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研究论文_申杰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25500

【摘 要】目的: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所收取的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6例(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晚期治疗,患者出血时间>6h)和观察组病患6例(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早期治疗,患者出血时间≦6h)两组,对两组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患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83.33%),早期治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明显优于晚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少,安全性较高,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的身体快速恢复。

【关键词】颅内血肿清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removal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不同手术时机;高血压性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085-02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高血压病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帮助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寻求较好的临床治疗方式,有效的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所收取的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6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以不同的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时机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日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现将结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所收取的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例,男性患者为4例,男性患者的占比为4(66.66%),女性患者为2例,女性患者的占比为2(33.33%),年龄在52-79岁,平均(64.87±5.23)岁,对照组患者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晚期治疗;观察组患者6例,男性患者为5例,男性患者的占比为5(83.33%),女性患者为1例,女性患者的占比为1(16.66%),年龄在53-80岁,平均(65.43±6.8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着较为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晚期治疗,患者出血时间>6h;观察组患者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早期治疗,患者出血时间≦6h;进行麻醉处理后常规扩大翼点开颅,切开硬脑膜后在显微镜下避开血管和大脑皮层功能区脑皮质造瘘,小心清除与脑组织粘连不紧密的血凝块,清除血肿待术毕后常规关颅[1]。对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种不同治疗手术时机下患者的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及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密切的观察比较,便于后期对于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的分析比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效为:经治疗后完全没有任何症状改善,甚至病情出恶化的现象;有效:较之治疗前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显效:经治疗病患的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指标达到正常范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两种不同手术时机下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患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病患,在不同的手术时机治疗下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其中1例为肺部感染、1例为水电解质紊乱,而观察组患者中没有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现象,早期治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更为突出,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于以下表1。

2.2两种不同手术时机下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早期治疗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3%),观察组患者早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χ2=1.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的脑血管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致死率。其高危人群主要是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的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已对病患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进一步引发并发症状出现,对病患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脑出血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属于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急症重症。需要进行早期临床诊断,并快速的确定治疗方案,帮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效的改善预后,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面已经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内血肿站位及出血本身会对于脑内组织产生较为严重的伤害,导致病情加重,若采取临床保守治疗的话无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内血块进行清除,不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因此,需要在进行早期诊断后,及时的确定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完善,显微镜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具有术野清晰,止血彻底,脑组织保护妥善越来越收到神经外科医师们的广泛青睐,而早期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且有研究显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应用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更佳。经此次研究我院所收取的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将其分为两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为显示,观察组病患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3.33%),早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明显优于晚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此研究显示结果可进一步说明,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实质而发生的自发性出血反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故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3]。在此次研究中得知,早期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之直视下清除血肿,具有术野清晰、止血彻底,脑组织保护妥善等特点,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病患清除血肿,改善症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病患缩短了治疗时间,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且疗效较好的的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方式[4];而在手术治时机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能够使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及应激性溃疡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随之减少[5]。故此,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上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神经恢复越快。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少,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在日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礼彬,曾琴.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研究[J].河北医学,2015,(12):1959-1962.

[2]周长元,刘俊,侯秋林,等.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术后再出血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4,(7):1132-1134.

[3]马骏.不同手术时机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47-1148,1156.

[4]王鹏,张江峰,许亮亮,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临床分析(附124例临床报告).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5,23(4):244-245.

[5]叶小签,俞文华,陈蕾,等.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3,18(28):158-160.

论文作者:申杰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研究论文_申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