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东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钟干平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已成主流,核心素养的核心归纳为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也被视为核心素养宝塔顶端的明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着力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融会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体系,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在深入领会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创新能力 培养
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学生具备了较高的核心素养水平,才能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具有更强的创新动能,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深入分析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进步的灵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有明显学科特点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要好好把握学科特点,不要只注重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而把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兴趣引领,激发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助推学生渴求知识的一种源动力,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有效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去探索真理,就是因为他们对研究对象感兴趣,有追求,想创新。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兴趣既是创新的领航者,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源泉,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先行者。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上多下工夫,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生产浓厚的兴趣,才能点燃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计算机基本组成》教学中,本节内容设备名称、基本概念比较多,按课本讲授会比较枯燥,学生也很难听的明白,所以在课前就准备好多种计算机及其部件的图片和动画说明,从多角度展示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工作原理,并提前拟好问题让学生边学习边探究。在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辅助下,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轻松自然的教态,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使学生产生足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凝心聚力,营造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原则,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敢于探索教学中的创新规律及创新途径,贯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核心素养理念。可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怎样才能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呢?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一个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亲自实践,才能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验过程,总结方法。其实学生动手的过程就是创新过程,让学生放飞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使用所学知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体验过程中,学生对所掌握到的知识和技能会做出一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沃土。
例如在讲授《认识EXCEL》时,先向学生展示之前用WORD编辑设计的作业,然后再讲WORD与EXCEL的关系及大概功能,引出日常生活中可以用EXCEL解决的案例,一个个问题抛出去的时候,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会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老师教得舒心,学生也学得愉快。
三、挖掘潜能,创设创新契机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善于创设创新点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围绕创设的创新点,学习教学案例,完成教学任务。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提出一些能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创设一些有创新契机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更广泛的视域下寻找创新契机。例如在讲授《设置WORD的背景》时,在做完教学演示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结果得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有的学生利用“来自文件”选择图片,有的学生运用了网上搜索下载图片,然后选择喜欢的图片用复制和粘贴命令设置WORD的背景,也有的利用“水印”菜单设置出不同的WORD背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通过积极思考与探索,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得到了提升,创新潜能得到了充分挖掘,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开发。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思维;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与引导。由于中学生记忆力和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教法上我们可采用直观形象的示范,让学生通过模仿、练习、强化来获得对知识要点的实践操作技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充分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而也会渐渐形成创新能力。
结束语:
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一种综合性、涵盖性很强的核心素养,因此,创新能力是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当前我国的教育过于重视强化基础知识和记忆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该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多角度,多渠道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创设良好的创新契机,使学生能快速、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卫东著.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 徐晓东主编.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张贞爱等著.中国朝鲜族英语教育研究[M].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4
[4]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 杨威等编著.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6]李冬梅.信息周刊如何有效调控信息技术课堂氛围[M].信息周刊,2010
论文作者:钟干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