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吾尔族论文,南疆论文,新疆论文,青少年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30(2008)04-0040-06
在一个多民族、政治相对民主、宽松的国家,我们既要强调民族认同,但更要注重国家认同,这是维护政治稳定、保障国家统一的前提。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其民族文化传播和创造的基础,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和适应,是其社会化进程的前提条件,也是民族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对于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来说,对中华民族主流文化——汉文化的认同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同样重要的,甚至是更为重要的。维吾尔族青少年既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又是维吾尔族内部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年轻而富有活力,正是思维最活跃和接受外来事物最迅速的一个群体,异族文化移入对他们的文化状况造成的影响也是最为显著的;另一方面,维吾尔族青少年群体实际上代表了未来的维吾尔族群体,他们是接受现代化教育较多的群体,同时也是接受主流文化和受主流文化影响最多的群体①。
在南疆,维吾尔族人口众多,汉族人口所占比例不到1/10。由于特殊的地域特点、语言文化和周边环境,南疆地区青少年在教学语言的选择、对外交流、课外活动等不同场景中,更喜欢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否则他们就会担心不被本民族认同;再加上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使得一些青少年缺乏对国家的了解,单纯地强调民族认同,很容易被极端分子、分裂分子、恐怖分子和敌对势力所利用。因此,了解和研究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新疆南疆的喀什与和田两地进行,问卷调查的对象是5~12年级的学生,在所抽取的2116名学生中,小学756名(其中男生360名,女生396名),初级中学828名(其中男生309名,女生518名),普通高中528名(其中男生359名,女生169名);调查对象中有10名来自牧区,1232名来自农村,327名来自县镇,513名来自城市②。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Phinney,J.S.(1992)、Valk,A.& Karu,K(2001)的民族认同量表为基础,在参照万明钢、佐斌等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经课题组反复讨论,编制了“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由23道题构成;第二部分分为A(国家认同)和B(民族认同)两部分,A部分由24道题构成,B部分由21道题构成。之后请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估。根据专家意见,在第一部分删掉了5道题,对第二部分的相关题目进行了修改。
问卷编制完成后进行了试测,经初步分析,有2道题目因因素负荷较低,因而将这2个题从量表中删除。剔除与总分无显著相关的题目后,国家认同部分共有18道题目,进行信度检验,测得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0.908,说明该部分有较好的信度。然后做KMO and Barlett球形检验,Bar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为11500.469(自由度为153)达到显著(sig.=0.000),说明项目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在因素分析中,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旋转后三个因素可以解释问卷得分总方差的51.653%。
民族认同部分共有15道题目,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0.709,说明该部分也有较好的信度。KMO and Bar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Bar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为6550.074(自由度为105)达到显著(sig.=0.000),说明项目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在因素分析中,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旋转后得到三个因素可以解释问卷得分总方差的49.337%。
二、结果及其分析
1.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总体情况
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③。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本调查中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发展主要是指在形式运算阶段上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上,青少年的思维已基本成熟。但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他们对相关事物的认识,大多还处在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期。这种认识的发展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知识经验等有关。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作为民族地区青少年认知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随青少年的年龄和认知结构的变化有无明显的变化?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详见表1)
表1 国家认同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比较分析
年级
总人数 平均年龄平均数 标准差T值
df
p
五年级 331 10.904 12.581 1.77836.635 330 0.000
六年级 332 12.029 12.873 1.72440.931 331 0.000
初一年级240 12.664 13.065 1.44743.515 239 0.000
初二年级251 13.747 12.923 1.80334.472 250 0.000
初三年级238 14.631 13.552 1.50946.548 237 0.000
高一年级160 15.785 13.255 1.63232.971 159 0.000
高二年级160 16.935 13.565 1.23546.764 159 0.000
高三年级152 17.575 13.865 1.04757.265 151 0.000
注:国家认同平均分由三个维度平均分相加而获得,每个维度最高分是5分(完全同意),最低分是1分(完全不同意),因此,国家认同平均分最高分可能为15分,最低分可能为3分,中点为9分。依次可知,各年级段的分数在同意(12分)和完全同意(15分)之间。
从表1可以看出,从五年级到高三,每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相差1岁左右,而且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年龄和年级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r=0.992,p=0.000)。一般来说,学生的年级越高,知识经验越丰富,因此,本研究将学生的年级作为衡量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探讨。
调查显示,维吾尔族青少年在国家认同上的平均得分都在12.58~13.87之间,标准差值在1.05~1.80之间。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平均得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呈现递增趋势,但这种变化不是直线的,其中高三学生的国家认同得分最高,在初一到初二、初三到高一阶段,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在国家认同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了了解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偏向,将国家认同的平均得分与得分中点数之间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平均得分都高于中点(P=0.000),说明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在对国家认同相关问题的看法上总体介于同意和完全同意之间,表明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总体上是积极的和正面的。
为了考察维吾尔族青少年在国家认同各维度上的情况,将各维度的得分与中点数3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国家认同各维度与得分中点3的比较分析
因素总数 平均得分
标准差 T值 自由度
p
认知2027 4.582 0.606117.648 2026 0.000
情感1967 4.473 0.584111.804 1966 0.000
行为2027 4.032 0.745 62.363 2026 0.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在认知方面的得分最高,情感方面次之,行为方面最低。但是国家认同各维度与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变化是否相一致?每一阶段维吾尔族青少年在国家认同三维度上的变化有什么不同(见图1)?
图1 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各维度与学生年级变化的曲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认知和行为方面,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在国家认同各维度上的变化趋势与国家认同总趋势的变化相一致。但在情感方面,初一到初二阶段没有明显的变化。
2.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总体情况
表3 民族认同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比较分析
年级
总人数 平均年龄平均数 标准差 T值自由度
p
五年级 335 10.904 10.604 1.55618.868 334
0.000
六年级 333 12.029 10.713 1.21525.716 332
0.000
初一年级249 12.664 10.735 1.14423.938 248
0.000
初二年级246 13.747 10.847 1.50019.312 245
0.000
初三年级226 14.631 11.339 1.64721.346 225
0.000
高一年级149 15.785 11.478 1.40021.606 148
0.000
高二年级152 16.935 11.465 1.47620.589 151
0.000
高三年级137 17.575 11.166 1.13722.298 136
0.000
调查显示,维吾尔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平均得分都在10.60~11.48之间,标准差在1.14~1.65之间。总体而言,民族认同的平均得分随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呈现递增趋势,这种变化也不是直线的。其中高一学生的民族认同的得分最高,在高一阶段以后,维吾尔族青少年在民族认同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检验的结果同样表明,维吾尔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平均得分都高于其中点值,表明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总体而言也是积极的和正面的(详见表3)。
维吾尔族青少年在民族认同的各维度的平均得分与中点值的T检验结构如表4所示。
表4 民族认同各维度与得分中点3的比较分析
因素总数平均得分标准差 T值 自由度p
认知2032 4.265 0.687 82.962 2032 0.000
情感1949 4.394 0.617 99.767 1948 0.000
行为1956 2.278 0.872-36.601 1955 0.000
从表4可以看出,总体来说,维吾尔族青少年在各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平均值。与国家认同各维度不同的是,在民族认同方面,维吾尔族青少年在情感方面得分最高,在认知方面次之,在行为方面最低,认知和情感方面总体都处在完全同意和同意之间,而行为方面介于不同意和有点同意之间。
3.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在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上的对比分析
对民族地区青少年来说,是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还是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这不仅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研究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在汉族的头脑里,“中国人”、“中国公民”的身份意识是自然而然的,是他们群体意识体系中属于核心层面的关键认同。但是我国的其他族群(如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等)是否都具有同样的对待“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呢?如果我们承认有些族群在对“中国人”、“中华民族”的认同上与汉族之间存在着差别,确实存在着有些人在意识中把对本族群的认同置于对“中华民族”认同之上的现象,我们就需要注意在少数民族成员当中培养与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④对于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来说,他们对这一问题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见图2)
图2 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对比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南疆地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要高于民族认同。也就是说,他们更倾向于将民族认同看作是在国家一体下的认同,是一种“在政治上一体,文化上多元”的认同。这一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4.南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对比分析
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是将本民族认同置于国家认同之下,基本与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相吻合。但是,目前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是否是一种最理想层面上的国家认同?来自不同文化的青少年群体在国家认同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存在,这种差异有多大(详见表5)?
表5 汉族与维吾尔族青少年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三维度方差分析
因素民族平均数 标准差 T值显著性
认知汉族4.800
0.349 -3.626
0.000
维吾尔族4.606
0.550
国家情感汉族4.603
0.531 -4.032
0.000
认同维吾尔族4.359
0.600
行为汉族4.633
0.550 -7.003
0.000
维吾尔族4.193
0.639
认知汉族3.526
0.899
8.292
0.000
维吾尔族4.292
0.703
民族情感汉族3.944
0.739
5.292
0.000
认同维吾尔族4.454
0.579
行为汉族1.812
0.751
7.705
0.000
维吾尔族2.661
0.911
通过表5可以发现,在国家认同方面,汉族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都明显优于维吾尔族青少年,但在民族认同方面,维吾尔族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却优于汉族青少年。可见,在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少年相比,他们的民族认同较高而国家认同较低。
四、讨论
1.对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讨论
总体来说,维吾尔族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他们在国家认同上表现得更为积极,但是初一到初二阶段、初三到高一阶段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因为:初一到初二阶段,从年龄结构来看,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平均年龄为13.22岁,是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心理发展是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等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从学校教学来看,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虽然不断丰富,但是课程门类多、难度大,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很多学生会因此产生孤独感、失落感。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会使学生在国家认同上表现出消极反映,使其在国家认同上的得分偏低。
初三到高一阶段,从年龄结构上看,这一阶段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平均年龄为15.10岁,处于学习的过渡时期。从初中到高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考虑问题容易从自我出发,产生片面性、表面性。另外,由于疏勒县和洛浦县全县只有一所高中,且位于县城,大多数学生需要寄宿,因此他们大多数都要远离家庭,这种生活上的过渡,会使部分青少年产生极大的不适应;另一方面,高中阶段维吾尔族青少年和汉族青少年接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们在学业上更多地面临着与汉族学生的竞争,由于极强的独立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往往会使他们把这种不利看做是由于自己的民族身份造成的,因此,表现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上就更多地表现为消极的国家认同与积极的民族认同。
2.对维吾尔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讨论
同国家认同相似的是,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在高一到高三阶段也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在高一,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平均年龄为15.8岁,而且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相比,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水平更高一些,常能进行独立思考,既不轻信盲从,又不无理狡辩;并且随着维吾尔族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结构的丰富,他们常常能辩证地看待民族与国家问题,能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点与不足,更多地将民族问题放在国家一体的前提下去思考,因而在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上就表现为在国家认同上更为积极而在民族认同上略有下降。
3.对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少年在国家认同上的讨论
维吾尔族青少年和汉族青少年在国家认同上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儿童民族差异的意识要比主流民族的儿童形成早一些,这种差异意识的形成对少数民族儿童有极为深刻的社会性后果。因为少数民族儿童在认识到民族差异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本民族的独特性,这对每个少数民族成员形成独特的自我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会把少数看成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一个文化和民族还不能完全平等的社会中。很容易使他们形成自卑和封闭的民族自我意识……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在人群中,个子极矮的人和个子极高的人都是少数,大部分人身材适中,很高的人和很矮的人在为自己分类时,比起那些中等高度的人来说,更可能提及高度,高度这一概念对他们更为敏感。”⑤当然,这种认同观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群体具有内部矛盾和对外一致的特征。正如Dru Gladney所指出的:回族在外国人面前认同于中国人,在汉族人面前认同于少数民族,在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面前认同于穆斯林,在维吾尔、东乡等其他少数民族穆斯林面前认同于回族⑥。
五、结论
1.在国家认同方面,随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呈现递增趋势。其中高三学生的国家认同最高,在初一到初二、初三到高一阶段,维吾尔族青少年学生在国家认同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国家认同不同的是,高一学生的民族认同最高,在高一阶段以后,维吾尔族青少年学生在民族认同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表现得更为积极。也就是说,他们更倾向于将民族认同看作是在国家一体下的认同,是一种“在政治上一体,文化上多元”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与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基本吻合,是有利于国家进步与民族发展的;但是同汉族青少年相比,他们的国家认同偏低而民族认同偏高。
3.对维吾尔族青少年来说,国家认同的形成并不会消弱或排斥民族认同,相反,国家认同的形成会提升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民族意识。
注释:
①由于本研究是在南疆地区的疏勒县和洛浦县进行的,调查对象是当地的中小学学生。因此,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研究中的维吾尔族青少年均指维吾尔族青少年学生。
②注:各项数字的总和与总人数2116不符,主要是由于个别选项有缺失值存在。
③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2~84页。
④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15页。
⑤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⑥参见1998年3月23日在挪威(奥斯陆)“中国藏族文化发展趋向国际研讨会”上Dru Gladney的发言《民族身份的变化与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