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出版社生存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中小出版社生存发展战略研究

闫会心[1]2004年在《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不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各国都存在中小企业问题。中小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中小企业为何会存在?中小企业如何求得发展?这是任何中小企业研究者都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但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业界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从政府政策入手,或者是从单纯的法律角度展开的,真正从中小企业自身情况出发研究这一问题的较少。 本文从中小企业地位、作用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的概念、特点、以及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给出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型,指出中小企业的战略取向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的各种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探讨和研究了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并认为在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战略选择是有条件的,它必须紧密结合中小企业自身所处的时空条件做出选择。我们知道,21世纪几大新趋势的出现,必将对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意味着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所提出的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也必将随着四大趋势的出现而发生变化。

程建林[2]2004年在《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战略性作用。国际经济界、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是突出。中小房地产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十分重要。尤其在当前,我国房地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中小房地产企业无论在企业数量方面、总体投资规模方面、经营收入与利税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行业地位和作用。可以毫不夸张说,没有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中国房地产业的今天。中小房地产企业应如何根据市场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的变化,制定和实施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是在查阅了大量中外有关中小企业发展机制、企业战略理论、房地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着期刊、学位论文和其它文献,并深入房地产企业内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存在的必然性进行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并提出适合中小房地产企业的阶段性发展战略。首先,本文根据中小房地产企业与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研究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的这一课题,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强调了研究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对于发展壮大这一特殊队伍的重要性。其次,本文对国外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战略的理论研究,针对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特点与行业发展特征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发展战略框架。最后,从资源规划与配置等方面对战略的选择与评价、实施与控制进行了阐述,并应用前面所提出的战略理论框架,对重庆枫丹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保证了理论的实践价值。

王灵善, 路建宏[3]1999年在《21世纪初我国中小出版社生存战略谈》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我国的出版业也将跨入一个新的时代。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出版社如何迎接挑战,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议题。新闻出版署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在通过战略性整合,即“通过兼并、联合,组建既有规模又有实力的大型、特大型新闻出版实体,实行资产重

赵永刚[4]2005年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探索中小企业如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抓住机遇,谋求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这对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论文在阐述中小企业新型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以促进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为目标,从企业的价值创造、战略要素、核心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微观层次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微观经济学、博弈论、演化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等等有关分析方法,注重发展战略的可行性研究。与同类研究相比,本论文的特色在于以核心能力作为切入点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首先,论文通过对新型工业化的研究分析,得出中小企业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必须综合运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所形成的新型发展优势,促成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接着论文从市场治理、层级治理、网络治理叁个层次阐述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重点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资本两种战略要素所蕴涵的竞争优势,之后论文对“核心能力”的要素构成进行深入研究,在C.K.Prahalad和Gary Hamel提出的“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理论基础上,剖析了“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对“核心能力”概念进行了拓展,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概念:然后在研究中引入着名的“Chain—Store Paradox”模型和“Stackelberg”模型,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进行细致深入的博弈分析,得出四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模式,并进一步构建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之后论文分别就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与实施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和须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论文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绪论。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新型工业化与中小企业。论述新型工业化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和要求。 第叁章: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依据。论述相应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微观分析。从市场治理、层级治理、网络治理叁个层次阐述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重点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资本两种战略要素所蕴涵的竞争优势,进而剖析了“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运用的“核心能力”概念。 第五章: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推导出适合中小企业的四种发展战略,进一步构建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六章: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分别论述了四种发展战略各自的运作机

刘锐[5]2004年在《我国中成药行业中小企业生存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中医药应用、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成药是本土发育并结合医药科技改造提升的传统中药产物,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国家政策的支持,中成药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农业、机械制造业、流通业等等相关产业的拉动力极大。但对比亚洲成药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我国的劣势暴露无疑,面对我国政府对WTO的承诺,在叁到五年内,将中成药的整体关税降到6.0%到6.5%之间,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全面敞开,市场竞争急剧升温的严峻形势,我们的民族企业竞争战略和营销策略的优劣,将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论文从分析中成药行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制药企业、流通链、零售终端的发展动态出发,运用企业战略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知识,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竞争环境,结合江西博士达药业案例研究,从中找出我国民族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药企业如何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和营销策略。本论文从营销渠道、行业价值链的视角去分析行业竞争和企业的自身优劣势,提出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以差别化战略为核心,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后向一体化发展的生存战略,以及关系营销的营销策略。 期望能够对我国的中成药行业中的众多中小企业的竞争发展战略有所指导,能对行业营销渠道的构建有所裨益。

谭春珍[6]2010年在《基于环境保护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人类生活的改善,但人类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地球已是百病缠身,所以人类社会已是到了整治环境治理地球的时候了。从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无疾而终到中国自己救赎,独自承诺减排目标,去年和今年的天灾不断,地震濒发,08年的文川地震到今年的玉树地震,西南大旱到南极冰川的溶化,环保问题日益特显。过去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GDP为官员政绩的参照,使得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现在我国已在国际众多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承担着更大的义务,因而中国在建设中造成环境破坏日益突显,更是引来西方国家的口诛笔伐,所以我们引进环境保护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战略研究。企业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之一,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众多,各类的中小企业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论文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概念到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践情况,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途径。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接着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特点和发展现状,评价中小企业经营经济效益,揭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宏观整体存在的问题,内部经营存在的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等;进一步地,本文以银鸽集团为实证,通过分析银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实行循环经济模式,探讨了传统经济模式的障碍和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制定了中小企业的可发展规律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框架,提出了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论文着重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环境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并解决中小企业如何在做到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社会公益的“双赢”。

朱奎[7]2007年在《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课题研究背景:目前中国就业形势日益紧迫,创业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而进行创业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充分就业的载体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现实中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自身存在资金缺乏,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国家对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够健全、服务不到位、融资贷款难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新创立的中小企业,要成功进行创业,更应重视其创业战略的分析,制定和执行。作者在实际经营中,认识到中小企业创业战略有其独特的一面,为了了解此特性,以便为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的分析、制定和执行,提供借鉴、参考,作者选择了《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研究》这一课题。本论文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研究的必要性。此部分列举了若干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的误区,并提出如何进行相应的规避。第二部分:河南掌柜食品有限公司案例研究。从实证方面对中小企业创业战略进行了研究。第叁部分:我国中小企业创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此部分多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创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便其企业创业之始制定创业战略时扬长避短,规避风险,并充分利用相关政策的支持。第四部分:中小企业创业模式。该部分从战略高度分析了企业组织形式是企业创业战略有效执行的组织保障。第五部分:中小企业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本部分从战略的匹配性出发,着重论述了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实施及可供选择的创业战略种类等。第六部分:中小企业创业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企业创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根本竞争力,它决定着企业能否生存,能否进一步发展。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从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研究的必要性、中小企业创业的问题和机遇、企业组织形式、创业战略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等角度,在理论方面对中小企业创业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从理论出发结合河南掌柜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创业的案例,为我国中小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的选择、制定、执行,提供借鉴和思路,以利于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成功进行创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陈辉民[8]2005年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特色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商业银行稳健的发展有助于经济的稳定运行,有益于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自9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银行并购热潮,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最后3年每年都有900件以上金融重组事件,交易的件数是1990年的3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经济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逐步对世界的全面开放,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其处境日益严峻,摆在中小商业银行面前的前景是要么被兼并,要么积极应对,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参与竞争。一般而言,这两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对策的选择关键取决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现实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选择的策略是积极参与竞争。本文认为特色化发展便是中小商业银行比较现实理想的选择。 本文首先从发展的角度,重新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概念及外延进行了较准确的解析;其次,从现实情况出发,分类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第叁,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中小商业银行存在合理性、存在必要性及生存环境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第四,从美日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简介中,总结其发展的宝贵经验,以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借鉴;最后,从产权、市场定位、产品结构、组织架构、服务体系、企业文化、策略联盟等方面来构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特色化发展战略。 本文通过运用金融经济学及自然科学有关原理,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进行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存在合理性、必要性、生存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日本、美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经验提出特色化发展思路。总之本文试图在分析的过程中注重规范与实证,一般与特殊相结合,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提供发展新思路。

黄明刚[9]2016年在《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各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柱作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产品多样性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中小企业的作用更加凸显。据2012年国务院最新报道,我国中小企业总数达5200万户,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担负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全国50%的税收,贡献GDP的60%以上;80%以上新产品开发由中小企业供给,65%的专利发明和75%以上的科技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创造。尽管我国中小企业对社会做了重大贡献,但与大企业相比,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差距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据银监会2014年末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70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23.85%,中小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户数1144.6万户,仅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0.44%。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贵。据中央财经大学民泰研究所2015年4月对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有83%的受访中小企业认为:贷款利率水平并未因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长期制约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借助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大量研究集中于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探讨,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但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互联网金融是否能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呢?国内学者大多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交易行为、与传统金融比较、风险与监管等方面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对制定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事实上,这些研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宏观的、操作层面的理论描述方面较多,对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进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渠道的实质性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作为研究内容。以互联网金融为切入点,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以网络经济与企业组织理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理论、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以及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金融中介化的问题,探索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创新,以进一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全文分四大部分,共七章组成。通过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解决了如下问题:1.通过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分析表明,互联网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去金融中介化,提高融资效率,促进金融业发展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网络媒体、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这些新型业态的产生形成了强大的互联网经济,为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金融业的变革与创新。然而,我国金融业的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金融资源集中在少数国有商业银行;另一方面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分配不均衡。金融互联网化始终摆脱不了传统金融的体制束缚,只是在服务渠道和手段上进行了创新,金融媒介的功能并未实质性改变,金融资源的分配不均并没有因为金融互联网化而改变,只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已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客户,增进了金融服务的质量,金融缺口和信贷配给依然存在,中小企业、农村金融市场金融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依然没有改变,闲散、碎片化的资金没有得到平等的均衡收益、金融的普惠性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金融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等高科技手段对中小企业融资,打破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壁垒,降低了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资金匹配效率,实现了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金融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的转变,富人金融向“草根”金融转变,大企业金融向普惠金融转变,加速了金融“脱媒”,进而促使金融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基因式”的变革,有力地推动金融业向扁平化、虚拟化、网络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创新。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2.通过网络小额信用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分析表明,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网络小额信用贷款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比较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一方面电商平台记录了中小企业历史交易中诸如经营情况、财务信息等,为网络小额信用贷款提供了“草根”征信系统的便利,这些信息是主动获取的,客观、真实、可靠,而传统金融机构是通过被动获取信息,中小企业容易提供虚假信息,造成道德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电商平台在中小企业违约时,会采取停止与中小企业合作,关闭其电商业务,这样会增加中小企业的违约成本。而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没有实体合作,金融机构停止与中小企业合作对中小企业影响不大,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违约成本相对要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容易产生道德风险。虽然网络小额信用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网络小额信用贷款也存在资金供给不足,贷款利率高,科技风险和制度性约束等缺陷。3.对P2P网络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分析表明,P2P网络借贷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P2P网络借贷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P2P网络借贷从开始萌芽时平台数量的凤毛麟角到如今的遍地开花,从简单的类信用卡模式到类担保债券模式,再到如今的类资产证券化模式,P2P网络借贷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已更加多元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业务发展十分迅速,2015年末,P2P网络借贷平台借贷规模累计达9750亿元,年度增长率超过225%。但是P2P网络借贷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信任是决定投资人是否愿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因素,而信任倾向、信任质量、关系型社会资本和P2P网络借贷平台是投资人对中小企业融资交易信任的重要基础。由于P2P网络借贷信息不对称,交易机制设计不合理,P2P网络借贷平台爆炸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平台的很多问题,如平台挪用资金,线下擅自放贷,非法集资,携款“跑路”等庞氏骗局。2015年末,我国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共计1733家,歇业停业(包含隐形停运)的平台占P2P网络借贷平台总数近叁分之一。4.对众筹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分析表明,众筹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具有激励相容原则,为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众筹融资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激励。中小企业通过众筹融资能够降低资金成本和获得详细的、高质量的信息。其次,对投资者的激励。投资者通过众筹平台投资可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最后,对众筹平台的激励。众筹平台的主要收入和盈利方式是收取创意项目融资金额的4%-5%中介费用。所以众筹平台会设计非常好的市场规则来招揽优质创意项目,高效匹配中小企业创意项目融资资金,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来增加收入和利润。但从众筹对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分析发现,众筹作为新兴产业,众筹融资在我国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不足之处。首先,众筹融资只适用于创意项目融资。其次,投资者投资的资金监控难度大。众筹解决了创意项目筹资的问题,但是投资后资金无法监控。再次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容易造成“非法集资”。最后,创意项目发起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5.对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比较与创新分析表明,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叁种主要融资模式,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各有所长,但同时也存在自己的“短板”,需要进一步驱动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创新。网络小额信用贷款、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去金融中介化,促进金融业发展创新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同时从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互联网金融叁种主要融资模式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方面各有所长,但同时也存在自己的“短板”。在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实践中,网络小额信用贷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受小贷公司政策限制;P2P网络借贷和众筹平台非法集资、携款“跑路”等庞氏骗局,自身特殊风险等缺陷,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除有监管空白,野蛮生长客观原因外,更多是信息不对称,运行机制设计不合理主观原因。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进一步驱动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一方面构建“电商+P2B”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另一方面大力促进奖励式和股权式众筹发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结合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实践,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商+P2B”网络借贷、奖励式众筹和股权式众筹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1.促进互联网金融自身发展。2.加快中小企业电商化发展,整合企业间价值链,构建“客户群组”,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交易成本,为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创造条件。3.加大监管立法,促进互联网金融监管从机构型监管向“功能监管与行业自律”混合型监管创新。本文研究的创新和特色主要有以下叁点:1.通过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论证了互联网金融平台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载体,并提出了“电商+P2B”网络借贷创新模式,其中“电商+P2B”网络借贷、奖励式众筹和股权式众筹模式,将成为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主要模式。2.在研究方法上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法对理论的交叉验证,是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特别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事后访谈等获得了新的数据信息来源,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3.提出了建设性的实施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其中包括促进互联网金融自身发展;加快中小企业电商化发展,整合企业间价值链,构建“客户群组”,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交易成本,为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创造条件;加大监管立法,促进互联网金融监管从机构型监管向“功能监管与行业自律”混合型监管创新。

李力[10]2007年在《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相关企业,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据有关统计,去年20%的GDP来源于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行业。但是目前,我国90%的房地产企业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加入WTO后,我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国外大型房地产企业的挑战,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的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给国内房地产企业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对于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来说,更无异于雪上加霜。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如何发展壮大是直接关系着我国房地产行业整体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所以研究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房地产行业背景,对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形势和内外生存环境以及房地产企业经营走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希望能借此为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探讨出一条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谋求更大发展的道路。本文由前言及正文五章组成,共41000字。前言部分阐述了研究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论文指出:在加入WTO以后以及国家有关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要想在严峻的形势下生存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必须十分注重发展战略的研究。如果没有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没有系统的行业预测及发展前景、发展趋势分析,将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前言部分还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前人关于中小房地产企业多元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等的研究情况。正文第一章指出: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资金和土地。就资金而言,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是很低的。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已达到了70%这个临界点,而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已原远远超过75%,甚至有些已经超过95%。而这些负债基本上都是银行贷款。就土地而言,土地价格飞涨,土地的供应量并没有增长,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房地产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而言更是如此。除了资金和土地以外,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战略规划,对日益复杂的环境缺乏全面、理性的分析。有的企业虽然引进了战略管理,但是要么制订的战略存在问题,要么战略实施时因为缺乏战略执行力使得战略计划实施搁浅。论文其次对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存在的人才缺乏、管理模式落后,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开发能力差、缺乏规模效益,信用差,不重视品牌的创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正文第一章还对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形势和内外生存环境进行了分析。论文指出: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正面临房地产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同业竞争压力加大、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客户要求越来越高、行业管理越来越规范等局面。第一章还对房地产企业经营走势进行了研究。在结合国内相关人士的研究基础上指出我国房地产企业经营走势将会出现以下特点:1.土地开发的主要模式将是规模化开发。论文指出:2006年新近出台的清理土地的政策措施,显示出土地市场进一步规范的态势。这种“地根”的进一步收紧规范,使得土地一级开发和旧区改造成为开发的热点和难点,而新增地产项目的规模化开发将成为从2007年开始的一种土地开发主要趋势。2.房地产企业间的并购将会增多。论文指出:国家有关房地产的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土地等资源的紧张将导致房地产企业之间更多地采取并购策略。大企业之间以战略联盟为目的的并购也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一个方向。3.房地产企业从粗放式经营转为精细化经营。论文指出:土地是房地产企业生存的根本,土地储备量是衡量房地产企业实力的标准。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各房地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大的房地产集团将不得不采取收缩战线战略,在已有的市场上精耕细作。4.房地产企业实现制度化正规化。论文指出:未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用人制度、财务制度等的规范化,企业的内部运行和组织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和房地产行业管理都将进一步向制度化方向发展。论文第二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有关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后面的发展战略等分析内容寻求理论支撑。论文首先对房地产价值链及成功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房地产价值链在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最后,论文着重研究了蓝海战略及市场缝隙战略在房地产发展战略中的应用。这为后面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战略选择做好了理论铺垫。论文第叁章对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整体发展战略选择进行了分析。论文首先就前人的关于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应该采取多元化战略和成本最低化战略的观点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对这两个战略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并由此指出这两个战略的采用应该谨慎,应该仔细权衡利弊。论文指出,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以选择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战略、专业化发展战略、品牌化发展战略、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战略。并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战略、专业化发展战略、品牌化发展战略、信息网络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分别对实行这些战略的意义及途径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论文第四章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人才、市场定位等关键职能战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论文第五章针对中小型房地产战略实施的经常出现的问题,对如何提高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战略执行力进行了探讨。本文吸收和借鉴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因此形成了一些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全面分析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难及其解决途径。对借壳上市、民间借贷、增资扩股等融资手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2.论文全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意义及途径。对整合战略进行详细的分析。论文详细分析了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进行战略联盟的重要性和意义。全面地分析了实施战略联盟的途径、遵守的原则。并指出在选择战略联盟时,不但可以考虑国内的房地产企业,而且可以考虑国外优秀的房地产企业。3.论文对房地产企业品牌战略进行了深入了探讨,指出:要打造优秀的房地产品牌,必须要市场定位准确,要有良好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及全员的服务意识。4.论文比较新颖地提出房地产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深入地探讨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战略的途径。论文指出:中小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采用网络化使组织机构趋于扁平化,还可以采用网上营销、CRM系统、先进的数据挖掘系统、网上社区等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来提升其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研究[D]. 闫会心. 山西大学. 2004

[2]. 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程建林. 重庆大学. 2004

[3]. 21世纪初我国中小出版社生存战略谈[J]. 王灵善, 路建宏. 新闻出版交流. 1999

[4].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赵永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5]. 我国中成药行业中小企业生存战略研究[D]. 刘锐.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6]. 基于环境保护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D]. 谭春珍.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7]. 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研究[D]. 朱奎. 贵州大学. 2007

[8].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特色化发展研究[D]. 陈辉民. 湖南大学. 2005

[9]. 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 黄明刚. 中央财经大学. 2016

[10].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力.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中小出版社生存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