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微省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0名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可以加快患者疼痛缓解、缩短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有利于关节屈伸活动,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 骨科 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术所需材料多为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人工关节假体的制造是要根据患者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为依据,通过骨科医师将其植入人体内,人工关节的植入可以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1】。目前,骨科临床最为常见的关节置换以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大多数患者植入使用时间多数超过十年,少数可以长达20年以上,甚至伴随其终生。随着生物材料与外科技术的进步,肩关节、肘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置换也在不断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一方面给关节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一方面,它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本文以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优质护理模式,取得不错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骨科收治的80名人工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男20名,女20名,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0±0.6)岁,膝关节置换18名,髋关节置换22名;观察组男19名,女21名,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2±0.7)岁,膝关节置换17名,髋关节置换23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优质护理,包括,具体如下:入院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手术护理(术前、术中、术后)。
1.2.1入院护理: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护士长安排一个护士带领患者去病房,帮助患者整理完毕后,进行相关讲解。讲解时护理人员最好可以将患者家属集中一起,统一讲解我院住院患者的相关规章制度,患者遵守住院作息表,介绍我院大致情况,科室组成,尤其重点介绍骨科科室情况。医院概况介绍完以后,护理人员通过问诊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现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等,同时完善入院基本检查,如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尤其是患处关节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最后叮嘱患者按照医嘱要求尽快去完善入院相关辅助检查。
1.2.1晨间护理:护理人员安排保洁人员打扫病房卫生,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有条件的可以2天定期更换床单元,病员服及手术衣。建议患者每2周剪指、趾甲一次,每天洗手至少3次,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提供适宜的病室温度,嘱患者注意保暖,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让患者能够从早晨开始就保持一个最好的状态【3】。
1.2.2晚间护理:睡前进行口腔护理、排便护理,让患者养成注意口腔卫生的习惯,睡前排便可以达到清洁肠道的作用。病室内电视机按时关闭,留一名家属陪同即可,其余建议家属离院,病情较重的的患者病房保留廊灯,便于观察病人,适当关小门窗,注意温差变化,同时注意病房周围环境,尽量保持安静,便于患者入睡,夜间10点护理人员查房时耐心咨询患者夜间睡眠,疼痛等情况,了解患者患处关节活动能力。
1.2.2手术护理:术前可以指导患者开展适应性训练,如卧床大小便训练、呼吸训练等。患处关节消毒护理,手术关节部位的毛发剔除一般以手术前1小时最佳,消毒、剃毛工作,护理人员做到无菌操作。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预先准备抗药药物,可以让患者口服或静滴头孢类药物。关节置换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患者失血量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操作规程,做到与主刀医师的完美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护理人员每隔1小时观察患者术野皮肤、血运情况,控制止血带使用时间,降低患者失血量。术后每隔6小时下病房观察患者患处关节引流管是否通畅、伤口有无感染,同时指导患者患肢保持正确体位,疼痛较为剧烈、伤口感染患者予止疼、消炎药物处理。术后5天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关节屈伸活动。
1.3 观察指标
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所花费时间越短、关节屈伸活动度越大,说明患者病情恢复越好;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越高,说明患者认可度也越好。
1.4统计学方法: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 ±s ,n=40)
3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我国目前已经获得较大的成功,但受益群体仍以中老年人为主,但是某些中老年人患者,它本身会伴随有其他器官的严重疾患,或者较难配合医生进行相应关节功能训练,对于一些年轻患者而言,较大活动量、使用长期限的要求仍然未能够全部满足;。因此如何保证患者安全是临床医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患者同时必须具备满足手术要求,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因素还包括医师的技术操作水平以及人工关节假体的正确选择【3】。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关节疾患患者的福音,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人工关节假体松动、脱位,磨损,锁定机制失败,假体断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赛、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术后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4】。
优质护理服务最大的价值在于对患者手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价形成正向引导,这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营造健康的护患关系,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本文以骨科40名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包括入院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手术护理(术前、术中、术后),对比分析两组情况,得出优质护理模式可以加快患者疼痛缓解、缩短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有利于关节屈伸活动,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提高。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代表了护理理念的转变方向【5】,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而言,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效果,对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章金枝.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7):119-120.
[2]崔秀霞.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4):6-8.
[3]张丽苹,吴悦,黄天霞.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122-123.
[4]王丽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235-236.
[5]赵丽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护理中 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235-236.
论文作者:刘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骨科论文; 时间论文; 人工关节论文; 手术论文; 模式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