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倩文[1]2001年在《小城镇与乡镇企业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小城镇的繁荣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两大经济现象,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两大主要力量。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二者发展脱节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人口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导致农村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日益严重恶化,农民增收乏力造成农村市场无法启动;乡镇企业效益下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压;农村负担过重造成农村社会冲突加剧。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结合发展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内在联系的角度入手,紧扣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结合这个主题,剖析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内在实质,探索影响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据此提出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五章,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介绍本文研究的问题与背景,研究的结构与内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是理论研究。讨论了工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等概念的界定与内涵,并阐述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从而论证乡镇企业与小城镇是从属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一般规律而表现出互相作用,互促互动的关系:乡镇企业为小城镇提供资金,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人口聚集,乡镇企业带动第叁产业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后续动力;小城镇发挥聚集优势,取得乡镇企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小城镇是产品集散地从而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外部负效应。 第叁章是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相互推进的历史过程以及实地考察的典型案例,揭示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动态作用关系:乡镇企业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动力,小城镇建设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保障。然后探讨了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的内在机制:市场机制是二者互动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机制是二者互动发展的作用通道。最后阐述了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的实质内涵,指明乡镇企业与小城镇是一种同向推进, 酉肉在业大学硕土学位伦文反向互补,与鳖个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动态发展过程。 第四章是关于乡镶企业与小城钡互动发展的问囹与原因研究.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目前乡钡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中存在小城镇建设滞后观象的原因:中国重工业发展战石的选择,城乡分割体制的长期存在,乡钡企业初次选址的历史惯性,寻找乡镇企业与小城面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突破口。 第五章是关于乡钡企业与小城镇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路与对策。概述上述的分拆,并基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制约,提出了乡钡企业与小城锁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是加快小城顿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其思民是:必须支持和保护农业,椎进农业现代化来巩固小垃瞩与乡锁企业互动发展的基础:技术创勤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构建小城问与乡笆企业良任互动发展的新机制;经济祉会发展耍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词发展,小瞩帧与乡钡企业要走健康持续的互动发展邀路;实的非均衡择优发展的小槽钡与乡铆企业良性互动发展的战略。其邀径:以结构调鳖为契机提高乡镶企业与小城锁的素质;以中心镇为最佳结合空间,推动乡菠企业与小城饲协同发层;以开发区和工业小区为载体,建设小城镇与乡镇企业互动发展的最佳组合点;调鳖利益分配机制,均衡小城钡与乡镇企业的利益夫系。具体政氛羹议是:加侠宏观政策体制改革,完眷微观市场机制环境,加强乡阎企业自身的变革。
卢明富[2]2008年在《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城镇化率达46.7%。2007年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个省级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未来战略定位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构建区域生态支撑体系。但对于目前重庆市城乡差别大,应如何进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重庆市未来发展大局。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是现阶段发展农村经济,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加工绿色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发挥各地区资浑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而小城镇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加强小城镇建设,不仅能培育和形成农村地区经济辐射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吸纳大量的农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数,有助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实现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小城镇的支持,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对于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形成生态农业与小城镇结合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本文正是从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结合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阐述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发展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为例,分析了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在通过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找出百胜镇在涪陵区及整个重庆市当中的合理定位,并针对百胜镇在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相互作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生态农业与城镇化向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及理论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生态农业建设理论和小城镇发展理论;第叁部分: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和结合的形式研究,包括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结合的形式研究;第四部分:百胜镇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相关思路与对策,包括研究区概况,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其结合的分析,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奋斗目标与发展对策;第五部分:结论与讨论部分。
何艳清[3]2005年在《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土地资源、草地资源最为丰富,同时也是长江、黄河等重要的发源地,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贫困,对资源开发力度加大,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草地退化现象加剧,森林覆盖率降低。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摆脱西部生态脆弱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设法增加农民收入,为缓解人地矛盾和保护生态环境作贡献。研究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和产业转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研究运用分析法、归纳法、纵横对比法、因果分析法对西部小城镇和农村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描述,又对小城镇与农村第一产业结构、农村第二产业结构、第叁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相关性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的目标、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和优势条件和具体对策。西部地区小城镇的现状是城市化水平与国内城市化水平差距显着,城镇密度小、分布不均匀,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工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大。农村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是各产业演进乏力,农村工业与农业关联度低,乡镇企业规模小,经济结构雷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劳动力就业结构比重不合理。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剩余。小城镇与农村第一产业相关分析得出,城市化带动农业劳动力转移不强。主要原因是农业分散经营,生产能力差,产品质量不高,导致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业对城镇建设的贡献小;城市滞后,无力吸纳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小城镇对乡镇企业具有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农村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和提高城市质量。城市化过程与农村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相关性不显着。这主要是因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而产生与城市发展联系不紧密;小城镇发展滞后无法为农村工业提供技术改造的条件和基础设施支撑;人口素质偏低,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质量提高。小城镇的人口集中为第叁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农村第叁产业的发展丰富城市的内容,使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有利于城乡融合。城市发展不足,市场发育缓慢,
韩立红[4]2013年在《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的最低层次,是城镇化的基础单元。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紧密互动。小城镇建设有助于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调控、经济发展、要素流动、环境状况等因素对小城镇建设产生推动作用,在小城镇发展的不同时期各种要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小城镇及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集聚效应、区位优势、利益趋动及产业结构转换的作用,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互动。要素流动是二者发生互动的媒介,也是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并作为城镇化的突破口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消费对GDP的产出弹性一直大于投资的产出弹性,说明依靠消费增长来拉动GDP增长比依靠投资拉动更有效、更经济;在消费需求内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依然落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放大。农民消费支出水平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农村及小城镇消费市场发育不健全,商品质量低下、商品结构不合理及商品价格偏高等问题制约着农民消费的增长。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极大地带动农村地区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多数农民愿意进入小城镇居住成为城镇居民,但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益难以保障是农民进城的最大障碍。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可以从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乡居民生活改善叁个方面来分析。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增强。从小城镇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状况来看,东部地区的状况远远好于其他叁个经济区,但小城镇的第叁产业整体上尚不发达,四大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可以从小城镇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中得以体现。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来看,我国县域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从“一、二、叁”向“二、叁、一”过渡阶段。对县域经济实证分析表明,第二产业对GDP的拉动效率最高,其次是第叁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县域范围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总量增加及经济水平提升对农民的收入提升都有较强的正向作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小城镇居民的收入提升有中等强度的正向作用;小城镇的发展能够有力地提升城镇居民就业水平;小城镇人口贫困水平与城镇化率、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成反比;经济总量的增加对城镇贫困有一定程度上的催生作用,说明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不能单纯追求总量目标,必须重视结构和效率。区域经济要素对小城镇发展有重要影响,根据要素作用的不同可以构建出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动力要素分析模型。分析表明,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作用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增强。政府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上,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更需要财政支持,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应该对其适当增加财政扶持力度;农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代表着对城镇化的内在需求,对小城镇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应当着力缩小小城镇与城市的收入差距,增加小城镇的要素收益,吸引劳动力要素的流入;我国的小城镇经济还处在由第二产业驱动为主的阶段,并且其作用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增强的态势,为此必须注重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就业的稳定性对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意义随着小城镇发达程度增强而增强,为此应积极发展第叁产业,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稳定性。
徐小玲[5]2007年在《叁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加剧,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显着增强,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需要互动双赢。作为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和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叁江源地区是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生态安全的“生态阀”,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滞后的地区,生态恶化形势严峻,生态难民逐年增多,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展叁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研究,探讨该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人类活动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互动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应用实测数据、实地入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运用Excel、SPSS软件和图表分析法、多元回归方法、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判别函数、问卷调查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分析叁江源地区生态变化特征,模拟径流量变化并分析其人为影响程度,评价各县的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及叁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并判别其互动关系类型,探讨经济与生态互动机制、互动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有意义的结论:(1)近47年来叁江源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蒸发量呈微弱减少趋势,不同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趋势不同。平均升温率为0.0195℃/a,升温0.7℃。冷季和暖季分别升温0.8℃和0.5℃,冷季升温贡献率达61.54%。气温由外向内递减。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449mm/a,减少28.8mm。干季降水量平均递增率为0.3436mm/a,湿季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59mm/a。湿季降水减少贡献率达92.55%。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蒸发量平均递减率为0.635mm/a。干湿季蒸发量平均递减率分别为0.6471mm/a和0.3815mm/a,湿季蒸发减少贡献率70.15%。蒸发量在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黄河源区由北向南递减。近47年气候趋于暖湿,90年代以来气候趋于暖干,近5年来气候趋于暖湿。(2)根据径流量累积曲线,1982年以前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拟径流量,1958~1982年黄河沿和吉迈年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87.6827+0.0129x_1+3.2988x_2-0.0615x_3、y=164.8666+0.076x_1+4.6895x_2-0.116x_3(x_1、x_2、x_3分别为源区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气温、蒸发量),唐乃亥、直门达月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44.969+2.4826x_1-0.059x_2-0.2293x_3、y=13.634+1.0854x_1+0.0965x_2-0.1203x_3(x_1、x_2、x_3分别为兴海/玉树县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1983年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具有增大趋势,吉迈和唐乃亥人为影响程度都低于50%,黄河沿多数年份人为影响程度为50%~80%,表明黄河源区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东部是自然因素,西部是人为因素,即径流量的人为影响存在西强东弱的区域差异,越靠近源头地区经流量的人为影响越强烈。(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叁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脆弱度从外围向中部增强,贫困程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中部向周围增强,人类活动强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东南向西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东北向西南减弱。玛多、称多、曲麻莱3县属极度脆弱型(脆弱度0.8~1.0),治多、甘德、玛沁3县属强度脆弱型(0.6~0.8),泽库、达日、杂多3县为中度脆弱型(0.4~0.6),同德、久治、河南、兴海、班玛5县为轻度脆弱型(0.1~0.4),玉树、囊谦2县为微度脆弱型(-0.2~0.1)。杂多1县属极度贫困型(贫困程度0.5~0.6),达日、治多、称多、泽库4县属强度贫困型(0.4~0.5),甘德、曲麻莱2县属中度贫困型(0.3~0.4),囊谦、同德、河南、兴海、班玛5县属轻度贫困型(0.2~0.3),久治、玉树、玛多、玛沁4县属微度贫困型(-0.6~0.2)。同德、玛沁、泽库、兴海4县属人类活动极强型(活动强度1.4~0.8),河南、班玛、玉树3县属人类活动很强型(0.8~0.5),甘德、久治、囊谦3县属人类活动较强型(0.5~0.4),称多、玛多、达日3县属人类活动较弱型(0.4~0.2),曲麻莱、杂多、治多3县属人类活动微弱型(0.2~-0.1)。(4)初步探讨了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从多角度对互动类型作了划分,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路径、阶段、动力、条件、途径等互动结构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中两者的互动途径主要包括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和投入互动。(5)根据叁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与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程度判别函数C_(xy)=(x+y)/(x~2+y~2)~(1/2)(x、y分别为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呈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生态脆弱性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脆弱不协调型,囊谦1县属贫困不协调型,其他13县属极不协调型;人类活动强度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人为干扰贫困型,治多1县属自然贫困型,其他13县属人为加剧贫困型;生态脆弱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关系类型,囊谦1县属人为干扰脆弱型,治多1县属自然脆弱型,其余14县属人为加剧脆弱型。(6)叁江源地区需要建立起产业置换与生态置换机制、社会化投融资与多元经营机制、生态补偿与利益驱动机制、信息技术传递和公众参与机制、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区域互动与创新机制等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政策创新+区域互动+生态工程+社会协调+产业置换”叁江源模式为:以政府体制调整和制度政策与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及科学的规划设计为互动节点,以生态产业为互动纽带,通过社会化投融资和系列政策支持,加强与西宁、拉萨、格尔木的区域合作互动,形成以该区为中心、以3市为顶点的叁角形互动网络,实施生态移民、生态补偿、生态购买等系列生态工程,实现生态资本产权化和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加强后续产业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小城镇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信息技术传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置换和产业生态化改造,发展区域特色生态产业,由区域互动与投入互动到制度互动再到产业互动,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7)依托长江、黄河、澜沧江沿线、唐蕃古道旅游专线(214国道)和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旅游线(109国道),加强沿线小城镇建设,培育空间或产业增长极,形成“叁江两线”交叉型经济发展格局。开发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中藏药材业、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植业、草业、绿色食品业、水产养殖业为代表的特色生物产业,以民族手工业、民族商贸业、民族文化业为代表的民族产业,以矿产、沼气、水电、太阳能、风能开发为代表的生态能源业,建立起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创新点:(1)叁江源地区原本是人类影响较弱的区域,但近年来人为影响加剧,本文通过模拟黄河源区天然径流量,评价其人为影响程度,认为东部人为影响程度低于50%,西部人为影响程度一般在50%~80%。(2)通过对互动结构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3)通过对叁江源地区的区域环境与发展水平的系统分析,评价了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度,并判别叁者间的互动关系类型,认为该区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间存在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急需建立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互动模式。(4)通过区域结构分析,根据环状分布特点以及周边叁大城市的叁角形辐射环境,提出了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叁江源模式与“叁江两线”交叉型特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格局。
王锋[6]2005年在《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西部小城镇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实现意义。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之后,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重点。而西部小城镇建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教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等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的完成;而且,西部小城镇作为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结合点,其快速发展,有利于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从理论研究看,加强对西部小城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西部小城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从发展现状看,针对西部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的现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其发展,不断提升小城镇的质量和档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立足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根据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一般理论,借鉴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重点运用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到2020 年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并着重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通过剖析西部小城镇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八章。总体框架是:第一、二章是有关概念和理论铺垫部分。第叁、四章主要分析和总结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主要预测了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讨论了小城镇发展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第八章是对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民变为市民,农村变为城镇,传统价值观念变为现代价值观念的动态过程和综合现象。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建制镇,具体包括县城镇和除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不包括农村集镇。 第二,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经验对西部小城镇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国外小城镇建设,在重视小城镇规划和发展小城镇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
李秀清[7]2010年在《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叁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其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县域城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加快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发展县域城镇为重要载体,对此我们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发展壮大县域城镇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出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但在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还存在着两者互相脱节、互相分离、甚至互相矛盾的问题,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相促进作用,而且占用或浪费了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影响着二者的共同发展。因此,有必要分析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针对二者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思路。本文拟对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更好的发挥二者的互动作用进行研究,这也是县域城镇理论和新农村建设理论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的研究对于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形成关于二者良性互动研究的新理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深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发挥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提出实现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和措施,推进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和联动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向京京[8]2008年在《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正是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发展县域经济实际上就等于发展了农村经济。而走出农村才能发展农村,减少农民才能够富裕农民,这就需要城镇化。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农业、工业和第叁产业。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管县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县域经济是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叁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缓解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城镇化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城镇化水平滞后已成为我国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总之,我国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发展比较滞后,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着体制,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如何发展,如何协调发展,成为了专家、学者、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研究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如何协调发展有利于认清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两者协调发展的规律。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为下面对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平台。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以及特征。第叁部分:阐述了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在分析我国县域经济中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第五部分:以松滋市为例,分析其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松滋市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接玉梅, 葛颜祥, 胡继连[9]2004年在《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对小城镇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小城镇发展与农民收入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相关性,对工业和第叁产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小城镇建设对农业、乡镇工业和第叁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力。为防止出现"空心镇"现象,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应该协调发展。
接玉梅[10]2004年在《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城镇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城市化的边缘,又是农村现代化的先导区以及城乡关系的协调区。党的十五届叁中全会明确提出,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小城镇的建设也离不开充满活力的经济。在目前理论界,多数研究视角放在小城镇建设对一、二、叁产业的推动方面,其逻辑前提是小城镇建设能够顺利进行。这种假设前提与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主要依赖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有关。但在实践中,小城镇建设的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制约了农业自身的发展,而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出现了小城镇唱“空城计”以及“农村病”的现象。这样的小城镇不仅不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反而造成资源设施浪费和资金的呆滞,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的研究方面,迫切需要揭示二者之间的依存度、拉动力和互动机制的一般规律性,以期促进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其基本内容是: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视角、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内容体系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小城镇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及点轴理论,以及小城镇建设的有关理论,包括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概念、功能和分类,同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第叁部分是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的依赖性研究。本部分首先探讨了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与小城镇建设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在理论上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对农业、第二产业、第叁产业发展的依赖性,并且对2001年山东省1225 个建制镇随机抽取了50 个样本,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了量化处理和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叁部分内容:1.小城镇建设对区域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WP=7>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II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一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叁是增加农民收入。2.我国小城镇建设对工业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工业发展的极化作用;二是对工业发展的扩散作用。3.小城镇建设对第叁产业的拉动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拉动了小城镇的房地产市场;二是相对强大的人流、物流带动了餐饮、服务业、流通业的发展。第五部分是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分析了小城镇建设的滞后与超前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指出小城镇的数量扩张与发展模式都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并提出了促进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小城镇与乡镇企业互动关系研究[D]. 罗倩文. 西南农业大学. 2001
[2]. 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研究[D]. 卢明富. 西南大学. 2008
[3].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D]. 何艳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4]. 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 韩立红.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 叁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徐小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6]. 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D]. 王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7].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 李秀清. 太原科技大学. 2010
[8]. 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D]. 向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 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接玉梅, 葛颜祥, 胡继连. 经济地理. 2004
[10]. 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 接玉梅.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小城镇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