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理论的多层面研究与展望:从个体到环境的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体论文,理论论文,环境论文,多层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创业实践活动日趋活跃,创业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大价值日益显现,创业研究也因此受到来自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技术科学等多个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各学科的研究者们一直尝试从不同角度解释创业成功的机制,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层面、分析视角和理论观点。随着创业研究的深入,创业研究的焦点从创业经济转向创业主体,创业研究也逐步从宏观转向微观,研究变量涵盖了个人、组织、网络和环境等各个层面,并且逐步形成一些特定的理论模型框架和概念模型。这些框架和模型在变量要素、变量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的诠释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学者们对创业现象、创业行为及创业后果的解释或预测也有所不同。
尽管创业管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文献,但是这些文献所研究的创业边界、对象和参数不同,因而所采取的层面和视角也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厘清创业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非常有必要以分层面研究变量为线索,梳理不同的研究层面、研究视角都应用了哪些变量,如何确定变量关系,形成哪些特定理论框架和模型,以及这些变量如何作用于创业行为和创业后果产生影响。有鉴于此,本文以研究变量研究线索,从个体特征变量、组织特征变量、网络特征变量以及环境特征变量四个层面对以往创业理论的研究变量、代表性观点和理论框架进行了梳理和小结,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一、基于个体层面变量的研究
早期的创业研究就开始从创业者个体特征来分析影响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各种因素,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其中最具有深远影响的是McClelland的成就需求理论。McClelland认为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存在的不同之处是,创业者内心往往具有较强的成就需要,他们会为自己设定一定目标,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达成目标,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承袭McClelland的研究思路,其后的许多学者研究创业者特定的个性与心理特质,指出与一般管理者不同,创业者拥有如歧义容忍度、认知机会、创造性眼光、内控点、高成功需求、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偏好等特质,并认为者具备这些特征的创业者更容易创立自己的公司(如Schere,Brockhaus)。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却指出企业家个性及心理特征与创业决策之间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例如,Sexton & Bowman的实证结果却表明成功需求与创业决策之间的联系非常弱,或者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Gartner将创业者划分为成就需求、心理控制和风险倾向三个类型,同时从工作满意度、过去工作经验、创业背景、年龄和教育五个方面特征考察创业者,并发现创业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小于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差别。正如Low & MacMillan在总结早期创业者研究时指出的,这些浓墨重彩的研究只是对创业者的特质进行普查,但多数研究都没有将企业家产生和成长的过程与环境纳入研究范畴,因而天生就注定是徒劳的。
为了弥补单纯聚焦于创业者个性与心理特征研究的不足,一些学者进一步从社会特征,如教育水平、社会家庭背景和企业家经验等方面对创业者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Paul& Mike将创业者界定为初级创业者(novice),连续创业者(serial)和高级创业者(portfolio founders)三种类别,并界定了三者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他们研究发现连续创业者和高级创业者的重大区别在于在初次创业的年龄、个人背景和工作经历上存在明显差异性;同时还指出不同类别的创业者在个人选择创业的原因,个人对于创业的态度以及融资渠道上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Suzuki等认为一些个人因素和社会导向会影响创业者创立企业,这些个人因素不仅包括了创业者的成就、资本积累、创业动机等,而且还包括创业者的价值观、背景以及所接受的培训等。显然这些个体层面其他特征的研究深化了个体特征变量与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但随着组织和其他层面创业研究的深入,现在已经很少有学者简单地从个性和心理特质这一角度来考察其对创业成功的影响。
后续的创业研究考察了更多权变因素,并采用更为复杂的模型和理论对“创立企业”、“创业绩效”、“创业成功”等结果变量进行解释,同时有关“创业过程”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Jo & Lee研究发现创业者如果具备更多的教育水平和经验,则创业企业受益会相对较高,这其中教育与知识背景相对于经验更加重要;Lee & Tsang从权变的视角将对企业家研究置于一定的新创企业成长动态过程中,去考察企业家个性、动态环境背景和网络活动与新创企业的成长关系;Krauss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创业目的、创业战略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对创业者心理特质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影响关系发挥了中介或调节作用。随着多种环境和组织层面变量在创业特质论中的引入,特质论的解释模型变得复杂化,有关创业过程研究的重要得到凸显。正如国内学者张玉利、杨俊在总结创业研究学术贡献时指出的,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关注“谁是创业者”的问题,试图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创业者与管理者区别开来,进而探讨成就欲望、风险承担倾向等独特心理素质对创业成功的影响。同时他们强调,当创业特质论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了严重挑战的时候,关注创业过程的研究主张则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二、基于组织层面变量的研究
(一)创业资源
从创业资源角度分析的学者强调企业对各类资源的有效组合及利用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学者们将资源基础观引入创业研究领域,并以资源作为创业研究分析的视角,探索哪些关键资源对创业活动产生影响,以及创业者如何获取、整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达成创业预期目标的过程(如Alvarez和Busenitz;Janey和Dess)。创业资源的分类方法更多地继承和延伸了企业资源的划分方式,如Brush,Greene和Hart认为关键的创业资源包括经济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人才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并指出创业首先需要辨别资源,其次是吸引资源,再次是联结资源,最后利用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Dollinger补充强调了声誉资源作为关键的创业资源之一;而Venkataraman进一步地认为销售订单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业资源。尽管这些创业资源划分方式与企业资源划分类别大同小异,相互交叉重叠,但是对促进创业成功的关键资源以及如何获得这些关键资源逐步成为后续学者研究所关注的焦点。
创业资源内涵的笼统与庞杂,使得有关创业资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采取了多类不同研究视角。一类学者聚焦于不同属性的创业资源,这些学者对金融资本(Brush等; Horworth; Bitler等),人力资本(Davidsson和Benson;Gimeno等),社会关系网络资本(Uzzi;Hoang和Antoncic),技术资源(Powers和McDougall)等对创业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要素进行了探讨。也有学者认为创业能力也应该纳入创业资源的理论模型中,如Alvarez和Barny认为创业不可模仿的资源包括了企业灵活的决策、创造力、独创性和远见等创业能力。与此同时,另一类学者聚焦于企业如何识别、利用、开发以及整合创业资源。例如Brush和Chaganti(1998)认识识别并获取人力资源与组织资源能够为创业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多积极的现金流。Gupta等基于资源观视角指出,在创业过程中开发与转化尚未得到最优利用的资源是体现创业者领导力的一个核心维度,而且会影响企业创业的长期绩效。Brush等指出创业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挑战主要包括集中资源、吸纳资源、整合资源和转化资源四个方面。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构建的创业研究框架显然不同,一些研究学者将研究重心放在不同类型创业资源对企业创业影响的差异性上,而另一些学者则更为关注创业资源获取、吸收和整合能力对创业活动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创业机会
从创业机会角度分析的学者往往将影响创业者及企业识别、利用和开发市场机会的一些关键环节、要素和过程作为创业机会研究的主要线索。其中产生较大影响的学者包括Venkataraman、Timmons、Eckhardt和Shane以及国内学者朱仁宏、颜士梅和王重鸣等。创业机会早先的文献可以追溯到1985年Drucker提出的创业机会的7种来源,即意外之事,不协调,程序需要,产业和市场结构,人口变化,认知、意义和情绪变化以及新知识等。指出机会与个人对于创业的影响存在明显不同,机会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这源于机会的本性,并指出在创业研究中应该重视对于个人因素和创业机会的测量,而不是环境的前因与后果。同时,Shane和Venkataraman还在研究中指出,创业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第一,为何、何时以及如何存在创造商品、服务、原材料和管理方法的机会;第二,为何是某些人,而非其他人可以识别并利用这些独特的机会,这些人又是具备了怎样的特质才善于识别和利用机会;第三,为什么创业者会采取不同的行动方式利用机会,以及什么时候利用,如何利用,取决于机会的特质和个人的差异。时至今日,Shane和Venkataraman所提出的这些基本问题仍然是秉持创业机会观的学者们不断探究的核心问题。
在后续的研究中,Shane进一步提出了创业过程从感知机会的存在或重新配置资源以创造潜在利润开始,通过具有洞察力创业者发现机会,筹划如何利用机会,然后通过获取资源、确定组织形式、制定和实施创业战略等活动来开发机会。因此,整个创业过程可以通过把创业个体(Enterprising Individual)与有价值的机会(Valuable opportunity)联系起来的方式来。同时,Shane还提出了创业机会观分析框架的五个重要假设:(1)存在机会是创业的前提;(2)创业存在个体差异;(3)风险是创业必须承担的;(4)创业过程需要组织活动;(5)创业过程需要创新。Shane所提出的创业机会模型将个体特征、环境特征与创业机会开发活动及结果联系起来,构建了对后续创业机会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创业机会模型。从近年来国际创业领域主流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以及顶级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与《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等刊载过的创业研究成果来看,创业机会正逐步成为创业理论最重要的研究主线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从创业机会视角来诠释创业活动的动机、过程和结果。
个体特征:心理因素、人口统计因素;环境特征:行业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发现机会:创业机会、利用机会、开发机会;资源组合:组织设计、战略制定。
(三)公司创业精神与导向
早期的创业研究是以创业者的个人特征变量为研究重点的,强调创业精神在个体创业者身上的体现。Miller于1983年在其经典文献《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中突破了以个人特征为分析视角的传统思路,转而把企业层面的创业活动作为分析基础。Miller研究了简单型企业、计划型企业和有机型企业等三类企业,指出熊彼得所强调的创业精神不仅会发生在创业者个人身上,而且会形成于有机组织的各个职能层面,即形成公司创业精神。基于此,Miller提出了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并将创业导向归纳为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三个维度。在后续的研究中,Lumpkin和Dess,Dess和Lumpkin在Miller前期研究的三个维度上增加了另外两个维度,即自主性(autonomy)与竞争积极性(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Lumpkin和Dess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创业侧重于内容(content),注重应该创建怎样的事业,而创业导向侧重于程序(process),强调创业活动的过程、惯例与决策。Miller,Lumpkin和Dess等学者的努力使得创业导向这一概念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迅速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不管是最初的三维度划分方式还是后来提出的五维度划分方式,都使得创业的内在特征得到了很好的刻画,并为后续学者研究创业过程以及创业结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创业导向的研究框架中,Covin和Slevin构建了公司创业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创业态势(entrepreneurial posture,EP)概念。他们继承了Miller所使用的创新、风险承担、超前认知与行动的三个测量维度,同时将影响创业的内外部因素(外部环境变量、组织内部变量)与企业战略变量、创业活动以及组织文化的结合成一体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其中所提出的多个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理论假设成为后续诸多学者实证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其后,Zahra,Lumpkin和Dess,Dess和Lumpkin等学者对Covin和Slevin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补充和扩展。Lumpkin和Dess在总结前人理论和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导向-绩效模型。这一模型考察了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作为权变因素对公司创业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作用,指出企业绩效是公司创业导向与环境和组织因素匹配的结果。有关创业导向的理论模型和框架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从已有的文献数量来看,创业导向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已经成为国内创业领域研究最为深入的问题之一,创业导向与绩效的直接影响关系的结论也都基本一致。因此,近期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研究不同情境下创业精神的形成机理以及创业导向对绩效的间接影响过程。
三、基于网络层面变量的研究
网络理论认为传统的观点(如资源观)只是将企业看做是独立的实体,而没有分析和考虑外部企业和互动的影响,因而只是提供了企业绩效的部分考虑,然而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通过直接的企业间互动对企业绩效有相当大的影响。持网络观的创业研究学者认为创业者的个人和社会网络可能是新创企业中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这些学者中影响较大的包括Dubini和Aldrich,Ostgaard和Birley,Lipparini和Sobrero以及Ardichvili等。随后,部分学者选择了从组织层面网络(organizational networks)分析了组织间网络对企业影响(Dubini和Aldrich,Podolny & Page,Lechner & Dowling)。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企业新创阶段很难将创业者的个人网络与创业企业的组织网络分离出来,甚至可以说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与创业企业的社会网络几乎是同义词,因此,在创业研究过程中,尤其是以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时,他们往往将创业者或企业家的个人网络与组织网络视为同一层面的网络。
除了对创业网络概念研究的逐步深入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企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重要影响。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创业网络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和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例如,Elfring和Hulsink通过对三个高技术创业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能够致使创业者形成识别机会、获取外部资源以及获得合法性的能力,从而对新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蔡莉等指出创业网络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转移,实现组织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组织学习,进而影响企业绩效。随着创业网络研究的深入,也有学者指出由于时间是稀缺的资源,对新创企业而言,网络与企业绩效间存在的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置“U”型关系。Hoang& Antonic在总结基本网络视角的创业研究时将创业领域的社会网络研究按社会网络要素的不同归纳为网络内容(network content)、网络治理(network governance of relationships)和网络结构(network structure)三个要素。从创业网络研究的进展来看,尽管创业网络以及相关延伸概念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但这些概念和网络要素显然直接来源于一般性的社会网络,而并没有与特殊的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专属于创业领域的网络概念。因此,在创业活动的特殊背景下,不同创业阶段的网络如何形成与演化,创业网络如何通过复杂的作用机制影响企业成长等深层次问题都需要后续学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四、基于环境层面变量的研究
创业环境同样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由于外部环境构成要素纷扰而庞杂,学者们对创业环境包括哪些核心变量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Hunger,Korsching和Auken认为创业环境要素可以分为必要性环境要素和支持性环境要素,其中必要性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技术环境、融资环境和人才环境,支持性的环境要素包括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资本。各种社会环境同样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兴趣点,Markley通过社会氛围、公共基础建设以及政府支持三个方面来分析区域创业环境;Baten在区域创业研究中从产业政策、产业聚集程度、专业化程度、工资水平以及个人财富状况等方面考察创业环境;Henri Grundstén将创业环境划分为理性环境要素(可期望的融资、可获得的商业机会、可利用的资源)与感性环境要素(社会认可、社会规范和标准、创业标杆等),并指出这两个因素会对技术创业过程和创业者行为产生影响。有关创业环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一直以来学者们对创业环境要素的内涵和划分缺乏统一的共识,但是,外部环境对新创企业的生存和成长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被广泛认同。
随着创业研究的深入,后续学者开始将创业环境从组织环境的研究中独立出来,分门别类的进行探讨。在创业环境的分析中,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等“硬”的环境因素往往被认为必然对创业活动产生的影响,而社会文化、价值观、信仰等“软”的环境因素内涵丰富,因而获得了更多学者的关注。Weber最先强调文化对创业的影响,他明确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是鼓励个人主义、创业文化、理性、自信以及新教的工作道德规范。受Weber的影响,许多学者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文化下更容易产生企业家,Hagen,Greenfield和Strickon以及Gupta等在后续的跨地区以及跨国研究回应了这一观点。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将社会文化视作是创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Ohe等,Mueller和Thomas,Suzuki等)。此外,以往的研究还发现新创企业的生成还会受到不同的种族、价值观和信仰的影响(如Basu和Altinay,Morris和Schindehutte)。
政策环境对创业活动产生的影响也是创业领域所研究的重要议题。创业政策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但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了政府在促进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出台的各种鼓励技术创新,减免税收、增加财政投入以及人才激励等方面的一系列扶持措施。以往的创业政策研究主要分为两条线索,一条从创业政策的不同属性与创业活动的关系展开研究,例如Annika,McDougall,李伟铭等分别研究并指出了技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便利性,技术创新政策对新创企业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条从不同类型的创业政策与创业活动的关系进行研究,例如Annika,蔡莉等在指出了人才市场是新创企业获取所需人才的关键;陈忠卫等根据GEM研究框架,分析了金融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开发转移等九大因素的城市间差异及对创业机会的影响。尽管研究创业政策的视角不同,但从以往的研究结果来看,创业政策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是显著的,积极的创业政策往往能够有效地促进创业成功或提升创业绩效。
五、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纵观以往的创业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在创业研究兴起的20多年中,学者们从个体特征、组织特征、网络特征以及社会环境特征等不同角度对创业研究展开研究。各个思路都有不同的研究重点,提出了鲜明的观点并逐步形成一些理论框架。这些思路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科背景(如心理学、社会学、战略管理学派)的路径依赖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多学科学者们在创业研究层面、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由于创业的复杂和多层面性,简单选择从某个层面的变量出发,往往只能对创业研究的相关问题的做出部分解释,或局限于片面的观点,若要准确、严谨地做出理论解释,后续研究必须在情境控制、过程调节或综合多个层面变量构建理论框架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首先,早期的研究聚焦于个体特征变量的研究,随着创业研究的深入,单纯的个体特征(如成功需求、内控点、高风险偏好等)对创业行为和创业成功的解释力较弱,通过单一个体特征来考察其对创业成功的影响受到学者的普遍质疑,因而后期的创业研究逐渐转向组织特征变量为主以及个体变量与组织变量相结合的研究。鉴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受到经济、技术、行业、竞争等外部环境,以及组织资源、结构、战略、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创业研究有必要强化将个体或组织受置于一定的环境之下,或基于权变的视角,去考察个体或组织层面变量在不同环境下对创业活动和后果所产生的影响。
其次,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尝试突破企业的边界,将社会网络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和研究范式,从创业网络的内容、结构及治理等方面对创业企业的成功机制展开研究。网络视角是组织层面创业研究的扩展。网络观点不仅可以对创业早期的资源匮乏、资源积累、市场扩张以及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等做出有力的解释,而且可以很好地将个人网络利用、组织间合作、社会文化环境差异以及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等多个层面的变量融入其理论框架,从而大大增强了其对创业行为和创业成功的解释力度。可以预见网络视角在解释创业现象和创业成功机制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在后续的研究中理应受到更多关注。
此外,从现有研究来看,当前我国多数的创业研究逐步摆脱了早期主要集中于描述创业现象,引进、套用和检验国外创业理论的研究局限,不断涌现出补充、修正和发展国外相关理论的实证文章,但多数研究采取了以国外文献构建理论并提出假设,以国内数据检验假设的定量分析方法,缺乏转型经济背景下运用扎根理论、案例研究、数据追踪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我国创业机会、创业活动、创业行为以及创业结果关系进行深入挖掘的研究成果。显然,这一点相对于我国日益活跃的创业活动,以及转型期间独特的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未来的创业理论研究中,一方面需要从现有的创业理论出发,通过进一步探究个体、组织、网络、环境等不同层面变量对创业过程和结果产生的复杂影响关系,补充和发展已有的创业理论;另一方面应该鼓励更多的国内学者充分考虑我国创业实践情境,综合运用扎根理论、案例研究等分析方法推动我国原创性创业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创业理论研究的学术贡献。
标签:创业论文; 创业资源论文; 创业机会论文; 结果导向论文; 多变量分析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成功要素论文; 解释变量论文; 个人特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