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论文_佘牧衡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肾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196例确诊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rhEPO及铁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丁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及HCT水平,rhEPO用量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Hb及HCT水平均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观察组rhEPO用量较对照组用量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丁联合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还能减少rhEPO的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左卡尼丁;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

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高达10.8%,其中大部分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体内缺乏rhEPO不足而引发肾性贫血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该病因,临床广泛使用rhEPO及铁剂改善了肾性贫血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多项临床研究发现左卡尼丁的补充治疗能够提高rhEPO单一治疗的效果[1-2]。为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接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采用左卡尼丁联合rhEPO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196例确诊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半年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中男61 例,女37例,年龄36~72岁,平均(56.8±13.7) 岁,含6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糖尿病并肾病、5例梗阻性肾病、4 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高血压性肾病、3 例乙肝相关性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2例多囊肾;观察组中男60例,女38例,年龄38~70岁,平均(55.9±13.4) 岁,含6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并肾病、6例梗阻性肾病、3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高血压性肾病、3 例乙肝相关性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2例多囊肾。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肾脏病种类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rhEPO及铁剂:患者血透完成后皮下注射rhEPO,剂量为100~150 u/kg,当患者血红蛋白(Hb)≥100 g/L,血细胞比容(HCT)≥30%后,减少rhEPO的使用直至Hb、HCT维持正常水平,同时辅以铁剂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血透后给予左卡尼丁静脉注射治疗,剂量为1 g,两组疗程共计1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及HCT水平,rhEPO用量以及疗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及HCT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Hb及HCT水平均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及HCT水平比较( )

2.2两组患者rhEPO用量比较

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对照组用量分别减少3%、8%、12%,而观察组用量分别减少12%、18%、33%,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5例,而观察组仅1例。

3 讨论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血液净化过程中损耗红细胞且患者自身体内缺乏rhEPO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血透还会引起肉碱不足,导致患者肠胃功能失衡、营养不足,肉碱如左卡尼丁的缺乏不仅会抵抗体内rhEPO的生成、还会缩短红细胞寿命从而加重肾性贫血程度,这就是临床单一使用rhEPO治疗欠佳的原因之一[3-4]。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Hb及H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rhEPO的治疗的确能够改善维持性血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情况,但联合左卡尼丁治疗,其效果更为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左卡尼丁的静脉注射增加了体内肉碱的含量,降低体内自身生成rhEPO的抵抗,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脆性提升,其寿命得以延长[5]。此外,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对照组rhEPO用量分别减少3%、8%、12%,而观察组用量分别减少12%、18%、33%,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一实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左卡尼丁的增加能够降低对rhEPO的抵抗,从而减少了疗程中的用量。左卡尼丁的联合治疗还能够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安全性也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左卡尼丁联合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还能减少rhEPO的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付传娣,许红. 左卡尼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50.

[2]杨俊生,王军,覃学勇,刘莉莉.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57-1358+1361.

[3]邓江红. 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8例临床分析[J]. 华夏医学,2012,25(02):172-174.

[4]吕志广.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02):55.

[5]龙杰文,邓红环,陈其铭.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05):65-66.

论文作者:佘牧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论文_佘牧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