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探究论文_吴军,李彩玉

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探究论文_吴军,李彩玉

莒南县石泉湖水库管理所 山东莒南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一项民生工程,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环节和施工技术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也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本文针对该项内容的施工布局及施工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希望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会为了追求更高的施工效率与降低工程成本,会采用导流技术将水流引至下游,该技术被统称为围堰技术。尽管围堰技术拥有诸多的优势,但其流程较长、步骤繁复,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反而会对工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各施工单位只有切实加强对围堰技术的研究与学习,才能更好地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作业。

一、做好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意义

1、提升工程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建设工程,对工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正面作用。因此,只有切实保证水力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才能推动我国的各项活动正常进行。而借助施工导流以及围堰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确保施工队伍以更高的效率与质量完成作业。

2、重视基础建设,简化工艺流程

就水力水电工程而言,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工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成本才能建造完成。而通过施工导流以及围堰技术的运用,能够切实简化工艺流程,通过先进性的技术替代繁复的施工操作,提升工程完成的时间。同时通过目前已相对成熟的技术运用,还能更好提高工程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因人工或其他客观因素而造成的工程错误。

二、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定义分类

针对建筑工程而言,尽管其工程的目的与流程与水体息息相关,但工程项目的建设往往需要保有一个相对干燥、整洁的环境。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更好辅助施工队伍开展操作,施工导流以及围堰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建设干燥、整洁的工作平台。此外,通过上述两类技术能够更好帮助水流通向指定方向,从而减缓平台所受到的冲击力,确保施工人员的生产安全。尽管目前我国生产建设的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也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但主要技术分为河床内导流与河床外导流两类。现阶段,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已经成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只有切实使用好该技术,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

三、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应用步骤与方法

1、第一阶段——初期导流

初期导流阶段是整个工程中难度相对较大的环节,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以供施工人员进行围堰陆地的搭建,往往施工难度较大。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充分考察水体情况,尽量选择水流速度较慢的情况进行下水搭建工作。其次,在导流初期通常使用挡水材料作为最主要的建筑原材料,其目的并不是建设完整陆地,而是首先确保水体分流而非直接建造围堰陆地。需要注意的是,初期导流工作开展前,必须充分考察当地的环境情况,避免在暴雨季节开展导流初期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第二阶段——中期导流

3、第三阶段——终极导流

所谓的第三阶段的导流工作,是对整个导流建设工程的完整与补充,切实充分发挥工程的所有作用。首先,针对围堰陆地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施工单位在这阶段的工作是对陆地展开检查维护工作,针对其不足之处加以一定的改善,并对受到水流冲击较大的区域做好加固处理,以免安全隐患的造成。其次,在不同的工程阶段应当使用不同的导流方法。具体而论,在雨季多发季节,位于河流下方的泄洪装置应当打开,达到排水减压的作用。而针对干旱季节,位于河流下流的蓄水装置应当关闭蓄水装置,确保上流水层的用水量充足现象,保证人民群众的用水量充足,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四、两类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区别

1、河床内导流

河床内导流又称为分段式导流建设工程,通常情况下在水流速较慢且河面较宽的区域进行。为了较小施工难度,可安排技术人员对河流做好考察分段工作,并在每个段落间利用建筑材料设置围堰点。通过各个围堰点之间的联络,逐步延伸开展整段河流的建设工作,更好完成建设工作。

2、河床外导流

河床外导流又称为全段式导流建设工程,区别于河床内导流,其适用于河流流速较快且河面较窄的区域进行。通常情况下,河床外导流不在河流中间设置围堰点,而是在两边集中设置围堰分流区域,并将拦截的河水直接排放在河床两侧。河床外的导流工作相对于河床内导流,其工程量相对更小,尽管其工程量较小,但由于其技术难度更大,往往对施工人员要求也更高,因此施工单位应当谨慎使用河床外导流的技术。

五、围堰技术的分类选择

1、混凝土围堰

在所有的围堰技术之中,混凝土围堰是相对施工量最小、成本较低的一类技术。使用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主材料,使得围堰设施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力与防渗效果,同时由于混凝土是绝大多数建筑物必备的一类建筑材料,故而能够较好地与其他建筑结构产生连通作用,因此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目前该方法受到较大的推崇,我国众多的水利水电工程都有所应有,例如我国著名的三峡工程即使用的了混凝土围堰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混凝土围堰具有较多的优势,但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泥浆对水分的要求较为严苛,故而施工单位必须充分了解并学习相关的技术,确保混凝土围堰被较好搭建。

2、不过水围堰

针对部分地区较为偏远,运输原材料不便的区域,施工单位可选择不过水围堰作为最主要的围堰技术,同时不过水围堰也是目前我国最为常用的围堰技术之一。不过水围堰的结构与土石坝结构较为接近,不仅可以做到就近取材使用石料进行建设工作,其组装流程也较为便利,施工单位可较好进行拆卸、重装工作。此外,不过水围堰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可较好适应各类水流以及地理环境的构造,同时也能搭配其他种类的围堰设施共同使用,在全国范围内都能看到不过水围堰的设施。但不过水围堰耐水性较差,施工单位需要着重做好相应的防水措施,以免不过水围堰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六、结语

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经常要用到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同时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水平。鉴于此,在开展施工活动时必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优选导流方案,采取合理的围堰技术,对有关施工资源做到精准配置,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伟强,李宗琴.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概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

[2]张莉.浅谈施工导流以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

[3]齐继贺,姜伟华.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

论文作者:吴军,李彩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探究论文_吴军,李彩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