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中心——边陲”格局下的文化示范效应———种特殊的技术创新社会动力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边陲论文,格局论文,效应论文,形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所谓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企业、产业、社区或国家内部其生产技术要素在以前从未达到的高水平上的一种新的组合过程,是对外在环境进行控制的一种社会行动,其功能特征在于能够提高该企业、产业、社区或国家适应环境、控制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整合的能力。
由于任何一种社会行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动力的支持和促动下展开的,因此技术创新也不例外。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构成技术创新之社会动力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要素的构成也是多层次的。从技术创新社会行动系统内部来看,它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等;从技术创新社会行动系统外部来看,它包括市场拉力、技术推力、国家计划推力以及资源需求矛盾等。这些多种多样的、多层次的技术创新社会动力要素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在相互配合协调的基础上构成推动技术创新行动的顺利展开和成功实现的整合性社会动力系统。
从上述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界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创新不仅仅体现为生产技术要素的高水平重组,它同时也隐含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创造。也就是说,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不是孤立的,并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制度和科技制度所设定的行动规范框架之中,它还广泛地扩展到了社会文化制度的规范体系之中,要求人们的规范和观念与之相适应,并形成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来作出保证。没有这种文化规范体系中新的观念、规范和组织形式与技术创新行动相适应,这种技术创新行动就不会彻底地在相应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中转变为生产力和竞争力。正是由于这种技术创新行动所蕴涵的文化特征的存在,导致了在技术创新“中心——边陲”格局下的文化示范效应作为一种促动技术创新行动的有效社会动力形式的出现。
“中心”和“边陲”的概念来源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I ·沃勒斯坦(I·Wallerstein)为解释现代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而提出的“世界体系论”。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中心、边陲和半边陲不是一种地理位置上的分划,而是代表和指涉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并履行着不同的经济职能。从中心到半边陲到边陲的辐射,不是体现为贫富的变化,而主要是经济自主性的弱化。尽管世界体系论在解释资本主义发展史及现代社会发展道路时存在着概念界定的模糊、非经济特征的忽视和应用性较差等缺陷,但由于在此理论体系中,对于中心和边陲的设定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二元划分结构(如现代化理论中“传统——现代”的二分法),而是一个内部有依存关系的系统;不是把世界体系的形成视为静态经济类型的转换,而是看作不断边陲化或中心化的过程;不是从内因或外因出发单向度地解释发展,而是从世界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律来形塑其社会发展的模式和途径,因此,其所提供的中心、边陲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分析框架便具有了一种普遍的意义。
严格来讲,沃勒斯坦所强调的世界范围内中心——边陲对偶关系的形成乃是由如齐美尔所言的“统制”关系所衍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它表征了一种在社会资源的交换和较量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对称社会关系性结构,其所具有的不平等和非合理性的价值色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统制关系是否公平合理”的命题存而不论,把对中心——边陲对偶关系中所蕴涵的价值偏颇的追问悬置起来(这已非本文所能及的),而只去关注“不平等的统制关系即中心——边陲对偶关系如何呈现”这个结果形象所形成的过程和意义,那么,中心——边陲对偶则可以成为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注释策略或认知方式,其所意涵的就不是止于世界体系论中所陈述的事实及价值前提,而是具有了进一步的方法论上的启发意义。也就是说,中心——边陲概念框架在这里就成为了一种理想类型,乃是研究者用以解释社会现象的方法论战略或分析框架。比如,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W·A·刘易斯在其《增长与波动》一书中就曾以类似于中心——边陲框架的核心国——外围国模型对在经济的增长与波动中所显示出来的世界经济秩序乃至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格局作出了权威性的解释〔1〕。而日本中央大学教授、 著名技术经济学家斋藤优则更直接地引用了核心——周边分析框架去阐明技术创新作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原动力的机制和战略〔2〕。鉴于此, 本文在这里也试图用这种中心——边陲分析框架来阐释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之社会动力形式的文化示范效应。同时,从当代中国在世界经济和技术发展关系格局中所处的边陲位置来看,如何认识和利用这种在技术创新之中心——边陲格局下所形成的文化示范效应来有效地启动中国的技术创新行动和提高其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也构成了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技术创新中心:文化示范效应的发生
前面已经指出,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对外在环境进行控制的社会行动,其显著的功能特征在于能提高一个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能力。当一个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时候,它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控制经济的和社会的环境,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既定发展目标,进而更快地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由此,相对于其他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来说,它们就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中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地位,而且,它们同时也就具备了一种其他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所不具备的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优势,就必然呈现出一种向外发散的趋势。而这实际上也就是形成了一种文化示范效应,形成了一种促动其他处于技术创新之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进行技术创新的社会动力,或者说,是一种外来的社会压力和社会诱导。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处于技术创新中心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的技术创新优势累积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向外发散的趋势并以文化示范效应的形式形成为对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启动其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动力呢?笔者认为,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予解答。
首先,这种技术创新优势扩散的行为或趋势是一种处于技术创新中心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其自我实现、自我表现行为的反映。我们说,任何一个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其技术创新行动中总是包含着各种不同的目标取向。它不仅有经济维度上的效益目标,也有社会维度上的功能目标;它不仅有获得潜在的赢利前景、提高自身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目标成份,也包含着向其他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表现自己的能力即自我实现的目标成分,即如希尔斯所言的“中心的文化扩张本身就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能力”。〔3〕具体地讲, 当一个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通过技术创新行动获得了潜在的市场利润,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生产力水平和竞争能力并确立了自己的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创新中心地位时,这种自我实现与自我表现的目标成分和行动能力也会随之显露出来;而反映在具体的行动目标取向上,则是这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总是力图把此种优势扩散出去,炫耀和表现自己的能力,从而在高层次上体现自我实现。当然,与此同时它也就构成了一种对其他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和居技术创新劣势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从事技术创新行动的外部社会动力。
其次,技术创新作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中生长出来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它必然要作为该种社会文化之一部分而存在,而文化或社会则具备一种“生存机会的控制性”即“生机控制性”。所谓生机控制性是指一种社区、社会或文化系统“对其本身成员之独立生存和发展所掌握之有利条件的程度”,〔4〕而对环境的外控能力则是这种生机控制性的基本特征或内涵。这种社会或文化的生机控制性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即为:当一个社区或社会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愈多,则其生机控制力就愈强,谋求独立自主生存与发展的契机就愈有利;反之,则其生机控制力就愈弱,谋求生存和独立发展的契机就愈不利。从上述的定义和阐析中可以看到,生机控制性乃是决定一个社区、社会或文化之独立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其对一种社会文化系统而言具有一种类似于帕森斯所说的“系统生存和发展之功能必要条件”的含义。正因如此,生机控制性本质上是工具合理性的,它必须讲求效率和效用。也就是说,凡是一个社会愈是具备这种工具合理性所强调之效率和效用的生机控制性,则愈能有效地掌握其生存、发展和扩张的有利条件。这正是在现代社会系统中所谓的中心区域之所以能成为中心的基本社会条件,也是其相应的文化能形成优势并能向边陲社会扩散的基础。
既然生机控制性在本质上内涵工具合理性的要求,讲求的是具外控能力的效率和效用,则技术创新无疑将成为标志一个社会或文化的生机控制性的最佳指标。也就是说,当一种社会或文化由于技术创新行动而导致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占很大优势的时候,这种社会或文化便具有了高度的生机控制性。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社会或文化系统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发展,利用其技术创新优势以及其所带来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方法和工具来影响和控制其他社区或社会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从而达到扩张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力的目的。同时,当一种社会或文化呈现出这种高度工具合理的生机控制性时,此一社会或文化系统中的技术创新优势也较易扩散到其他社会或文化的结构功能层面之中,成为促动其启动技术创新行动以建构自身技术创新优势和文化生机控制性的外部社会动力。
第三,这种通过技术创新而形成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优势扩散的行为或趋势是为了达到从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中获取更多的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的利益和资源的目的。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际上看,从较低层次的社会系统中获取资源和利益要比从较高层次或同一层次的社会系统中获取资源和利益容易得多。具体地讲,当居技术创新中心地位从而其文化也具高度生机控制性的社会、社区、行业或企业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输出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或器物的方式扩散优势的时候,也同时把其先进的价值观念、行动规范、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传播了出去。通过文化的潜意识作用,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社会的文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整合进技术创新中心的文化之中。当人们再在此基础上去获取各方面的资源和利益时,就会显得相当便宜和顺当了。
第四,这种技术创新优势扩散的行为或趋势的基础是文化上的示范效应。我们说,当居技术创新中心地位并具由此而形成的经济和科技优势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所在的文化对其他文化显示出其优越性时,它就会对另外的文化产生出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从而使这种文化的更新和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先进文化为楷模,并作出其结构和功能上的适应性调整。这种适应性调整的社会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上的示范效应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来文化的模仿和攀比机制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这种由文化的示范效应所触发的模仿与攀比机制,从实质上说构成了技术创新边陲地区文化变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趋力,而对处于这种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而言则构成了促动其展开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动力。只要具技术创新优势的外来文化的影响还存在,这种文化内趋力或社会动力就会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去促动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和文化变迁的过程。
当然,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处于技术创新中心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扩散其技术创新优势的行为或趋势,并不总是表现为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识的社会行动,在一些特殊的情境和条件下,它往往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实现其技术创新优势扩散的。因此,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创新之社会动力形式的文化示范效应就不仅需要实现从无意识不自觉状态到有意识自觉状态的转变,以增强其工具合理性的程度,同时还必须有技术创新边陲地区的接纳和认同,才能真正发挥其作为技术创新之社会动力的激励效能。
二、技术创新边陲:对文化示范效应的接受、适应与整合
上面我们从技术创新中心的角度分析了由于技术创新中心的经济和科技优势而形成的文化示范效应作为一种促动技术创新边陲启动其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动力形式的原因及可能性。类似前述,我们也可以从技术创新边陲的角度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能够接纳这种社会动力的促动作用而开启自己的技术创新行动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总的来讲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其主要的特征是科学技术的落后和经济、社会的不发达,这就使得它们在自身的发展中很难有效地适应和控制其社会的和物质的环境,同时也难以保持自身的文化和社会认同并达到自己的既定发展目标。当其处于一种对外封闭和对内凝固的不开放状态时,要求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观愿望或者说其启动技术创新行动的内在社会动力是非常微弱的,整个系统处在一种依靠自身的社会运行惯性而缓慢地发展过程之中。因此,一旦其自觉或不自觉,自愿或不自愿地处于一种受居于技术创新中心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的技术创新优势的冲击、影响和交流的开放互动状态之中时,外来文化的示范效应就会通过文化的模仿和攀比机制的运作而成为促动边陲地区其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动力,而这种技术创新边陲也就会在逐渐的适应和整合过程中吸纳和认同这种作为技术创新社会动力的文化示范效应。具体来讲,它可以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当技术创新优势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因素作用于一个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其所在文化的器物层时,在一般条件下是不会遭致该文化的强烈反抗的。这主要是以新产品、新工艺形式体现出来的技术创新行动总是带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并从而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所致。而当人们不断地引进器物形态的技术创新成果,并且致力于把这种器物形态的技术创新成果吸纳和整合进自身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结构之中时,接受外来的与这种技术创新器物相伴随的技术创新的制度和价值规范成果的社会过程实际上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其次,当技术创新中心向技术创新边陲显示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和优越性时,它就会对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上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从而导致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处于技术创新中心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为楷模,并对自身的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的结构功能框架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对技术创新中心的文化上的模仿与攀比机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和运作,从而也导致了由技术创新中心所启动的文化示范效应作为促动技术创新边陲启动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动力为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所主动接纳、认同和采用。
其三,技术创新中心的文化示范效应作为一种外部的社会动力在促动技术创新边陲启动和展开其自主性的技术创新行动的同时,也对它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模仿和攀比压力。如果不能创造性地有效吸纳外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尤其是新的价值观念、行动规范、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并在此过程中努力实现以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为载体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适应与整合,从而在有效地利用其所形成的社会动力的同时把与之相附随的这种压力释放出去,则将会给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的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正因为如此,处于技术创新边陲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在强调作为技术创新之社会动力的技术创新中心的文化示范效应的工具合理性的同时,也应努力彰显其沟通合理性的素质,从而力求在避免上述社会后果的前提下实现对作为其技术创新行动之外部社会动力的文化示范效应的有效的适应、吸纳和整合。
三、小结
总结上述的阐析,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这样的描述:从技术创新中心的角度看,技术创新中心——边陲格局下的文化示范效应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促动技术创新边陲开启其技术创新行动的外部社会动力,其实质乃在于处于技术创新中心地位的企业、行业、社区或国家其在高层次上体验自我实现的目标取向和行动能力,在于其文化上的高度生机控制性,在于其为了从技术创新边陲获取更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资源和利益。从技术创新边陲的角度看,这种文化示范效应之所以能被吸纳并作为其启动和维系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动力形式,其实质乃在于技术创新中心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在于文化上的模仿和攀比机制的运作以及消除由这种模仿和攀比机制所形成的社会压力和负功能社会后果的需要及预期。而技术创新的中心和边陲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互动、适应、吸纳与整合,则导致了这种技术创新中心——边陲格局下所形成的文化示范效应作为一种有效的、现实的技术创新之外部社会动力形式的成立。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的是,技术创新中心——边陲格局下的文化示范效应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的社会动力形式,其动力发挥的作用过程并不表现为一种中心——边陲二元对偶关系的静态结构显示,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心和边陲之间互动作用的加强以及它所导致的双方技术创新水平、能力和优势的逐渐接近,而呈现为一种不断中心化或边陲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原来的中心可能转化为边陲,原来的边陲也可能转化为中心。正是这种不断地中心化或边陲化的过程而非技术创新中心——边陲二元对偶关系结构的静态显示导致了这种技术创新之中心——边陲关系格局的不断变换和不断重建,由此也保证了由这种技术创新之中心——边陲格局所生发出来的文化示范效应作为技术创新之社会动力的现实性和稳定性。
最后,针对当代中国技术创新活动的现实状况来看,我国作为一个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同欧美、日本甚至东亚四小龙相比,在技术创新行动上明显是处于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的发展格局和关系构架中的边陲位置,这种状况实际上是表明了在我国的技术创新行动上,这种由技术创新中心——边陲格局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示范效应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我国技术创新行动的有效社会动力,即通过对这种文化示范效应的有效接受、吸纳与整合,形成一种从模仿创新到独立创新的中国技术创新的行动模式或社会运行机制。与此同时,这种文化示范效应其作用机制的变化性质和转换特征也向我们启示,通过有效地利用其社会动力的促动、激励和前导作用,中国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完全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之社会关系格局中不断地达到新的层次和高度,从而实现从技术创新边陲向技术创新中心的不断过渡和转化的过程。
注释:
〔1〕W·A·刘易斯:《增长与波动》,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2〕见“技术革新是亚洲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消息》1995年1月26日第4版。
〔3〕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335页。
〔4〕(台湾)叶启政:《制度化的社会逻辑》,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版,第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