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左氧氟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比常规组均有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社区获得性肺炎;炎症因子;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194-01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是指患者在院外因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发的肺实质性炎症病变[1]。患者临床主要表现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且伴有炎症因子水平增高的迹象,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患者休克。因此,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我院以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左氧氟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为24~57岁,平均年龄为(42.54±5.54)岁,病程为3~6d,平均病程为(4.45±0.78)d ;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为25~58岁,平均年龄为(42.33±5.21)岁,病程为4~6d,平均病程为(4.22±0.54)d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具体如下:给予患者口服阿奇霉素,每天1次,为患者进行2g头孢呋辛静脉滴注,1天2次。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具体如下:为患者进行500mg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
1.3观察标准
1.3.1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
本次研究,我院将患者的疗效情况分为以下三种:(1)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退,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下降。(3)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或病情加重。
1.3.2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白血胞计数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由X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我院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它通过对患者体内病原菌的DNA回旋酶进行抑制,进而对病原菌DNA的拓扑异构酶郁活性进行抑制,达到抑菌的作用,疗效显著[2]。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比常规组均有显著的下降(P<0.05)。由此可见,左氧氟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提高治疗效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张伸.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对比[J]. 母婴世界, 2016(16):56-57.
[2]杜曼.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对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87):158-159.
论文作者:李松,李静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患者论文; 氧氟沙星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两组论文; 炎症论文; 性肺炎论文; 因子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