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徐丹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徐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目的:对上肢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74例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37例麻醉用药选择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37例选择为单纯罗哌卡因,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138-01

在肩部以下的上肢手术中,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规麻醉方式,以往通过依靠解剖定位进行穿刺,盲探下寻找异感定位神经,不仅难度较大、成功率低,还会导致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超声技术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报道显示,超声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在麻醉用药选择上,罗哌卡因作为长效局麻药物可维持较长麻醉时间,但患者多在夜间感到疼痛,需辅助阿片类药物镇痛,因此发生恶心呕吐等多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右美托咪定辅助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可延长麻醉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我院在此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4例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时间在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间,根据麻醉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7例患者,男19例,女18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2.8±2.4)岁;对照组37例患者,男20例,女17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4.1±2.5)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排除对麻醉药物过敏者、严重其他脏器和系统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麻复合臂丛阻滞,臂丛阻滞起效后实施全麻诱导。术前嘱患者8小时禁水、12小时禁食,所有患者术前均不用药。送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吸氧,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密切监测,主要包括心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对侧,患肢置于休息位,手放于腹部,使用彩色超声仪,设置探头频率为5~10Hz,在患者锁骨上2~3cm处扫描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对即将穿刺的臂丛神经及周围血管和组织进行观察,明确其关系,随后在距探头1cm处穿刺斜角肌间隙,在超声仪下观察穿刺针,到达臂丛神经鞘后采用少量多点法注入麻醉药。对照组患者使用40ml 0.375%的罗哌卡因混合液,观察组则使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剂量同对照组,右美托咪定(1μg/kg)1ml。臂丛麻醉起效后全部患者实施全麻诱导,操作如下。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依托咪酯0.2mg/kg、舒芬太尼0.2μg/kg和苯磺酸盐顺式阿曲库胺0.15mg/kg静脉推注,肌肉松弛后行气管插管或插入喉罩机械通气,维持呼末二氧化碳在35~45mmHg。麻醉维持采用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维持BIS值于40~60。术毕送麻醉恢复室(PACU),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

1.3 观察指标及麻醉效果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涉及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时间比较。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7.2±1.4)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9.2±1.3)min、感觉阻滞持续时间(884.2±19.5)min、运动阻滞持续时间(716.5±17.2)min;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9.7±2.3)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1.8±2.4)min、感觉阻滞持续时间(647.8±20.4)min、运动阻滞持续时间(530.8±20.5)min。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位置为斜角肌肌间沟和腋路,盲探下穿刺存在损害周围神经、血管和组织的风险,且麻醉浸润效果不理想。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逐渐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超声引导下能够对肌间沟和腋路周围的解剖结构观察清楚,对穿刺针位置能够实时显现,从而指导麻醉医师调整进针方向,确保所有神经分支都能够被局麻药物所浸润[1]。另外,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使得操作更加简单直观,为上肢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患者痛苦。最后,超声仪引导下还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穿刺针误入血管的风险。罗哌卡因是用于区域阻滞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毒性较低。有研究显示[2],在罗哌卡因麻醉中加入右美托咪定可以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特异性、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具有较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但在应用中要注意防止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各项麻醉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波,包倩倩,何海娟,等.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联合罗哌卡因注射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1):1321-1323.

[2]邴海龙,吕东东,夏贵山,等.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4):627-628.

论文作者:徐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徐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