,在其周边三至五米的区域内开展施工加固工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深层搅拌桩和喷射混凝土桩等施工方法,可以有效保障防渗墙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施工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对泥浆固壁施工中的泥浆高度的重视,施工后期发现该类问题时很难在短期解决,同时还会影响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增加施工成本。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尽可能将其高度降低,可以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出现防渗槽开裂和墙槽稳定性问题的几率。通过多方面研究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应用一定手段来维持墙体稳定,在此基础上,使用水泥粘土材料开展裂缝处理工作,可以有效抑制墙体破损问题,对保障后续防渗堵漏工作合理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可以应用分期间隔开槽的方法来进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结合施工标准和具体施工情况来调整其间隔距离,可以有效加快施工进度,墙槽衔接处的质量也可以得到保障,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2.2嵌岩施工技术
嵌岩施工技术对防渗堵漏工作顺利开展也具有重要影响,要求相关单位加强重视。在大坝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水下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降低出现水下渗漏问题,施工人员一般选择将嵌岩设备焊接起来,按照标准规格调整其长度和高度。由于其应用的主要材料为铸钢,其体积和重量都相对较大,需要一定的施工器械辅助操作才能保障其质量。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在重锤等工具的帮助下将基岩击碎,使用特定的捞取工具将碎石取出,再使用冲击等方法将其完全击碎。在该过程中,地层中的渗漏裂缝明显加宽,同时被击碎的碎石覆盖在其表面,影响了泥浆固壁施工的整体效果,工程出现渗漏问题的几率明显增加。为了防范该类问题,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嵌岩施工技术和防渗槽施工技术结合的重视,通过分析冲击成孔的特点,探究提高其与造孔成槽施工效果相匹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碎石清扫等工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覆盖层,对改善固壁泥浆的施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该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当注意与后续的防渗槽开挖工作相配合,从而提高防渗堵漏工作的一体性,对提高嵌岩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3防止槽内泥浆漏失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防渗墙造孔成槽工作合理开展,工作人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该部位施工的稳定性,在泥浆固壁等的帮助下开展后续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其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及工作人员操作熟练度等的影响,可能会遇到相对比较厚的覆盖层,在该类地质情况下施工,难度将会明显增大,灌入的泥浆可能会流入覆盖层中,导致出现大量的材料损耗,同时应有的固壁效果也没有实现,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工期明显延长,施工成本也随之增加,影响工程施工效益。为了解决该类问题,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引入其他类型的施工工艺,例如,在该过程中可以先将覆盖层的粘土挖出,结合振捣施工,将泥浆快速注入到孔槽中,可以有效减少泥浆的流失。工作人员也可以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引入膨润土灌浆方法,充分利用膨润土遇水膨胀的特性,改善原有的覆盖层情况,使其满足泥浆固壁的施工要求,出现渗漏问题的几率也会随之下降,造孔成槽工作也能够按照预期计划顺利开展,对提高工程防渗堵漏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小结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渗漏问题对工程质量和成本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在此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技术的重视,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协调不同环节施工之间的关系和衔接的有效性,克服单一技术应用的弊端,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等效益。
【参考文献】
[1]邓龙.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4):893,895.
[2]刘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要点[J].装饰装修天地,2018,(3):353.
[3]殷 超.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技术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3523-3523.
论文作者:黄锡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过程中论文; 防渗论文; 工作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泥浆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