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中心二病区 629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复发氨基酸、藻酸双酯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探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不良症状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指标上,对照组患者的缺血性ST-T改变、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及陈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探究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为综合性治疗,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使患者尽早康复痊愈。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是当前医学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且这两种疾病所呈现的临床特征十分相似,在处于合并发作时容易出现误诊现象[1]。因此,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展开临床诊断和治疗时,需对该疾病采用综合性方式进行诊断,并应用综合型手段进行治疗,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得到准确诊治,使患者的生命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降低[2]。对此,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本文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经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得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8~76岁,平均年龄为(50±6.5)岁;探究组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9~77岁,平均年龄为(51±6.7)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对此,在临床基础性资料的比较上,2组患者相比无差异,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复发氨基酸、藻酸双酯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药物包括:25mg复方氨基酸、15mg藻酸双酯钠、20mg肝素、13mg川芎嗪进行药物组合治疗。探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冠心病治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轻器官负荷,并将酚妥拉明10mg+多酚丁胺50mg+500ml葡萄糖溶液进行混合调试,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1天1次,治疗过程中需确保患者呼吸正常,对患者做好吸氧及常规抗感染措施。
1.3疗效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标准包括:显效:日常咳嗽痰液呈白色,心肺功能指标检测为二级,各项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咳嗽症状连续,痰液粘稠,心肺功能指标检测为一级,肺部存在炎性症状;无效:心扉功能指标无变化,临床症状恶化,病情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7.0,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值进行组间对比,如果P<0.05,那么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不良症状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指标上,对照组患者的缺血性ST-T改变、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及陈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探究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3.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与患者肺部长期出现缺氧症状有关,使得患者体内发生红细胞增多,冠状动脉血液变慢,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引发血栓的形成[3]。在此过程中,患者的心肌细胞会长时间处于缺氧阶段,导致细胞的敏感度开始降低。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常规单一的治疗方式往往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因此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及治疗所需对患者进行通气、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应用硝酸甘油类药物进行血管扩张,使肺动脉压开始降低,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4]。此外,还可根据患者治疗状况给予合适剂量的镇静剂药物进行治疗。本文研究对患者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措施外,还对患者应用了硝酸之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包含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等,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加强治疗,并在研究结果中得出,探究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和病情症状均要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因此说明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5]。
综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为综合性治疗,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使患者尽早康复痊愈。
参考文献
[1]贾克敏,周慧君,邓丽.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规范治疗效果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1(05):78-80.
[2]袁园.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31(07):47-48.
[3]王润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6(12):45-47.
[4]尹晓姝,彭俊,钟琳玲,许祖芳,王祥贵. 8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J].当代医学,2015,21(35):97-98.
[5]李彩军.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114+117.
论文作者:周世恒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心脏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症状论文; 常规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6期论文;