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意脉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古典论文,诗歌论文,意脉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意脉是中国诗学固有的概念。诗学中的“意脉”,指作家的“意”即立意(主旨)如同血液贯通全身一样贯穿全篇。从今存古代文论文献看,意脉的概念及意脉理论起源于《文心雕龙》,刘勰关于意脉的言论集中见于《章句》篇及《附会》篇。他关于义脉的学说是意脉理论的发轫,指出了意脉的艺术作用。刘勰称作“义脉”,到了宋代称为“意脉”。如张炎论词,主张“不断意脉”①。李涂强调,作诗须“贯穿意脉”②,其中的“意脉”与刘勰“义脉”同义。除“义脉”、“意脉”而外,宋、元、明、清人还用其它术语,诸如“血脉”、“脉”、“筋脉”、“气脉”、“语脉”、“文脉”、“脉络”、“脉理”等。所用术语不同,概念内涵完全一致。依据刘勰的理论,意脉是为了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有机体而采用的内在结构形式。
一 意脉的类型及诗味
综合古人观点,意脉可归纳为两大类型:链条型意脉和网络型意脉。
链条型意脉。全诗符合语言逻辑和思维的逻辑,也可称为线型意脉。其特征是,一句诗的词语之间符合语法,语义和语法皆密切相连,段落之间符合思维逻辑。即字字、句句、段段地紧密连接,即刘勰所说“接附”、“尺接以寸附”。刘勰所论抽象而欠具体,后人对此多有申说。如宋魏庆之引《室中语》曰:“凡作诗,使人读第一句知有第二句,读第二句知有第三句,次第终篇,方为至妙”,“大概作诗,要从首至尾,语脉联属,如有理词状。古诗云:‘唤婢打鸦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可为标准”③。《室中语》今佚,被其引为标准的这首诗是唐人金昌绪的《春怨》,该诗前两句是目的关系的复句,后两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全诗既符合语言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顺畅而又严密,就像“理词”(说理文)一样。这种意脉就是链条型意脉。
网络型意脉。网络型意脉与链条型意脉恰恰相反。网络型意脉注重在宏观上实现意脉贯穿,而不回避微观上违反语言或思维的逻辑,即刘勰所说语言成分虽然“异旨”连接,然而全篇“通制”。正像人体内血管形成的网络,并非每一根血管都能线性地连接在一起,而是在整体上形成一个血网,而与心脏相连接,故本文称之为网络型意脉。那些在微观上不符合语言逻辑或思维逻辑之处,即“异旨”,在宏观上却联络得非常自然而又紧密,“异旨如肝胆”、“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二句表明,刘勰认为这两种意脉类型有优劣之别,认为网络型意脉优于链条型意脉。刘勰还认为,造成优劣之别的原因是“才分不同”,即艺术才能高低的不同。网络型意脉在宏观上实现意脉贯穿,是艺术才能高的表现,而链条型意脉在微观上追求词义、语义的紧密连接,是艺术才能低的表现。后世论网络型意脉者甚多,而且大都在与链条型意脉相比较中展开具体论述。
就今存文献看,较早将刘勰的观点加以申说的是唐僧释皎然,其云:“(作者)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④。“似断而复续”使刘勰的“异旨”这一抽象词语具体化了,实质上就是指网络型意脉。后世论网络型意脉无不在“似断而复续”的意义上展开。而“拘忌”是指链条型意脉恪守语言逻辑和思维逻辑。“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这是对刘勰的网络型意脉优于链条型意脉观点的肯定。
宋人胡仔引《诗眼》:“所谓意若贯珠,非唯文章,书亦如是。……唐文皇称右军书云:‘烟霏云敛,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盘,势如斜而反直。’与文章真一理也。今人不求意处关纽,但以相似语言为贯穿,以停稳笔画为端直,岂不浅近也哉!”⑤认为诗歌意脉与书法意脉在艺术本质和艺术作用上是相通的,并引用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笔画的断续和斜直的评论,以类比诗歌中诗句和段落的联络方式。“以相似语言为贯穿”,指诗句之间符合语言逻辑,段落之间符合思维逻辑,即链条型意脉。“求意处关纽”指诗中可以有不符合语言逻辑或思维逻辑之处,虽然“状若断”,即从语言或思维逻辑上看似乎断裂了,然而却由“意”即立意将全诗贯穿成一个整体,即“意若贯珠”,即网络型意脉。而只有“求意处关纽”才能收到“烟霏云敛”、“凤翥龙盘”般鲜活的艺术效果。相比之下,“以相似语言为贯穿”即遵循语言和思维逻辑的链条型意脉就“浅近”了。《诗眼》今佚,胡仔既引用,则同于己见。胡仔对意脉类型的阐释比皎然更加详细深入。
明清人反复按照刘勰、皎然和胡仔的话题,称扬网络型意脉而不满于链条型意脉。明王文录曰:“为文若河流入中国,或隐或现,若绝若续,而渊深长。今人恐句不属,字字挨粘,无文胆。”⑥清东方树云:“血脉贯续,词语高简。……俗人接则平顺蹇,不接则直是不通。”⑦王夫之认为“谓之脉者,……萦绕周回,微动而流转不穷,合为一人之生理。若一呼一诺,一挑一缴,前后相钩拽之使合,是傀儡之丝,无生气而但凭牵纵,讵可谓之脉耶?”⑧这些言论都在称扬网络型意脉的“或隐或现,若绝若续”,而不满于链条型意脉的“字字挨粘”、“平顺”相接,以致作品没有“生气”,如同被操纵的木偶。
意脉与诗味。综如上述,自南齐至清代,绵亘一千一百余年,刘勰、皎然、胡仔、王文录、王夫之诸人所持网络型意脉优于链条型意脉之观点,一以贯之,当代学界不可无视这份理论遗产。本文试做如下理解:链条型意脉符合语言和思维逻辑,在语言线性上“同旨”地平顺粘接,诗意易懂。而网络型意脉中有“异旨”性连接,即有些诗句中词义不连、语法不畅,或句与句之间语义不连、或段与段之间不符合思维逻辑,而追求在宏观上实现意脉贯穿。作者之意“或隐或现,若绝若续”,需读者自己揣摩品味,诗歌也就自然地有了滋味。比较而言,网络型意脉优于链条型意脉。
应该指出,古人强调网络型意脉并不等于今人排斥甚至否定链条型意脉,换言之,如果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整体意义上对这一观点作绝对的理解,那就将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论。明胡应麟激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曰:“此诗之妙,独绝千古”,原因在于“语断而意属,曲折有余而寄兴无尽”。“语断而意属”属于网络型意脉。然而他又称赞汉代古诗曰:“汉人诗不可句摘者,章法浑成,句意联属,通篇高妙,无一芜蔓,不著浮靡故耳”⑨。“句意联属”属于链条型意脉。胡应麟既肯定网络型意脉的妙处,又指出“句意联属”的链条型意脉也能达到“通篇高妙”,诗学理论研究不应忽视胡应麟这一种理论观点。
诗味是意脉理论的要素之一,古代文论中谈“味”较早的是刘勰,在《章句》篇及《附会》篇中都谈及“味”,可见刘勰认为“味”与意脉密切相关。后人接过刘勰的话头,论意脉也往往说“味”,常用有味无味评论诗的优劣。如宋人张炎评秦观词:“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渣,久而知味”⑩。诗味是中国诗学的一个模糊性概念,可以理解为韵味,情味,滋味。盖指作品具有可人的魅力,但凡读罢有了某种触动,有了某种美感享受,就可以说有味。在肯定网络型意脉富于诗味的前提下,应该指出链条型意脉也完全可以有诗味。从鉴赏角度说,金昌绪那首《春怨》,尽管属于标准的链条型意脉,然而也有诗味,颇具北方民歌率真而又通俗流畅的风格,这正是该诗的诗味之所在。况且,即使是完全直说的甚至发议论的而纯属链条型意脉的诗歌,也未必没有诗味。沈德潜评杜甫“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等句“俱入理趣”。又说“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勿近伧父面目耳”(11)。持论中肯。再比如王之涣《登鹳雀楼》、苏轼《题西林壁》等,都是余香满口的佳作,其诗味亦在于理趣。趣者,旨趣也,意味也,趣与味义近。从理论上说,诗味形成的原因非止一端。诗味是意脉理论的要素之一,然而诗味并非意脉理论所专有,诗味也是意境理论、意象理论的要素。就意脉理论而言,胡应麟既肯定“语断而意属”的网络型意脉“曲折有余而寄兴无尽”,又肯定“句意联属”的条型意脉“通高妙”,观点是公允的。关键在于鉴赏实践中如何品出诗味,而这往往又不是意脉理论本身所能赋予的。当然,如果意脉不畅,就谈不上诗味了,所以意脉贯穿仍是诗味的前提。
二 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是意脉理论的核心
意脉的概念以及链条型意脉既不难解说,也不难理解,因之都不能成为意脉理论的核心,意脉理论的核心是网络型意脉,其核心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
1.意脉是内在的,暗藏不露的
刘勰所云“外文绮交,内义脉注”,指出了文辞是作品外在的,而意脉是作品内在的。到了宋代,发展为意脉是隐藏不露的,如姜夔云:“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12)。严羽曰:“脉忌露,味忌短。”(13)然而宋人的观点仍停留在论断式、语录式阶段,到了清代则发展为论述式阶段。
清方东树曰:“大约诗文以气脉为上。气所以行也,脉绾章法而隐焉者也。章法,形骸也;脉所以细束形骸者也。章法在外可见,脉不可见。气脉之精妙,是为至神矣。”(14)把意脉和章法这两个概念阐释得清清楚楚。“章法”是布局谋篇的法则,主要指起承转合等外在结构,就像人的“形骸”一样,“在外可见”。而意脉是控制章法的:“脉绾章法”;并且是内在的,深藏于作品之内的:“隐焉者也”、“不可见”。就我之所见,最早将结构分为外在结构(章法)和内在结构(意脉)两类的、最明确地揭示意脉的艺术本质是作品内在的艺术结构的人是方东树。而至今尚未看到现当代文艺理论及写作理论的著述中有类似观点,对古代理论整合工作的严重缺失,于此可见一斑。
2.草蛇灰线,寻绎而通
网络型意脉深藏不露,如果读者不能切准意脉,就只能有两种结果:或不知所云而陷入困境;或停留在语言层面上作皮相理解而曲解了诗意。网络型意脉是否有迹可寻?如何探寻意脉的艺术真谛?古人对此作了阐释。
皎然从创作角度论曰:“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15)“抛针掷线”与细针密线相对言,用来比喻网络型意脉,形象而又生动。方东树从鉴赏角度论曰:“汉魏人大抵皆草蛇灰线,深化莫测,不令人见。苟寻绎而通之,无不血脉贯注生气,天成如铸,不容分毫移动。昔人譬之天衣无缝。”(16)无论作品在语言层面上如何支离杂乱,网络型意脉如何深隐难测,然而总有“草蛇灰线”存在,即必定有迹可循,只要耐心“寻绎”,就一定能“通”,一旦切准了意脉,就会发现那些语义或逻辑不通之处其实是“天衣无缝”、“不容分毫移动”,其“深化莫测”顿时变得豁然开朗,就会得到一种特别的美感享受。方东树从鉴赏角度指出了作品中“草蛇灰线”的存在和读者“寻绎而通之”的途径。
马荣祖从创作和鉴赏两个角度论曰:“精气远注,腠理入微。虚和导引,宛转不迷。一缕暗接,百派自归。草蛇灰线,觉者其谁?叱吸欲鸣,声息相吹,忽现忽伏,若导若追。”(17)纯用比喻手法谈网络型意脉,骈句行文,颇似《文赋》与《文心雕龙》,甚为精彩。前八句从创作心理角度谈网络型意脉的创造,后八句从鉴赏心理角度谈网络型意脉的鉴赏。“草蛇灰线”比喻意脉有迹可循,“忽现忽伏,若导若追”描绘了读者寻绎意脉时集中全部精力、忽得忽失徘徊往复的意识状态。“觉者其谁”是说,惧怕寻绎之艰苦而放弃寻绎者居多,能切准意脉而得到美感享受者少而又少。众多古人强调网络型意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文艺心理的解释。
3.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
清人“不连之连”和“不结构之结构”之语是对网络型意脉最精辟的概括。清林纾云:“《皇矣》之诗曰:‘度其鲜原’,《释山》云:‘小山别大山,鲜。’别者,不相连也。鄙意,不相连者,正其脉连也。水之沮洳,行于地者,其来也必有源。山之绵亘,初若断为平地,然其起伏若宾主之朝揖,正所谓不连之连。故堪舆之家,恒别山脉之所自来,正不能以山之断处,遽指为脉断也。行文之道,亦不能不重筋脉。”(18)用山脉和水脉比喻意脉。山与河潜入了地下,后来又重新冒出地面,表面上看是不相连的,但在地下是相连的,这就是山脉与水脉,故曰“不相连者,正其脉连也”。意脉与山脉、水脉同为一理,即“不连之连”。林纾用“不连之连”来表述网络型意脉,省净而又形象,堪称经典。
清陈衍曰:“诗要处处有意,处处有结构,固矣。然有刻意之意,有随意之意;有结构之结构,有不结构之结构。譬如造一大园亭,然亭台楼阁全要人工结构矣,而疏密相间中,其空处不尽结构也。然此处何以要疏,何以要空,即是不结构之结构,作诗亦然。”(19)用建造大型园林的整体设计和局部设计比喻网络型意脉,论说了网络型意脉可以有不合语言逻辑或思维逻辑之处。这般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设计的益处是,全诗不仅整体上由“意”贯穿,而且在局部还留有“疏”处和“空处”。陈衍用两个“何以”,是在向诗人发问,而优秀的诗人对两个“何以”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呢?当然是读者:诗人在设计安排意脉时,要给读者留下把玩的余地,让读者反复咀嚼品味诗人当时于此处“何以要疏”?于彼处又“何以要空”?读者的心灵一旦与作者的匠心贴然无间,顿时就产生了共鸣,而得到“疏密相间”的美感享受。陈衍对网络型意脉的论述,是对作者和读者的双重指导,比喻恰切,阐释透彻,令人解颐。
三 意脉的存在形态及意脉理论在鉴赏实践中的应用
链条型意脉符合语言和思维的逻辑,创作和鉴赏都较为容易,而网络型意脉中存在“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即不合语言和思维逻辑之处,则鉴赏者必须沿着“草蛇灰线”去寻绎意脉。“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即网络型意脉有哪些存在形态,无论从创作角度说,抑或从鉴赏实践角度说,都是意脉理论不可或缺的理论要素。古代从鉴赏角度谈论网络型意脉者累代不鲜。明人何景明曰:“仆尝谓诗文有不可易之法者: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也。”(20)方东树云:“古人文法之妙,一言以蔽之曰:‘语不接而意接,血脉贯续’。”(21)这些言论中的“辞断而意属”、“语不接而意接”等都是指语义或语法不相联接,即不合语言逻辑。
综合古人的言论,并结合文本中的体现,意脉型网络的“不连之连”、“不结构之结构”,可以体现在一句诗中、诗句与诗句之间以及段落之间。
1.段落跳脱杂陈
指诗中有段落跳跃断缺或杂乱,有不合逻辑之处。段落跳脱而不合思维逻辑,如《诗经·大雅·绵》,苏辙评曰:“初诵太王迁豳,至其九章乃曰:‘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事不接,文不属,如连山断岭,虽相去绝远,而气象联络,观者知其脉理之为一也”(22)。此诗写周始祖古公亶父创业,而第九章笔转,赞美文王外合邻部、内有良臣,跳跃绝大,即“如连山断岭,相去绝远”,然而全诗用事业绵延来贯穿,即“脉理之为一也”。
段落杂乱排列而不合思维逻辑,如曹操《短歌行》。清吴淇评曰:“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23)此诗为名篇,不录。此诗由于两处引用《诗经》成句和“越陌度阡”四句表现幻觉,造成许多段落之间多不合思维逻辑,即“若连贯,若不连贯”,但是由“怜才”这一主旨贯穿,而在整体上呈现为网络型意脉。这就是魏禧所说“各成一段,上下意绝不相属者,却增减他不得,倒置他不得”。此外,凡有在段落上时间或空间错位的,都属于段落杂陈,比如《诗经·豳风·东山》第一章,常识不赘。
段落跳脱杂陈而不合思维逻辑的,发生在段落之间,而在段落内部仍较为顺畅,所以寻绎意脉的难度相对小些。而清刘熙载云:“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24)“转关接缝”指上句与下句之间,语义要么转折,要么关连,如果在这接缝处“无字”,即语义跳跃,结果必然不合语言逻辑或思维逻辑。与段落跳脱杂陈相比,寻绎意脉更困难,也就更容易产生误解。
2.诗句跳脱
指两句诗中间有跳跃省略的语言成分,如果不能补充,就会造成误解。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宋许顗贬斥说“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25),这一观点不断遭到后人的批评。今按,后两句符合语法逻辑,是个假设复句:如果“东风不与周郎便”,那么“铜雀春深锁二乔”。逻辑学称之为推理。许顗指责杜牧推理乖谬。其实许顗的错误在于没有发现这两句之间有跳脱,没能把握意脉,结果误解了诗的立意。这里试将跳脱省略的内容补足:曹兵破境,东吴不敌,民生涂炭,君臣尽虏,社稷倾覆,宗庙被毁,美色尽掠而二乔难逃。这样,意义就完整了,正是许顗说的“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然而这是论说之词,岂复有诗哉?
本诗尽管后两句语义跳脱,语法关系毕竟还是一个复句,而有些诗上下句跳脱幅度极大,既不符合语言逻辑,又不符合思维逻辑。比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流行的观点是: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的卧榻上听到犬吠声叩门声,而知道风雪中有家人归来,可称为“寝闻说”。《广雅·释诂》:“归,就也,往也。”成语“百川归海”、“众望所归”的“归”即用此义,本诗中“归”即“投宿”,扣题“宿”。旅人走近柴门,犬吠生人,主人亦闻犬吠而开屋门问话,答曰“我是风雪夜投宿之人”,全诗展现旅人于日暮风雪投宿野岭荒山一独门人家,由焦急期盼到欣喜之至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表面上看,“寝闻说”为“归”字所累,误以为主人“归来”,深层的理论问题则有两个:其一,没能识别出“犬吠”是个意象,隐意是有主人。篇幅所限,难以展开,关于意象理论,可参考另一篇作文。(26)其二,没能发现脱略了主人的问话,没能切准意脉。
3.诗句残缺
指一句诗由于缺少语言成分而语义不完整。如果不能准确地补足残缺的语义,则必然会误解这一句,进而误解上下句乃至全诗。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杨慎评曰:“此诗可入神品,‘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汉则设关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虽然,亦异乎守在四夷之世矣。”(27)清沈德潜另有观点:“‘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28)两位诗评家对同一首绝句的解说,观点截然不同。
杨慎“秦未设关”之断有乖史实,其说不攻自破。沈德潜“防边筑城起于秦汉”之说纠正杨说,然亦不确切,防边筑城起于秦而非起于汉。准确地指出本诗的主旨是讽刺将帅无能,这才是沈德潜的贡献,然而沈德潜亦“未尽言其妙”。今按,“互文”指相连的两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相互补充,“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时明月关,汉时明月关”,然而即如此,仍难以领会这与“将非其人”之间有什么联系,以故今人对此诗仍有种种新的曲解。
考之《汉书·匈奴传上》,战国时北方三国燕、赵、秦均筑城设关以抗击匈奴。“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燕国名将秦开“袭破东胡”。又据《史记·蒙恬列传》,秦始皇“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将各国长城连接修补,即今天所说万里长城。“是时蒙恬威震匈奴”,秦末兵乱,匈奴南侵为患,汉武帝时大举反击匈奴。“匈奴远遁,而幕(按通“漠”)南无王庭。……地接匈奴以北。”“汉兵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孕重堕殰,罢极苦之。”《史记》李广本传载,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29)。汉朝涌现一批抗匈奴名将,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常识不赘。由此可以推定,征人行役期满,便可还家。这就是“强秦”、“强汉”,是“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铁注脚。何时筑城设关本不是理解本诗的关键,史实乃常识,记忆不清,翻书可知。何时设关之争,乃属节外生枝,然亦不可不辨。对本诗产生歧解的真正原因在于网络型意脉,仅在语言层面上讨论,难见功效,试用意脉理论解说之。
本诗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诗句残缺,只是名词性的联合短语,不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属于网络型意脉,以至古今纷纭。本诗借古题写时事,代思乡之“征人”立言。按照意脉理论所示,本诗的“草蛇灰线”是“万里长征人未还”,试寻绎诗意如下。离家万里之征人“未还(家)”的原因是“胡马度阴山”的现状,而“胡马度阴山”的原因是将帅缺少“龙城飞将”(李广)的神威。句与句之间存在多种层次的内在关系。一、三句怀古,二、四句伤今:第一句概括地写秦汉边事强大,第三句具体写李广的神武,坐实第一句;第二句写自身不得还家的不幸,第四句写不幸的原因。一、二句是古今对比关系:第一句向往秦汉时“征人”行役不逾时,第二句自伤行役无还期。第三、四句语言逻辑是条件关系,心理逻辑却是对比关系:匈奴人躲避李广“数岁”,而今天是“胡马度阴山”。这样沈德潜所说“将非其人”便水落石出了。
仅从这几例举实证看,古诗鉴赏的最大难点是意脉,难于意象和意境。古代诗学家每每误解前人名作,某些历来传诵的佳作至今仍被误解,便不足为怪。而误解的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切准网络型意脉。明乎此,亦可理解诸多古人何以称扬网络型意脉而不满于链条型意脉。意脉理论整合的必要性及意脉理论对鉴赏实践的指导功能亦凸现出来。
注释:
①⑩张炎:《词源·杂论》,唐圭璋《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7页,第267页。
②李涂:《文章精义》,王利器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81页。
③魏庆之:《诗人玉屑》卷5,王仲文校勘,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1版,第121页。
④(15)皎然:《诗式·明作用》,李壮鹰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第13页。
⑤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7《杜少陵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5页。
⑥王文录:《文脉》卷1,《明世学山》本,明嘉靖33年郑梓刻本,第七页。
⑦(14)(16)(21)方东树:《昭昧詹言》卷1,1918年亚东图书馆排印本,第12页,第13页,第12页,第13页。
⑧王夫之:《船山遗书》第六十五《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同治四年湘乡曾氏刻本,第八页。
⑨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34页,第32页。
(11)(28)沈德潜:《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2页,第250页,第220页。
(12)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何文焕《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下册第680页。
(13)严羽:《沧浪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本,下册第694页。
(17)马荣祖:《文颂》卷38,清张潮《昭代丛书》己集,世楷堂藏板,第3页。
(18)林纾:《春觉斋论文·筋脉》,舒芜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0页。
(19)陈衍:《石遗室诗话》卷17,台湾“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页。
(20)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大复集》卷32,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267册,第291页。
(22)苏辙:《栾城集》三集卷8《诗病五事》,曾枣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下册第1552页。
(23)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5,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11册,第101页。
(24)刘熙载:《艺概·诗概》,郭绍虞《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37页。
(25)许顗:《彦周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上册第392页。
(26)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7)杨慎:《升庵诗话》卷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册第672页。
(29)分见《汉书》卷64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册第3747—3748页,第3770页,第3781页,及《史记》卷88、卷109,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册第2565—2566页,第9册第28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