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15
摘要:首先总结了2016年我国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事故频发促使建筑项目需要优化安全管理。之后对影响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包括项目安全防护不到位、建筑项目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建筑项目安全监督不透彻和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安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对策,包括建筑项目方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问题的监督力度和施工中的安全预防,具有项目安全管理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施工;安全事故
引言
我国国民对房屋的需求越来越多,建筑施工数量也随着增多,但是因为建筑施工现场复杂和人员繁多、流动性大,加上设备多样和施工条件的不可预测,在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下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2016年住建部公布了建筑施工的事故发生数据,全年全国发生634起建筑施工事故,有735人在事故中丧生。事故发生的数量比2015年升高43.44%,死亡人数的情况比2015年升高32.67%。图1给出了2016事故类型的图1事故类型分布分布情况,主要的事故类型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和起重伤害,这四大类占据了整个事故种类的87.22%,而高处坠落的事故占总数的52.52%。事故的发生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和谐和建筑行业人才和经济的损失,为了减少和避免施工安全事故,需要对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进行优化(图1)。
1影响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1.1项目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
施工人员和施工现场需要配备专门的防护设施,但是当建筑施工项目生产管理部门疏于防护工作,就会为危险事故的发生制造了条件。比如为了降低项目的施工成本,没有给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护具、安全帽等,在危险的施工区域内没有标志出相应的警戒标志,警示力度不到位,在施工设备的使用上也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在高危的区域没有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等,这些都是防护不到位的表现。
1.2建筑项目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项目现场的人员情况复杂,负责各项工程工序的人员安全意识不一,许多工种看似没有安全威胁,未能引起重视,导致安全意识薄弱。第一,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及时给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在工作中施工人员未照安全操作规程来执行,例如不按要求使用安全帽作业等,老的员工更是根据经验进行多种危险系数高的工序。第二,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但是安全培训力度不足,侧重对出现容易出现事故的工作进行督导和教育,而忽视了对其他人员的培训,造成了集体的安全意识不齐,一人疏忽导致多人懈怠。
1.3建筑项目安全监督不透彻
完善的安全管理,需要从建筑项目的整个规划到具体细节上监督,虽然很多建筑项目都具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和章程,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的懒惰或者为了赶工期,往往有意或者无意的放松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很多工作是做了表面的规划,却未落实到实际中。安全监督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正常要配备专门的监督部门。但是由于管理松懈,导致监督力度不够,或者直接省去了监督环节,增加了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
1.4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是需要用到复杂的设备、材料和带电操作。但是设备操作会根据不同的型号有所差异,很多工种往往是混合的,当一个工种人员不足的时候就叫不熟练使用设备和工具的其他工种临时代替,造成事故发生几率增大。建筑材料在摆放和使用时往往比较混乱,容易因为材料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用电过程未按照安全用电规程进行,或者电线老化未及时更换,导致短路或者漏电等引发连带的问题发生。
2优化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建筑项目方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项目现场与外界之间的防护和施工现场内部的防护。与外界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建立隔绝的设施,建筑项目方需要设置围墙护栏等,尽量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妨碍,也要防止对周边的居民和企业造成安全影响。建筑区域内的防护则是将不同场所按照区域分开,一般设置操作人员区、办公区和休息区。要让人们方便饮食和休息,避免疲劳施工和饥饿施工。还要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例如在模板支撑架未完成拆卸停工休息时,要设立危险的警示牌并将四周隔离。
2.2落实安全教育培训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项目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对人员进行系统深刻的安全培训,将培训落到实处。第一要培训的是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建筑项目的安全监督责任人或者监督小组,要从法律安全、施工安全、设备安全、操作安全多个层次进行培训,让管理者从思想上坚定安全意识。第二是对一般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从一个操作者的角度,日常工作中什么细节需要注意安全,如何处理安全隐患等,培养集体的安全意识,让施工人员形成互相监督的局面。第三要想方设法将安全意识扎根人心。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答,采用必要的奖励激励措施,对安全问题的引发者进行再教育和一定的处罚,观看安全教育视频,事故案例分析,让人们从感官上体会事故发生的灾难后果,在实际的工作中践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完善事故赔偿的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条款对施工过程中受到伤害的人员进赔偿,保证项目人员的权利。
2.3加强安全问题的监督力度
安全监督主要从设备和人员上执行。就设备来说,建筑项目的施工强度大,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零件的松动、设备的骤停等都会造成致命的事故危险。因此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查和维护,做好维保记录,并根据设备的老化程度及时更换零件或者新设备。设备使用之前,要检查固定是否牢靠,运转是否正常。就人员来说,配备专门的监督检查人员,要时刻监督务工人员的穿戴是否正确,是否规范安全用具的使用。还有在人员的操作过程中,对于危险的操作要实现双岗,相互监督工作,加大脚手架、起重机等操作和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2.4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
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管程度如何都会伴随着损失,因此安全管理应该以预防为主。建筑项目施工之前要设计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自身项目的特点确定前期的安全重点。对安全预案进行详细的文件说明并建立档案库,并要进行突发事故的演练,让项目人员学会如何紧急避险,如何使用逃生工具,做到临危不乱,及时处理危险情况,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应急物资,供施工人员在突发情况下自救和撤离。施工过程还应该将施工材料和设施进行有序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材料上做到摆放有序,按需存储,及时清仓,避免占有不必要的空间。设备上注意施工中的细节问题,例如脚手架要干净,不同设备之间避免干涉,保持必要的工作空间。
结束语
建筑项目的安全措施,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也保证了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频发,迫切要求建筑项目在安全管理上的优化。通过对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想要优化安全管理,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依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和整体的规划。只有优化了项目的安全管理,才能真正的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并进一步提高建筑项目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郑学民,牛霞.谈建筑工程项目易忽视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分会.2013’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年会论文集[C].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分会:,2013:3.
[2]毕昆鹏.民用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综合评价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杨致远.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风险及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工程大,2014.
[4]夏雪.中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5]孟维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33:383.
论文作者:孙聘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事故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